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南京也被稱作“金陵”,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座古城,并且是六朝古都,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人文景觀,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在這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遼寧大連人,對于江南地區的婉約和小橋流水一直特別向往,尤其是南京這座城市,一直想著能夠親臨這座城市,感受一下秦淮河的風光,以及中山陵的景觀。
我是領著兒子從大連的周水子機場乘坐航班,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到的南京祿口機場,我也沒有想到,大連離南京坐飛機能夠方便和快捷。
在南京的第一站就是去的中山陵,因為下著小雨,所以在中山陵也就轉了一會,感覺這里雖然景色挺好,但是對于陵園我兒子不感興趣,所以也就沒有待多長時間。
出了中山陵就直接去的秦淮河,在這里參觀了烏衣巷和君子橋,也去看了過去科考時的考場,這里的景色是遼寧所不具有的,是來南京一定要打卡的地方。
在秦淮河吃過下午飯以后,又打車花了12塊錢去的總統府,這里學生免門票,而成人35元一張,這座園林看過以后,基本上江南的很多園林也就都知道了個大概,因為江南的園林幾乎沒有總統府這個規格和規模的,而且還票價如此低廉。
在南京一共玩了兩天的時間,這座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難怪認識的好幾個朋友的孩子,在南京上大學后就選擇不回大連了,這里確實宜居和讓人感到舒服。
不過,作為遼寧人,來南京旅游一趟后,回家以后,這5點我卻怎么也想不明白。
1、南京到底屬不屬于南方城市?
南方的城市我去了很多,大多給我的感覺都是畢竟秀麗的那種,人們說話操著當地的方言,作為遼寧人的我根本聽不懂。
南京人說話雖然也有方言的味道,但是說起普通話來也很標準,而且南京的飲食更像北方人,沒有上海菜那么精致和小巧,而是特別的粗獷。并且菜品的口味也以咸鮮為主,對于北方人來說特別能夠接受,甚至當地土菜館的菜量,跟遼寧大連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2、南京的公交車都是2元或3元起步嗎?
在南京做了2個線路的公交車,一個是88路,另一個好像是618路,這88路公交車從秦淮河上的車,本來以為跟大連一樣是1元,投幣的時候才發現是2元。
而618路公交車好像是3元,這也是上車后才發現的,不過這2條公交線路也足夠的長,給我的感覺能有個幾十公里。
還有就是南京的公交車這2個線路好像都不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往江寧區去的這個618路,這趟車特別的老,就跟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客車差不多,這點上好像不如大連的公交車。
3、南京人的收入是不是不是太高?
在南京吃了好幾頓飯,除了秦淮河景區里面的感覺比較貴以外,在老門東和其它地方吃的飯菜,感覺都特別便宜,反正給我的感覺是比大連地區要便宜一些。
南京的包子和大肉面,以及鍋貼這些小吃,可以說做的比東北還地道,而且南京的消費給我感覺應該不是很高,所以是不是南京人的收入不是很高?畢竟在蘇州和杭州吃一頓飯的錢,要比南京貴上不少,而且味道和實惠程度上也不如南京。
4、南京的交通一直都這么堵嗎?
在南京打出租車和乘坐公交車,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里道路上的車是真多,走到哪都感覺到在堵車。
不知道南京本地人,平時上下班都是如何出行的,這里的車真的很多,雖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但是汽車開在路上,也都是在龜速前行,是不是急性子的人在南京開不了車?
5、南京人是不是都比較抗凍?
我在南京期間正趕上當地下雨和降溫,雖然是零上5℃左右的溫度,但是感覺特別的冷,雖然是抓絨衣外面還套著薄款羽絨服,但是這濕冷的天氣還真有點受不了。
但是看到南京當地人逛街,基本上很少有穿羽絨服的,而且一個出租車大哥,身上也就只穿了一件薄款的抓絨衣,在總統府看到很多當地的學生,穿著校服在里面參觀,根本沒有像北方的學生,外面還罩一件厚衣服或棉馬甲的。
南京這座城市,對于我這遼寧人來說,屬于來了真不想走的城市,可惜孩子學習成績不行,要不他能夠來南京上大學,那將是天大的福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