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前言
我把親家處成親戚,因為兩家人離得不算遠,坐個公交車就到了,所以時常去親家家里串門。
那時候還不知道“親家登門,不值半文”的道理,以為哪怕是親家之間,關系也是需要維護了。
直到女婿找我說:你這樣來往太掉價。我才開始反思自己難道自己真做錯了嗎?
01
我叫李芳,今年五十有三,性子就像春日里刮起的一陣勁風,風風火火的,心里藏不住事兒,是個實打實的直腸子。
平日里,我說話做事從不拖泥帶水,想到啥就說啥,也正因如此,在鄰里間人緣還算不錯,大家都知道我沒啥壞心眼兒,就是性子急了些。
我家閨女嫁人后,我打心眼里高興,再一瞧,親家離得不算遠,坐個公交車幾站地就到,這可太方便了。
我這人熱情,心里就琢磨著,往后兩家人得多親近親近,處得跟一家人似的。
打那以后,我時常去親家家里串門,手里還總愛拎點小點心或者自家種的新鮮蔬菜,想著給親家帶點心意。
一進親家家門,我就熱絡地跟親家母張姐嘮嗑,家里發生了啥事兒,不管是我閨女小時候的趣事,還是我最近遇到的糟心事兒,我都一股腦兒地跟她念叨念叨。
張姐總是微笑著聽我講,時不時附和幾句,那時候,我覺得我們倆就像多年的老姐妹,親密無間。
有一回,我家里鬧了點小矛盾,兒子和兒媳因為一點小事拌了嘴,我心里憋悶得慌,坐不住了,風風火火地就跑去親家那兒傾訴。
我 “哐當” 一聲推開親家家門,把張姐嚇了一跳,我一屁股坐在她家客廳的沙發上,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個遍。
張姐一直耐心地聽著,還不時地安慰我:“芳啊,小兩口過日子,哪有不磕磕絆絆的,你別太往心里去,過兩天就好了。”
我也愛跟著張姐去買菜,我跟在張姐身后,看著她挑菜,忍不住就開始發表意見:
“張姐,你看這菠菜,綠油油的,多新鮮啊,吃這個菜好,富含鐵元素,對咱這歲數的人身體可好了。還有這胡蘿卜,維生素含量高,得常吃。”
我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去翻弄那些蔬菜,張姐總是笑笑,不怎么反駁,我以為她是認同我的話,心里還挺得意,覺得自己在生活上挺有經驗,能給發表下意見。
02
我這人還愛臭美,買了條好看的裙子,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癢癢得不行,就想著趕緊穿出去亮亮相。
有一回,我買了一條大紅色的連衣裙,款式新穎,穿上顯得特別精神,我第一時間就跑去親家那兒,風風火火地推開她家的門,在張姐面前轉了好幾個圈。
大聲問她:“張姐,你看我這裙子咋樣?是不是特好看?我一眼就相中了。”
張姐笑著說:“好看好看,你這身材穿上這裙子,顯得更年輕了。” 我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可日子長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悄然發生,我再去親家串門的時候,張姐的笑容似乎沒有以前那么熱情了,有時候我跟她說話,她回應得也有些敷衍。
我當時沒太在意,只當她是家里事兒多,累著了。
直到有天,女婿曉峰找到我,他神色有些不自然,猶豫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媽,,您以后…… 不要常去找我媽了,您跟我們家這樣的來往太掉價。”
我聽到這話,就像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整個人都懵了,我愣愣地看著曉峰,心里充滿了疑惑和委屈,我一直把他們當親人,怎么就掉價了呢?
我那火急火燎的性子一下子就上來了,臉漲得通紅,大聲問道:“曉峰,你這話啥意思?我一直把你們當一家人,咋就掉價了?你今天必須給我說清楚!”
曉峰被我的反應嚇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囁嚅著說:“媽,您別生氣,我就是覺得您和我媽相處的方式,好像不太合適,有時候我媽她……她心里敏感”
他話還沒說完,我就打斷了他:“我有啥不合適的?我對你們家掏心掏肺的,有啥說啥,咋就不對了?” 我越說越激動,雙手在空中揮舞著,眼眶也紅了。
曉峰無奈地嘆了口氣,說:“媽,您是熱心腸,我們都知道。可您有時候陪我媽去買菜,”
我把和張姐相處的點點滴滴在腦海里過了一遍又一遍,可還是想不明白。
03
晚上,女兒樂樂回我家,看到我失魂落魄的樣子,關心地問我:“媽,你咋了?是不是出啥事兒了?” 我把曉峰說的話跟她說了。
樂樂嘆了口氣,說道:“媽,其實有些事兒我一直想跟您說,又怕您不高興,雖然您是好心,但我婆婆可能覺得您在指手畫腳,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從那以后,我消沉了好一陣子,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樣頻繁地去親家串門了,偶爾在外面碰到張姐,我也覺得有些尷尬,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張姐看到我,眼神里似乎也帶著一絲愧疚。
有一天,張姐突然給我打電話,說想約我去公園坐坐,我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我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沉默了好一會兒。
張姐率先打破了沉默:“芳啊,前段時間曉峰跟你說的那些話,我知道了,我從來沒有跟他說過你的不是,你那么熱情地對待我,我卻沒有好好回應你,還讓你誤會了。”
我聽了張姐的話,眼眶一下子紅了:“張姐,我也有錯,在你面前指手畫腳,還愛顯擺,我一直把你當親姐妹,我這性子太急,說話做事不過腦子,你別往心里去。”
從那以后,我和張姐的關系又慢慢回到了正軌。
我們都希望兩家人能和和睦睦,但在相處的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份親情更加長久,更加深厚。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配圖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