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一線家電市場和消費者群體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對于家電企業而言,今年唯一能夠篤定的,便是修煉好企業的 “內功” 與 “外功”:對內深度聚焦管理,提升管理的精細 “顆粒度”;對外精準錨定經營,增強經營的 “精準度”。其中,相較于急于在經營上破冰突圍,家電企業的管理提質顯得更為迫切,尤其應著重強化管理的精益化與凝聚力水平。
市場遇冷,主動出擊也難以突破
盡管家電“國補”政策持續發力,為一線消費市場注入了一定的力量,但是2025 年家電市場的開局卻未如預期般火熱。
消費市場彌漫著冷清與平淡的氛圍,這直接導致了一線市場上眾多家電企業的渠道開盤進程受阻,商家打款提貨的積極性明顯不足。眾多主要家電企業和商家普遍處于觀望狀態。
在家電圈看來,單純的等待并不能帶來新的機遇,更無法改變現狀。唯有主動深入一線市場,積極探尋新的機會點和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空白領域,才是破局的關鍵所在。
管理要打破舒適區,回歸簡單高效
管理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水平的重要標志。但,管理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了企業內部的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以及人力、財務、后勤等各個環節。
當然,管理的范疇并不僅限于企業內部,企業外部的管理同樣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對經銷商的經營能力和水平進行有效的指導與監督;另一方面,要實現與服務商的合理管理及高效協同合作。
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企業各個環節、不同部門之間,以及企業內外部的協同效率,以速度制勝、以管理創新。
近年來,不少家電企業借助數字化手段,通過一系列先進的系統和工具,打破了部門之間的溝通壁壘,消除了協同阻礙,顯著提高了整體的經營決策效率。
因為,管理的關鍵并不復雜,即抓住關鍵人員,精準聚焦核心工作與任務,強化以項目和業績為導向的閉環管理模式。同時,要加快資金流和商品流的周轉速度,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團隊的協同能力。
必須要強調的是,家電企業的管理必須打破部門之間的利益小團體和隔閡,確保全體員工目標一致、方向一致,凝聚起全員的力量共同前行。此外,管理還需突破傳統的發展慣性和舒適區,杜絕企業內部出現員工積極性“參差不齊"的現象,避免有人消極怠工甚至拖后腿。
企業管理是一項復雜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對于家電企業而言,不僅要通過物質激勵(如獎金等)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層面的建設。尤其是公司內部的晉升通道,必須做到公開透明,真正營造出 “能者上、庸者下” 的良好競爭環境。
當前,強化管理水平的精細度和 “顆粒度” 已成為家電企業的當務之急。但抓管理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規范上班秩序、監督打卡,或是簡單地進行人員優化上,而是要充分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挖掘每個人的多元能力。
既要借助數字化工具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又要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賦予企業更多的人文關懷,以情感為紐帶,激發員工的主觀創造力。
今年以來,家電企業的管理呈現出一個明顯的變化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政策的調整,管理思路與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其核心在于追求極致的簡化,所有的管理風格與文化都應回歸本質,以簡單高效、速戰速決的方式,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競爭。
經營要瞄準方向,提升回報與價值
如果說管理是企業生存的本領,那么經營則是企業發展的本能。一家企業連經營都搞不好,是很難發展下去的。同一時期起步的家電企業,在規模和營收上出現明顯差異,關鍵就在于經營能力的高低。
以空調行業為例,在長達 10 年甚至 20 年的發展歷程中,有的企業被市場淘汰,有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還有的企業仍在為生存苦苦掙扎。背后,正是企業經營能力的差距所導致的。
對于家電企業而言,經營主要包括內部經營和外部經營兩個方面。內部經營依賴于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外部經營則需要綜合運用情商、智商,以及速度、耐力、持久力等多方面的資源,并進行有效的整合與協同,以實現品牌和產品的雙豐收。
管理相對來說是一個較為靜態的過程,需要耐心、耐力和智慧,而經營則要求企業必須積極主動地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主動求變、靈活應變。
因此,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更大、更多:既要密切關注產業政策的變化,又要時刻留意同行和競爭對手的動態,更要充分考慮合作伙伴的需求變化,深入了解終端用戶的需求和想法。只有將這些多方面的因素有機整合并有效應對,才能充分展現企業的經營能力。
今年以來,家電企業的經營緊緊圍繞 “效率” 與 “質量” 這兩個關鍵點展開。家電圈觀察發現,許多家電企業從過去兩年開始,在一線市場的經營中更加注重投入產出比。也就是說,要提高投入的回報率,增強投入的精準度。以往那種 “高舉高打” 的經營策略和 “盲目擴張” 的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如今的市場環境。家電企業必須堅持以效率為導向,才能在市場規模縮小的情況下,實現經營質量的有效提升。
過去,很多家電企業都在追求“經營與管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今年以來,家電圈發現,很多家電企業的市場經營遭遇了“天花板”,只能回歸企業管理的原點,通過組織架構、經營手段、業務模式等管理創新,才能找到并建立有價值的經營體,才能在未來很長時間的煎熬中活下去。
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