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軍事支柱是海軍,要想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就得先有一個強大的造船業。但眾所周知的是,美國的造船業當前已經衰弱得“不成樣子了”,幾乎無力再和中國的造船業競爭。
甚至于當前美國海軍的軍艦維護,都要委托外國完成。
(美國的造船廠)
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
這種背景下,美國要想“再次偉大”就要先讓海軍再次偉大,要想讓海軍再次偉大,就要先讓造船業再次偉大。
所以當特朗普上臺后,他馬上就開始出臺各種重振美國造船業的計劃。
但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特朗普重振造船業的辦法不是想辦法提升自己的造船能力,而是想辦法打擊中國的造船業。
按照特朗普的規劃,今后所有停靠美國的船只,只要是中國制造或者是懸掛著中國國旗,都將征收停靠費用。
中國造船廠
并且特朗普不單單打算在美國這么干,還打算讓美國的“盟友”也這么干。之后特朗普可能通過各種手段,讓歐洲國家也執行這一政策。
毫無疑問,美國這一政策是打算聯合盟友“絞殺”中國的造船業。
按照特朗普的設想,在這一政策執行下去后,那些還在和美國做生意的國家都將因為使用中國制造的船只而抬高運輸成本。為了降低成本,這些國家只能使用非中國生產的船只。
中國生產的商船
如果美國能讓歐洲貫徹這一政策,那么那些還在和歐洲做生意的國家,也將會因為使用中國船只而提升運輸成本。
美國能重振造船業的可能性極低
那么特朗普的這項計劃,到底能不能成功呢?以當前的各種情況來看,就算美國真能拉著歐洲一起“絞殺”中國的造船業,也很難讓美國造船業重振了。
其一,美國造船業本身在全球就是墊底水平,就算其它國家不用中國船只,也不會用你美國的船。
美國造船廠
要知道截止至2023年,全球造船業前3的國家分別是中國、韓國、日本。
其中中國造船業所占的市場份額為50.7%,韓國造船業的市場份額為28.3%,日常造船業所占的份額為15.4%。這三個國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已經達到了94.4%左右。
造船業比例簡示圖
那么美國造船業在全球所占的市場比例是多少呢?答案是0.1%。
沒錯,美國造船業當前所占市場份額在全球連1%都沒到,而是0.1%。中美之間的造船業差距,已經達到了507:1。
所以就算美國能讓歐洲國家也跟著它抵制中國船,那美國船該賣不出去還是賣不出去。各大船商沒有中國船還有韓國船、日本船可以選擇。
日本三菱造船廠
就算中日韓三國的造船業全部消失,那造船市場的份額也輪不到美國手上,之后還有挪威、英國、印度等國家呢。
按照特朗普的思路,美國要想讓造船業再次偉大,唯一的辦法是所有非美國制造的船只靠岸美國,都需要繳納費用。換言之就是,“想要和美國做生意就必須用美國造的船”。
但這種方法毫無疑問是作死,這相當于和全世界為敵了。
其二,退一萬步講,就算美國為了搞死中國的造船業,愿意看到日本和韓國的造船業起飛,而美國造船業依舊無法重振,特朗普這種辦法的成功率也是很小的。
美國造船廠
這背后的原因是產能問題。中國一個國家占據了全世界50%的造船業市場份額,如果日本和韓國要吞掉中國的造船業份額,其造船業產能要在現在的基礎上翻一倍以上。
這是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就算有訂單,日韓的造船業產能要擴大一倍以上,至少也需要10~20年時間。
這10~20年時間里全球海運行業拿不到足夠的船,全球經濟都將遭到巨大的影響甚至是打擊。
當日韓無法在短時間內提高自己的造船能力時,海運集團為了拿到足夠的船就只能找“第三個國家”。那么除了日韓之外,哪個國家的造船業最強呢?
即使美國要對中國生產的船只收稅,那也只是提高了海運集團的成本,而成本的提高是可以承受的。
似乎就美國現在的情況,要想讓造船業再次偉大,唯一的機會是趁著自己的海軍還有余量優勢和中國開戰,一波“削弱”我們的海軍。
在“削弱”我國海軍后,美國就能靠“搶”的方式重振自己的造船業。
美國海軍
并且美國要這么干的話,動作還必須快。因為中國“下餃子”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就連航母都開始“下餃子”了。
在“下餃子”的速度上,美國完全沒法和中國比,如果特朗普限制了中國造船廠正常做生意,說不定那些造船廠會“一氣之下”轉而去輔助海軍建設,讓這“餃子”下得更快。
時間越到后面,美國的軍事優勢將慢慢不復存在。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敢這么干嗎?就算美國敢,可結局是誰削弱誰還難說呢。
美國的軍事優勢正隨著時間減少
不可逆
其實對美國造船業歷史了解比較多的朋友,都知道美國造船業的衰弱基本是不可逆的。
造船業需要海量的技術工人和背后完整的工業供應鏈支撐,但美國因為“快樂教育”和去工業化,在工人和造船業供應鏈上都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美國要想讓自己的造船業再次偉大,需要持續幾十年的對教育進行巨大投入,并且完成制造業回歸,阻止當前美國去工業化的趨勢。
造船業需要大量技術工人
但大家看看美國現在的樣子,就知道這兩件事美國不可能做到了。
現在特朗普搞出的這個政策,不僅沒法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還可能傷害美國僅存的那點造船業。
要知道美國現在的內河運輸業務半死不活,核心原因就是美國點了《瓊斯法案》,規定在美國內河運輸的船只必須是美國制造的船只。
這導致美國內河運輸業務完全沒有外部競爭,早就“死于安樂”了。
美國內河運輸就因為缺乏競爭效率極低
特朗普現在搞的這個政策,性質上很接近當初的《瓊斯法案》。
信息來源:
【1】澎湃新聞·《重振造船業已成特朗普執念?美國“造船焦慮”遭遇產業現實》
【2】央視新聞·《視評線丨特朗普為什么深夜還在研究造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