中亞,這片被帕米爾高原、天山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環繞的土地,是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它是地理上的樞紐,更是文明交融的熔爐。從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到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從佛教的傳播到伊斯蘭教的扎根,中亞見證了無數帝國的興衰、族群的遷徙與宗教的碰撞。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中亞的歷史是一部帝國興衰的史詩,每一個帝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將中亞納入其版圖,瑣羅亞斯德教在此傳播。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又帶來了希臘化文明,巴克特里亞(今烏茲別克斯坦南部與阿富汗北部)成為古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交融的典范。貴霜帝國時期,佛教正是通過中亞傳入中國。
到了7世紀,阿拉伯人的征服帶來了伊斯蘭教,布哈拉和撒馬爾罕成為伊斯蘭學術中心。
14-15世紀是中亞最后一個輝煌時代,帖木兒以撒馬爾罕為中心,征服了半個歐亞大陸,其文化上的復興更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而中亞與中國的交往更是由來已久。
漢武帝時期,張騫鑿空西域,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府,打通了中原通往中亞的商路,也標志著中原王朝首次對中亞地區實施系統管轄。
到了唐代,這種聯系進一步加深。唐朝設置安西都護府,通過羈縻政策管理中亞,鼎盛時期的管轄范圍可抵達咸海。粟特人的城邦國家康國、安國、石國等等,以“昭武九姓”之名成為唐朝的屬國。
粟特人——這個起源于今天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和布哈拉一帶的民族,憑借語言天賦和商業頭腦,建立起橫跨歐亞的商貿網絡。他們將西域的葡萄、香料和寶石帶入中原,又將中國的絲綢運往波斯和地中海。大量文物顯示,早在魏晉時期,粟特商隊就在中國北方形成了聚居區,隋唐時期更是深度參與了政治。安祿山、史思明等粟特將領的崛起與叛亂,直接改變了唐朝的國運。而史姓、康姓等粟特后裔最終融入漢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如今的中亞雖屬于穆斯林的世界,但是絲路的遺產得到了鮮活的保存。
在這里,絲綢之路不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抽象概念,也不再是博物館里冷冰冰的器物,而是具體到每一塊磚石背后的故事、每一段商道上空回響的駝鈴聲聲:烏茲別克人至今保持著用銀器待客的傳統,這與粟特商隊向唐朝販賣西域銀器的歷史一脈相承;當地舞蹈中的旋轉動作,就是敦煌壁畫上“胡旋舞”的原型;撒馬爾罕的雷吉斯坦廣場,帖木兒帝國建筑群的金色穹頂下,處處都能看到來自中原的植物紋樣……
絲綢之路不是一條簡單的商路,而是一條持續千年的文明交融之路。
這里是歐亞大陸的中心!這里是絲綢之路的中心!
【在歷史中旅行?古代文明系列】
絲路文明之旅|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2025. 5.30 — 2025. 6.9
Chapter 1
中亞之旅 |講師簡介
絲路研究專家
知名高校絲路研究專家
長期研究絲路文化,出版多部中亞相關論文及書籍。并曾多次于當地考察講學
此行游學特別準備四場講座:
《中亞河間地區的土地和人民》
《河間地區:歐亞大陸區域間早期文明交流的樞紐之地》
《粟特人與拜火教》
《阿拉伯、突厥人與河間地區的伊斯蘭及突厥化》
*詳詢游學顧問
Chapter 2
中亞之旅 |行程概覽
Chapter 3
中亞之旅 |亮點劇透
1權威絲路專家全程領銜,學術與實地深度交融
特邀考古學家、知名高校絲路研究專家全程帶隊,并用四場主題講座梳理歐亞大陸中心紛繁復雜的歷史,從學術視角解析中亞文明脈絡,打造“行走的絲路課堂”。
2雙國六城,一次走完絲路核心遺產
跨越烏茲別克斯坦與塔吉克斯坦兩大絲路遺產最多的國家,全程串聯5大世界遺產、23+文化地標,覆蓋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鐵爾梅茲等6大絲路古今重鎮,深入鐵爾梅茲佛教與希臘化遺址及花剌子模綠洲文明,解讀粟特、波斯、阿拉伯、突厥等多元文化層。
3五大主題縱貫古今,解碼中亞文明基因
以“粟特故里”“絲路名城”“希臘化與佛教之城”“花剌子模”“東波斯建筑藝術”等五大主題重構中亞歷史文化之旅,從故城、古堡、遺址、壁畫,到陵墓、經學院和絲路的驛站集市,從歷史、考古、宗教、民俗等多維度講述中亞作為人類文明十字路口的壯闊史詩。
Chapter 4
中亞之旅 |游學主題
主題 1 粟特人
絲路文明的使者
2000年,西安北郊的安伽墓出土了一件圍屏石榻, 一位頭戴薩保白帽的粟特商隊首領正彎弓射向雄獅,身旁的駱駝馱著絲綢與酒囊 。 同年,在山西虞弘墓中出土的漢白玉槨壁上, 祆教祭司手持火杖,在蓮花座上向圣火祈禱 。
這兩座6-7世紀的北朝墓葬,像一扇時空之門,讓我們得以窺見這個兼具中原與中亞雙重身份的族群,是如何用雙腳丈量絲路的。
讓我們把時空的年輪撥回到公元4-8世紀。
在中亞的沙漠與綠洲之間,曾活躍著一個以商業聞名的古老民族——粟特人,中國史籍中稱他們為昭武九姓(即康、安、曹、米、何、史、石、火尋、戊地九大姓)。他們發源于中亞的“索格底亞那”(今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帶),因綠洲資源有限,他們以經商為生,以撒馬爾罕為中心建立起龐大的商業網絡,西抵拜占庭,東至長安,北達草原,南抵印度。
波斯的琉璃、大食的香料、印度的象牙,這些異域珍奇通過粟特人的商隊,最終出現在長安西市的胡商店鋪里。而當他們滿載著絲綢再次出發時,目的地可能是君士坦丁堡,也可能是更遠的歐洲。他們不僅販運絲綢與香料,還傳遞宗教與藝術:他們建立祆教祠堂,讓拜火儀式在中原扎根;他們將印度犍陀羅風格的佛陀造像帶入西域,促成西域至中原諸多石窟的多元藝術融合。
今天,我們沿著絲綢之路來到粟特人的故鄉——中亞,去探訪粟特遺址,這段跨越沙漠與文明的史詩,才有了更完整的注腳。
阿夫拉西亞阿卜遺址
作為粟特古都,昭武九姓中的康國,阿夫拉西亞阿卜是粟特文明的象征:四面墻體分別描繪了盛唐、波斯及印度文化交融的場景,其中北壁以端午節為主題,展現了武則天泛舟投粽、唐高宗獵豹的盛況;西壁呈現唐朝使團與波斯、高麗等各國使臣共慶粟特國王拂呼縵受唐冊封的場面,暗示了粟特人將撒馬爾罕視為“世界的中心”;南壁則展現了波斯新年諾魯孜節的慶典。壁畫融合了粟特本土藝術與唐、波斯、突厥等多文明符號,成為絲路文化交流的珍貴實證。
片治肯特遺址
5-8世紀粟特文明的重要城邦遺址,昭武九姓中的米國。遺址包含保存完好的古城墻、宮殿、民居和拜火教神廟,其建筑布局展現了粟特人獨特的城市規劃與宗教文化。考古發現了大量精美壁畫,以鮮艷的色彩描繪了宴飲、狩獵場景及神話故事,被譽為“中亞繪畫藝術的巔峰之作”。8世紀因阿拉伯的擴張逐漸衰落,考古出土的粟特文書為研究絲路貿易提供了珍貴史料。
瓦拉赫沙遺址
昭武九姓中的安國,遺址的核心是7-8世紀的宮殿建筑群,以紅廳和東廳的壁畫聞名,描繪狩獵、戰爭、宮廷宴飲及神話題材,展現了粟特藝術的精湛技藝與多元文化融合。遺址建筑以拱頂、壁龕和繁復的灰泥雕刻為特色,兼具薩珊波斯與早期伊斯蘭建筑風格,反映絲路文明的過渡性特征。考古發現的大量陶器、錢幣及金屬器物,揭示了瓦拉赫沙作為絲綢之路上商貿與手工業中心的繁榮。
主題 2 撒馬爾罕
絲路的中心,文明的十字路口
絲綢之路,東起長安,西至羅馬,全長約6440公里。
絲綢之路的中心,就位于今天的中亞。而這其中,撒馬爾罕是中亞地區最為輝煌的商貿與文化中心。由西安出發,到達撒馬爾罕的直線距離,大約是3740公里,這個距離恰恰證明:撒馬爾罕處于歐亞文明帶的中心位置。
北接游牧草原,南臨波斯高原,東望天山隘口,西通里海商道,如此地理位置使得撒馬爾罕不僅是絲路轉運的樞紐,更是語言、宗教與藝術的大熔爐。
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9年征服此地時曾驚嘆:" 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要比我想象中更加壯觀 "。
公元前2世紀,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與中亞的官方貿易通道打通,撒馬爾罕迅速成為絲路貿易最重要的中轉站。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其" 異方寶貨多聚此國 ",印證了這座"傳說之城"作為東西方商品集散地的盛況。
14世紀末,當蒙古帝國余暉散盡,跛子將軍帖木兒以撒馬爾罕為支點,撬動了整個歐亞大陸的政治格局。在35年的征戰中,他的鐵騎橫掃從德里到大馬士革的廣大土地,但這位暴戾的征服者卻將最深沉的文化野心傾注于故鄉的建設。帖木兒將征服所得財富與各地工匠匯聚于此,以"亞洲之都"的宏圖再造城市。這一次,撒馬爾罕不再是絲綢之路的被動受益者,而是主動吸納全球智慧的文明引擎。
雷吉斯坦廣場
作為撒馬爾罕的心臟,雷吉斯坦廣場是六條絲路商路的匯聚之地,也是中亞伊斯蘭建筑的巔峰。三座經學院呈品字形矗立:15世紀的兀魯伯神學院以天文學教育聞名,其創始人兀魯伯曾在此親自授課;17世紀的謝爾·多爾經學院則以門廊上的“獅虎獸追逐白鹿”浮雕打破伊斯蘭教禁忌,展現游牧文化的狂放;而蒂拉·卡里經學院的金色穹頂以視覺錯覺營造奢華,內部曾貼滿金箔,成為帖木兒時代財富的象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古爾·埃米爾陵
帖木兒家族的陵墓群古爾·埃米爾陵,以墨綠色玉石棺和球錐形穹頂彰顯帝王的威嚴。1941年蘇聯考古隊開墓后,希特勒隨即進攻蘇聯,這一巧合讓“帖木兒的詛咒”變得更加神秘。陵墓內還安葬著帖木兒最有名的孫子兀魯伯,他因科學思想遭保守勢力殺害,其天才與悲劇在此凝結,成為帝國興衰的縮影。
比比·哈內姆清真寺
這座曾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是帖木兒為愛妻比比·哈內姆所建,傳說建筑師因癡迷王妃而將其修得異常宏偉,最終被帖木兒處死。41米的穹頂雖震撼,卻因結構缺陷屢遭地震摧毀,寺內傾斜的廊柱與斑駁的瓷磚,成為帝國野心的無聲見證。
夏依·辛達陵墓群
這里被譽為“永生王之路”,是撒馬爾罕最富詩意的神圣空間。這條青藍色瓷磚鋪就的陵墓大道由40余座陵墓串聯而成。以傳說中的穆罕默德表親庫薩姆之墓為起點,沿緩坡延伸如一條通往天國的階梯。帖木兒家族的女性成員也長眠于此。陵墓外壁的彩釉瓷磚以波斯植物紋樣、中國云紋和阿拉伯幾何紋樣交織出伊斯蘭藝術的極致美學,生死與信仰在此達成詩意的和解。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主題 3 鐵爾梅茲
從希臘要塞到佛塔之城
今天的鐵爾梅茲,是烏茲別克斯坦南部一座極不起眼的城市,位于阿姆河右岸,毗鄰阿富汗邊境。
然而,在《大唐西域記》中它被稱為“呾蜜國”,是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節點,也見證了希臘化文明、佛教的傳播、伊斯蘭化以及蒙古征服等多重歷史浪潮。
公元前3世紀,東征的希臘人在此建立軍事要塞,后發展為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重要城市。貴霜帝國時期(1-3世紀),鐵爾梅茲成為中亞佛教中心,擁有規模宏大的寺院與石窟群。13世紀蒙古西征時,成吉思汗因當地軍民抵抗而屠城,古城被夷為平地。帖木兒時期雖重建,但輝煌不再。如今,這些希臘化城市和佛寺遺址成為烏茲別克斯坦僅存的佛國余輝,也是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外另一處考古學家的樂土。
Kampyr Tepe
位于鐵爾梅茲西北的阿姆河北岸,是公元前3世紀塞琉古王朝建立的希臘化軍事要塞。其城墻與塔樓布局嚴密,出土的塞琉古錢幣、石球武器及希臘士兵盔甲殘片,印證了希臘駐軍的歷史。該要塞扼守阿姆河渡口,既是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的前哨,也是絲路貿易的轉運樞紐。當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北渡阿姆河的時候,就是從這里上的岸。此地和阿伊哈努姆一樣也被猜測是“ 阿姆河邊的亞歷山大”,被認為是中亞希臘化的開始。
Kara Tepe
位于古城西北,是1-3世紀的佛教石窟與寺院遺址。 石窟依山而建,采用半地下結構,融合希臘柱廊與印度佛教元素,墻壁以灰泥粉刷并裝飾科林斯柱頭。 考古發現表明,這里曾是僧侶修行與信眾朝拜的場所,出土的陶器銘文使用婆羅米文字,印證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鐵爾梅茲地區出土的石灰巖材 質的佛塔建筑構件和佛寺建筑的石灰巖柱礎
Fayaz Tepe
1930年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著名的佛陀三尊像(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 佛像面容靜穆,微笑柔美,兼具希臘寫實與印度神韻,其波浪狀發髻與通肩衣式帶有明顯的犍陀羅藝術特征。 遺址內還發掘出黃泥與蘆葦筑成的佛塔,形制與新疆樓蘭佛塔相似,反映了絲路沿線佛教建筑的共通性。 玄奘記載此地“伽藍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印證了佛教鼎盛時期的規模。
著名的佛陀三尊像,現藏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
Zurmala佛塔
現存中亞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建于貴霜迦膩色迦王時期(2世紀)。 塔基長22米、寬16米,塔身高13米,以日干黏土磚砌筑,圓形塔身象征佛教宇宙觀。 其建筑風格與犍陀羅地區佛塔一脈相承,是希臘化佛教藝術的典型遺存。
主題 4 太陽之地
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波斯語稱為"太陽之地",位于中亞的腹地,橫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下游綠洲。作為連接波斯、印度、草原游牧文明的十字路口,孕育了獨特的文化交融與軍事戰略價值。
考古發現顯示,早在公元前2000年,花剌子模已出現早期城邦。
青銅時代的Koi-Krylgan-Kala遺址,其圓形防御結構展現了獨特的宗教與天文觀測功能,印證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智慧。公元前后,花剌子模成為波斯帝國的邊疆要塞,Toprak-Qala城堡是3-4世紀薩珊時期的代表,宮殿壁畫描繪著騎射場景與宗教儀式,揭示出波斯藝術與游牧文化的交融。中世紀的Ayaz-Qala等數十座泥磚城堡群沿沙漠邊緣分布,形成嚴密的防御鏈。這些城堡高墻聳立、箭塔密布,見證了花剌子模人抗爭蒙古人入侵的歲月往事。
當蒙古鐵騎摧毀花剌子模故都后,幸存的工匠們遷至希瓦,并在16-19世紀將其建成了中亞保存最完好的伊斯蘭古城—希瓦古城。希瓦的繁榮也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各國的商隊在此交易,城內的巴扎和驛站至今保留著原有格局。
古城內密布著50余座歷史建筑,包括宮殿、清真寺、經學院和陵墓,完整展現了中亞伊斯蘭建筑近千年的演變脈絡。
我們將前往城內最古老的清真寺—主麻清真寺,218根雕花木柱沒有一根是相同的,像一部立體的裝飾書,展示了10-18世紀伊斯蘭裝飾圖案的變遷。
夜幕降臨時,我們登臨古城的天臺,高聳的宣禮塔與經學院的穹頂,還有數百年的古城土墻,各種建筑形成輪廓交織的曼妙景象——正如絲路商隊帶來的中國絲綢和波斯的琉璃,在花剌子模的星空下熔鑄成永恒。
目的地:中亞
2025.5. 30 — 2025. 6. 9
精品16人/團 限額招生!
添加 <旅行顧問>獲取詳情行程安排
如以上時間不合適,可獨立定制本行程
1.榮新江:《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
2.姜伯勤:《中國祆教藝術史研究》
3.龔方震:《祆教史》
4.康馬泰:《撒馬爾罕的榮光——阿夫拉西阿卜壁畫解謎》
5.康馬泰:《唐風吹拂撒馬爾罕:粟特藝術與中國、波斯、印度、拜占庭》
6.馬爾夏克:《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
7.馬爾沙克:《粟特銀器》
8.葛樂耐:《駛向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
9.白桂思:《絲綢之路上的帝國——青銅時代至今的中央歐亞史》
10.愛德華·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
11.王治來:《中亞通史》(古代卷上、下)
12.捷連季耶夫:《征服中亞史》(一~四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