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艘耗費無數心血打造的航母,剛剛下水沒多久,就被外媒唱衰,連一周都撐不過。這不是電影里的橋段,而是澳大利亞專家彼得·萊頓最近拋出的“驚人”觀點。
他直言,如果中美真打起來,中國的福建號航母壓根活不過七天。這話一出,網上炸了鍋,有人覺得是西方又在潑冷水,有人則擔心咱的航母真有這么脆弱。
福建號的技術底子:硬實力有差距,但沒那么不堪
福建號是咱中國第一艘自己設計、帶電磁彈射的航母,8萬噸的排水量,50到60架艦載機的配置,妥妥的“國之重器”。電磁彈射這技術牛吧?能讓飛機起飛更快、更靈活,作戰效率蹭蹭往上漲。
可跟美國的福特級航母一比,差距確實有。人家11萬噸,核動力,續航幾乎沒上限,帶75架以上飛機,還全是F-35C隱身戰機、E-2D預警機這種頂配貨色。
福建號呢?常規動力,得靠補給,殲-15是主力,殲-35和KJ-600還在磨合階段,技術成熟度差一截。
萊頓抓住這點猛踩,說福建號在高強度戰爭里扛不住,電磁彈射再牛,維護跟不上節奏,艦載機數量不夠,容易被美軍壓著打。可咱得說句公道話,福建號剛起步,跟美國比是“新手村”對“滿級號”,有差距正常,但說一周就沉,太夸張了吧?咱的航母也不是孤軍奮戰,后面還有整套體系撐著呢!
中國海軍的打法:近海為主,靠體系吃飯
中國海軍從來沒說過要跟美國全球硬剛,福建號的定位很清楚——保衛咱家門口的南海、東海這些地方。國防部反復強調,航母是維護主權、領土完整的,不是去遠洋耀武揚威。萊頓拿遠洋作戰說事,壓根沒搞懂咱的戰略。
近海作戰,福建號有啥優勢?靠A2/AD(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啊!東風-21D、東風-26B這些“航母殺手”導彈,射程遠、威力大,美軍航母敢靠近就得掂量掂量。加上岸基反艦導彈、潛艇、電子戰系統,福建號根本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團隊作戰”的一員。
再說,咱在近海有補給基地,有聲吶網絡和反潛機護著,生存能力比遠洋強多了。萊頓光盯著航母本身,忽略了咱的整體打法,這賬算得太片面。
拿所謂的“臺灣問題”舉例,真要沖突,福建號在東海、南海活動,靠本土支援,完全能發揮作用。說它活不過一周,真當咱的導彈和潛艇是擺設?
未來咋辦:技術追趕,穩步前行
福建號被唱衰,咱們也不用太玻璃心,畢竟這只是中國航母路上的第三步。前面有遼寧號、山東號打基礎,后面還有更牛的計劃。到2035年,目標是六艘航母,第四艘(Type 004)可能上核動力,續航、戰斗力直接起飛。新一代艦載機像殲-35、無人機也在研發,慢慢補齊短板。
當然,短板不是一天能解決的。航母作戰不光看裝備,還得看人。艦員訓練、后勤補給,美國玩了幾十年,咱才剛上手。經驗少、體系不完善,這些都得承認。但咱在進步啊!遠洋演習越來越多,跟其他國家交流也更頻繁,慢慢就能摸出門道。
國際上,有人看笑話,有人真擔憂。日本、印度盯著東海、印度洋,美國智庫CSIS也分析過,說福建號現在更適合威懾小國,挑戰美軍還差點火候。但咱的目標也不是跟美國硬碰硬,而是守好自己的地盤,順便維護地區穩定。我們不搞霸權,發展航母是為了自保,誰也別誤判。
福建號活不過一周?不過是西方拿放大鏡找茬的老套路。技術上有差距,咱認;戰略上不一樣,咱有自己的玩法。福建號不是萬能的,但也沒那么脆弱。關鍵是,中國海軍的路還長,咱不急著跟誰比高低,踏踏實實往前走才是正道。
福建號跟美國航母確實有代差。常規動力限制了續航,艦載機數量和質量也比不上福特級。電磁彈射是亮點,但初次上艦,穩定性還得實戰檢驗。
網上有人算過賬,美軍一個航母戰斗群的戰斗力,差不多能頂福建號兩倍,萊頓的判斷多少有點依據。可他沒說的是,航母從來不是單兵作戰的玩意兒,福建號背后有中國整個海軍體系撐腰,這賬可不是簡單加減法。
再看戰略定位,中國海軍的思路很務實。近海防御是核心,福建號不用跑遠洋跟美軍拼刺刀,而是守在自家門口,配合導彈、潛艇、岸基力量,把敵人擋在外面。
東風導彈的射程覆蓋大半個西太平洋,潛艇和反潛機盯著水下,電子戰干擾敵方雷達,這種“組合拳”打法,讓福建號在近海的生存力遠超萊頓的預估。網上軍事帖子里,網友都說:“美軍敢來試試?咱不光有航母,還有導彈等著呢!”
至于未來發展,中國海軍的野心不小,但步子很穩。六艘航母的規劃已經擺在那兒,核動力航母提上日程,艦載機也在升級。訓練和后勤是短板,但咱有時間有錢,慢慢磨總能趕上。
國際上爭議多,西方媒體愛挑刺,日本、印度緊張兮兮,但咱的態度很明確:發展海軍是為了和平,不是挑事兒。CSIS的報告也承認,福建號的威脅更多是對周邊小國,美國暫時不用太慌。
其實,萊頓這話聽著氣人,但也提醒了咱幾點。第一,技術還得追,別滿足于“有”就行,得往“強”上靠。第二,體系得更完善,航母不是獨角戲,得靠大家伙兒一起干。第三,國際輿論得重視,咱發展快了,別人眼紅也正常,得講好自己的故事。
網上討論福建號的帖子不少,有人說:“別聽澳洲專家瞎扯,福建號再不濟,也能撐一個月!”也有人冷靜分析:“一周不一周看打法,真拼遠洋確實懸,近海絕對沒問題。”咱老百姓看熱鬧,專家看門道,但不管咋說,福建號是中國的驕傲,代表著咱從“跟跑”到“并跑”的努力。
回過頭看,福建號的生存力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戰略、體系、國際環境疊加的結果。萊頓拿美國標準套中國,本身就偏了。
中國海軍不追求全球霸權,而是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福建號現在可能打不過福特級,但誰說它非得跟美國硬碰硬?近海作戰,靠本土優勢,活個一兩周真不難,甚至還能讓對手頭疼。
未來幾年,咱的航母編隊會越來越成熟。殲-35上艦,KJ-600量產,核動力航母開建,這些都是實打實的進步。到時候再回頭看萊頓這話,估計也就是個笑話。中國海軍的路,不是為了跟誰比狠,而是為了讓誰也別敢欺負咱。
技術有差距,戰略有特色,未來有希望。萊頓的話,半真半假,聽聽就好。中國海軍還在爬坡,福建號是重要一步,但不是終點。咱有信心,也有耐心,慢慢來,總會讓那些唱衰的人閉嘴。畢竟,咱的目標是和平崛起,誰也擋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