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400篇文章
春天到了,天氣回暖,很多人開始晨跑、騎行、爬山,享受運動的樂趣。然而,如果不注意方式,春季運動反而可能成為誘發腦梗或心血管意外的“導火索”!
快來看看,你是否也犯過這些錯誤?
錯誤1:晨練起床就出門,空腹運動更輕松?
正確做法:運動前適量補水,進食少量易消化食物
早晨血液本就比較黏稠,如果空腹+缺水+氣溫低,血管容易收縮,增加血栓風險,進而誘發腦梗。此外,空腹運動還可能導致低血糖,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暈厥,增加摔倒風險。
建議
晨練前可以喝一杯溫水,進食半片全麥面包或香蕉,補充適量能量,避免低血糖和血流不暢。如果本身有糖尿病或高血壓,更要注意運動前后血糖血壓的波動。
錯誤2:運動一開始就沖刺,出汗才算鍛煉?
正確做法:先熱身10分鐘,循序漸進
很多人喜歡一出門就快跑、爬坡或劇烈運動,但氣溫低時,血管會收縮,心腦血管壓力驟然增加,可能誘發腦梗或心臟不適。此外,突然高強度運動可能會導致肌肉拉傷、關節損傷。
建議
慢走5-10分鐘,活動關節后再逐步提高強度。對于年紀較大或有基礎病的人群,建議控制心率在(220-年齡)×60-70%范圍內,避免超負荷運動。
錯誤3:氣溫回升,穿得少運動更舒服?
正確做法:保暖適度,避免受寒
春季早晚溫差大,突然受涼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可能誘發腦血管意外。尤其是春季風大,如果運動出汗后吹風,可能會引發感冒,甚至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建議
春季運動不要急著脫外套,可選擇透氣又保暖的運動服,分層穿衣,避免運動后著涼。風大的時候,可佩戴護頸和帽子,減少冷風對身體的刺激。
錯誤4:運動后立刻停下、蹲坐休息?
正確做法:運動結束后逐步放緩節奏
劇烈運動后突然停下,可能導致血壓驟降、腦供血不足,容易出現頭暈甚至暈厥。此外,剛剛運動完,血液循環加快,肌肉和心臟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如果驟停,可能導致供血不足,引發不適。
建議
運動結束后,逐步降低運動強度,例如慢走5-10分鐘,然后進行拉伸,幫助身體恢復。同時,適量補水,避免運動后脫水加劇血液黏稠度。
錯誤5:血壓高但自覺“狀態不錯”,直接上強度?
正確做法:高血壓患者運動前咨詢醫生,避免劇烈運動
有些人血壓高,但覺得“自己狀態不錯”,就參加長跑、登山等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血壓飆升,引發腦梗或心血管意外。對于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腦血管病史的人,運動方式和強度必須謹慎。
建議
高血壓患者應選擇快走、太極、游泳等溫和運動,并定期監測血壓。運動時,保持呼吸均勻,避免憋氣用力,尤其是力量訓練時要控制節奏。
錯誤6:春季出游運動,忽略補水?
正確做法:適量補水,避免血液黏稠
春季氣候干燥,很多人在戶外運動時不覺得口渴,就容易忽略補水。但其實,輕微脫水就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血栓形成風險,從而誘發腦梗。
建議
運動前、中、后都要合理補水。一般建議每運動30-40分鐘補充150-250ml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總結:春季運動,這幾點記住了!
運動前補水+少量進食,避免空腹運動
先熱身10分鐘,逐步提高運動強度
適當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血管
運動結束后慢慢降速,給身體緩沖時間
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運動前咨詢醫生
運動期間適量補水,避免血液黏稠
作者: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郭庚 主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