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特朗普
本期話題,掛斷普京電話后,特朗普不裝了,撂話不讓中俄走一塊!俄羅斯早有選擇,“背刺”中國普京干不來。
美國政壇總是不缺少出人意料的戲碼,特朗普近期的一番言論便再次讓中國警覺。
當地時間3月19日,特朗普在接受《布賴特巴特新聞》獨家采訪時,聲稱自己與俄烏兩國總統分別進行了“兩次非常好的談話”。他強調應當同俄羅斯打交道,并夸贊俄羅斯“領土比中國大,有非常寶貴的礦產”。他甚至直言,若美俄關系正?;軌蚴苟砹_斯“脫離中國”,那便是“一件好事”。
特朗普這樣的言論表面上看似是在斡旋俄烏沖突、緩和美俄關系,實際上卻暗藏著挑撥中俄關系的意圖。他偏執地認為,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將來勢必與俄羅斯發生沖突,而俄羅斯擁有中國所缺乏的礦產資源,這種思路體現了美國一貫的霸權主義和狹隘利益邏輯。
事實上,中俄兩國在資源上并非對立,而是互補合作。中國的基建能力是全球公認的“名片”,能夠幫助俄羅斯開發和利用大片荒蕪的土地;而俄羅斯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則為中國龐大的制造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比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公路橋、同江鐵路橋等旗艦項目落成,助力能源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圖為普京
普京對特朗普的“聯俄抗中”構想早已洞悉,其意圖不過是想借此混淆視聽,掩飾美國自身國內矛盾的真實根源。在最近和特朗普聯系的場合,普京都沒有提及中國,反而是特朗普別有用心地提及中國,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因此,特朗普所使用的“離間計”是行不通的,反而更加暴露其“霸權主義”的野心。特朗普還用荒誕的“芬太尼”作為借口,對華加征關稅,其真正目的在于維持單極世界的假象,而這與中俄雙方長期以來構建的互信合作、平等共贏的合作理念大相徑庭。
圖為俄外長拉夫羅夫
正如俄外長拉夫羅夫在3月13日強調的一般,中俄合作是建立在牢固戰略互信基礎之上的,不受外部干擾,而美國的離間企圖注定會以失敗告終。
近期,中俄關系頻頻傳來積極信號。2月28日,中俄在三亞舉辦了一場對話,來自中俄雙方戰略、外交和經濟等多個領域的三十余位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在這個交流平臺上,雙方就中俄戰略協作、共同捍衛多邊主義以及深化人文交流達成了重要共識。
圖為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緊接著,3月7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明確表示,中俄關系是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因素,雙方共同致力于反對集團對抗,對任何挑撥中俄關系的行為都將堅決回擊。
3月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美媒采訪時強調,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俄方永遠不會違背雙方在法律和政治層面達成的承諾。這些積極信號無疑是對特朗普的正面回應,中俄關系不受挑撥。
從地緣格局來看,中俄兩國共享4300多公里的陸地邊界,是世界上最長的共同邊界之一。兩國通過《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立了“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法律基礎,并且雙方在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上均已達成共識,為雙方在更高層次的戰略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在歐洲方向,普京通過他們對俄烏沖突的做法,看清了西方的面目。就在20日,歐盟又動用了俄羅斯被凍結的資產收益,向烏克蘭發放了10億歐元的貸款。面對西方這樣的制裁,還不斷援助烏克蘭的做法來看,讓普京意識到,一味地親近西方,只會讓俄羅斯更加孤立。
普京前幾日還出言嘲諷七國集團,表示他實在是不明白“七大”究竟是“大”在哪里。因此,已經上當過多次的普京,是不能再輕信特朗普的話。一旦四年之后,美國新總統上臺,保不齊又會推翻特朗普的政策。
而中俄在經濟領域的合作,亦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重要支撐。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能源產品占其總出口比例超過三成,而中國在俄羅斯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比例也高達17%。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不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更以真金白銀向俄羅斯展示了與美國口頭承諾相比更為務實的合作態度。
圖為中歐班列
與美國那些所謂的“空頭支票”相比,中國的經濟支持和市場開放更能觸及俄羅斯的切身利益。兩國在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深度融合方面也取得了明顯進展。通過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暢通中歐班列以及鋪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俄兩國不僅推動了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更在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為雙方提供了新的增長動能。
面對中俄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格局,特朗普的“聯俄抗中”圖謀顯得更為蒼白無力。特朗普也不會輕易放棄“遏制中國”的想法,他所采用的手段無非就是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進行干預。
在經濟上,特朗普慣用的“胡蘿卜加大棒”伎倆,就是要對華加征關稅。他還要拉攏盟友管制出口給中國的芯片,來實現其短視目標的手段。這種手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市場帶來動蕩,但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精準打擊了美國市場經濟的“七寸”。在其他國家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使美股一朝暴跌,甚至出現了“特朗普衰退”的經濟現象。
圖為中國海警船
在政治上,特朗普通過干涉中國內政、制造地區不穩定來擾亂中國的長治久安。他一方面煽動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采取更激進的舉措,另一方面則對臺灣地區問題不斷指手畫腳,企圖借此挑起區域沖突。
但中國并不懼怕美國挑起的事端,始終堅定的表明立場。3月7日,外長王毅表示,臺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后更絕無可能。
事實證明,無論是國際市場的風云變幻,還是區域政治的錯綜復雜,中國都能以沉穩務實的態度化解外部干擾,并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上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總而言之,特朗普如果繼續采取挑撥離間的策略,必然會受到中俄合作堅實基石的有力反擊。他若企圖以加征關稅、聯合盟友施壓以及干涉中國內政為手段來打壓中國,既暴露了其以短期利益為主的戰略局限,也進一步暴露了美國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孤立處境。
正所謂:“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歷史早已證明,任何試圖通過單邊主義手段來遏制中國崛起的策略,都只會加速全球力量對比的重新洗牌。國際大勢風云變幻,唯有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才能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多主動權和話語權。美國的陰謀詭計只能是曇花一現,而中俄合作則是萬古長青的事實。
作者:常有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號立場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