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午后,日光透過窗戶,在屋內均勻地灑下一層暖紗,周圍都沉浸在午休時分的靜謐里,仿佛時間都放緩了腳步。突然,一只蒼蠅“嗡嗡”地飛了進來,瞬間打破了這份安寧。
這只蒼蠅一進入房間,便心急如焚地找尋出口。它一眼便認準了有光亮的方向,不假思索地朝著玻璃窗全力沖去。“啪”的一聲,它重重地撞在玻璃上,被狠狠彈了回來。可它沒有絲毫退縮之意,稍作盤旋,調整姿態后,又鼓足勁兒再次朝著那片光明猛撲過去,結果依舊是碰壁。一次又一次,它機械般地重復著這樣的動作,仿佛在和玻璃進行一場力量懸殊卻又無比執著的較量。它始終篤定,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有出口,只要朝著光明飛,就一定能重獲自由。
然而,它始終沒有意識到,那看似充滿希望的光明與真正的自由之間,隔著一層透明卻堅硬的玻璃。隨著撞擊次數的增多,蒼蠅的動作漸漸遲緩,飛行軌跡也變得歪歪扭扭,像是喝醉了酒。即便如此,它依舊沒有改變初衷,還是盲目地堅信自己的想法無比正確,于是一次次地沖向那片致命的光明。最終,這只固執的蒼蠅耗盡了所有力氣,撞得頭昏腦脹,頭破血流,直至生命終結。它到死也沒能弄明白,那曾給予它希望的光明,最終成了它的奪命符。
這只蒼蠅的悲慘結局,恰似一面鏡子,清晰映照出我們人類在認知世界過程中常常陷入的困境。我們常說“坐井觀天,所見甚少”,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像井底的青蛙一樣,被困在由狹小認知構筑的“陷阱”當中。清晨推開窗,看到陽光就覺得天氣皆好,碰上暴雨便抱怨天氣皆糟,這般簡單片面的判斷,正是基于我們有限的感知和經歷。我們眼中的世界,就像青蛙眼中那片小小的天空,被局限在特定的范圍之內,難以觸及更廣闊的天地。
中央一臺熱播的電視劇《六姊妹》中的小年,看見他的四姨炒股賺得盆滿缽滿,于是心向往之,想方設法籌措資金,一頭扎進股市,成為了一名股民。可他萬萬沒想到,股市就像一個無情的巨獸,毫不留情地吞食了他所有的資金,還讓他背上了三十萬元的債務。最終,他工作丟了,家庭也破碎了,只能只身跑到上海去打工,生活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我的一位朋友,本是一名工薪階層,每月收入雖說不算大富大貴,但也完全可以把小日子經營得妥妥帖帖。可他卻貪求一夜暴富,幻想著成為百萬富翁。于是,他將自己和妻子辛辛苦苦積攢的幾十萬元一股腦投入股市,結果短短一個星期就賠得精光。但他依舊執迷不悟,還不收手,又從父母和朋友那里哄騙了一些錢全部投入,可換來的還是血本無歸。最終,家庭支離破碎,奮斗幾十年買下的新房也轉手抵債。股市本就有賺有賠,可人們在投資的時候,往往只想著賺錢,卻沒有充分意識到賠錢的風險,被貪婪蒙蔽了雙眼,陷入認知的誤區。
人類就像那些爭論天空顏色的青蛙,有的說藍,有的說白,有的說黑,每個人都基于自己有限的所見所聞來定義世界,卻不知這僅僅是世界的冰山一角。那么,究竟該如何突破這一局限,看到更廣闊的天空呢?讀書學習,無疑是絕佳的途徑。每一本書都是一雙嶄新的眼睛,通過閱讀,我們能擁有無數雙眼睛,去領略千種人生、萬般風景,打破自身認知的枷鎖。
盲人摸象的故事眾人皆知,每個盲人僅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就以為知曉了全貌,這和青蛙眼中巴掌大的天空一樣,都在警示著我們認知局限的存在。人和動物的重要區別在于,人不僅用眼睛看世界,更用大腦思考世界。我們不能僅憑單一視角和簡單感知去評判一切,而要通過廣泛閱讀獲取多元思維和豐富知識,用多個“腦袋”去分析理解世界,從而讓自己的認知更加全面、深入。
一只固執蒼蠅的命運,讓我們深刻反思自身。我們應時刻警醒,別被認知局限束縛。多讀書、多思考,拓寬視野、提升認知,用全面深入的視角認識世界,如此,才能打破那口無形的“井”,擁抱廣闊無垠的天地,不至于像那只蒼蠅,在狹隘認知中走向覆滅,錯失生命中更多的可能。
作者簡介:王天義,陜西渭北人,黨校工作者。幾近花甲,閑而無聊,寫點文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