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收治了一位急性闌尾炎的老人。很多朋友看到這里不免感到好奇,闌尾炎不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嗎?而且,大多數做完手術就沒有事了,怎么會收到你們重癥醫學學科啊?這件事有點說來話長,這是一位高齡老人,據說肚子痛只有兩天。
可是醫生看到這位病人的時候,他的癥狀已經非常嚴重了,神智明顯受到影響,各種生命體征也不平穩,整個肚子脹得像一個皮球,全腹CT發現,腹腔內所有的腸管都出現了擴張,這是麻痹性腸梗阻的表現。為了快速扭轉病情的進展,當天晚上,普外科醫生就為他進行了手術。
術中醫生發現,老人的闌尾早就已經穿孔,腹腔內分布著大量的膿性液體,散發著惡臭,這也是導致老人出現麻痹性腸梗阻的主要原因。從這可以看出,這位老人發病肯定不止2天時間,否則,疾病不應該進展到這么嚴重的地步。
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醫生切除了闌尾,清理了腹腔。但由于毒素吸收的太多,病人的血壓始終比較低,尿量也少的可憐,術后為了病人的安全,便轉入了張醫生所在的重癥醫學科。經過一天一宿的救治,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總算是恢復了平穩,平安的回到了普通病房,繼續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通過這件事,我們至少可以得出3個結論:1、急性闌尾炎也可能發展到非常危重的程度,即使是這類疾病,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2、老年人一般痛閾比較高,因此,在疾病早期的時候,癥狀往往不太明顯,等到真正出現癥狀的時候,疾病已經進展到非常嚴重的階段;3、手術切除闌尾,是目前治療此類疾病的主要手段。
聊到這里,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朋友們想過沒有,闌尾畢竟是人體的一個小器官,再怎么說,也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當患上急性闌尾炎的時候,非得切除嗎,不能想辦法保住闌尾嗎?下面,張醫生就利用一點時間,為朋友們分享一種保留闌尾的治療方式。
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急性腹部疾病之一,通常會繼發于闌尾堵塞。常見的闌尾梗阻是由糞石引起的。很多醫生都認為急性闌尾炎的主要原因就是闌尾梗阻。有一定醫學知識的朋友都知道,闌尾里是死胡同,一旦堵塞,細菌便會在里面瘋狂繁殖,從而引發闌尾炎。
而闌尾糞石以及闌尾管腔狹窄,是導致闌尾梗阻的常見因素,也可能由腫瘤感染或淋巴樣增生引起。無論病因如何,最終都會導致闌尾擴張,引發炎癥。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同時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
這里有一個小知識點,就是什么是“轉移性右下腹痛”?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知識,它是指疼痛從身體其他部位,逐漸轉移到右下腹部的現象,常見于急性闌尾炎。其典型過程為疼痛最初位于上腹部或肚臍周圍,經過數小時后,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表現為持續性疼痛,并可能陣發性加劇。
既往闌尾炎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外科切除,但仍有一些病人在做完手術才發現,他們疼痛的原因并不是闌尾發炎導致的,這種病人其實并不少見,可以占到15%-30%,這不僅會使患病的朋友面臨不必要的侵入性干預及相關風險,還增加了患者、醫院系統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更為重要的是,闌尾還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作為有益微生物的良好宿主,在維持腸道細菌穩態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此外,一項研究發現,闌尾切除術與較高的克羅恩病風險相關,2009年我國另一項研究表明,闌尾可能對結腸癌有保護作用,闌尾切除術可能是結腸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既然是這樣,我們可不可以保留闌尾呢?隨著內鏡技術的迅速發展,更加微創的治療術為治療闌尾炎增添了新的選擇,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已經成為一種新型微創的診斷和治療方法。該技術是通過內鏡,到闌尾管腔,通過對闌尾沖洗,糞石取出,以及支架植入等治療方式,以緩解闌尾管腔阻塞,達到治療的目的。
目前,這種技術還有一定的爭議,支持和反對的醫生,都可以拿出不錯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張醫生不站在任何一方。個人認為,一個技術的出現,肯定是因為它可以解決一定的問題,不管這個問題是大是小,技術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退一萬步來講,即使今天看來作用有限,也不敢保證,到了明天,它不會成為解決其他問題的關鍵。
而且,對于技術本身來說,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看您怎樣去利用它,放在好人手里,肯定會攻城拔寨,屢創新功,放到壞人手里,助紂為虐的情況也不新鮮。醫學上的“嗎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聊到這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我會帶您了解咱們國內最前沿的醫學知識,我是張醫生,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