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觸過年創收過億的律師團隊嗎?
我確實身邊有認識一些。
做律師能做到突破一個小目標,很多伙伴聽到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個數字,真的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
同時,你也可能會好奇,這些團隊是怎么做到這么驚人的創收的?
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即便是年創收過億的團隊,也離不開這個基本的公式:
創收=客單價×客戶數量
影響一個律師年創收的因素,無非就是這兩個,客單價和客戶數量。
而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能實現年創收過億的團隊,也不外乎是兩種模式,在這兩個方向上做到極致。
一種是追求極致的高客單價。
這一類團隊的客戶畫像,一定是極致的優質和高端。比如,鎖定世界500強區域總部、準備IPO的企業、可支配資產10億+的超高凈值家族,等等。
而這類團隊的業務,也基本都是大家想象中那種高大上、高精尖的,比如,復雜民商事爭議解決,過去是在房地產建工領域,但隨著房地產產業的下行,未來會集中在一帶一路出海涉外領域。
從規模來說,這類團隊的人數不會太多,一般都在40人以內,通過“精英化、高杠桿(風險收費高)、高溢價”的商業邏輯實現效益最大化。
不過,這里還有一類極致客單價高的業務類型,如破產、IPO業務。
這類業務沒辦法做到只需要40人的規模就能破億,因為,這類非訴業務杠桿沒有訴訟業務這么帶勁,更多還是靠堆人實現的。
一種是追求極致的客戶數量。
既然客戶數量要足夠多,那就勢必得做大部分人或者機構都會有的,而且最好還是反復高頻發生的法律服務需求,比如,企業客戶的應收賬款催收這類。
雖然單筆客單價不一定那么高,但是好在這個需求,全中國5000多萬企業基本都有,而且,只要這個企業沒破產,只要這個企業還活著,應收賬款催收的需求就會反復產生。
而確實,我身邊認識的好幾個團隊,就做到了過億的體量,不過,這也得堆人,雖說單案不一定那么難,但畢竟客戶數量多,你得鋪人去服務、去交付。
這種團隊規模,必須得達到100人上。
不過,就以上這兩種模式,不論是哪一種模式,想要年創收過億,真的是件非常難的事。
對于追求追求極致的客單價這種模式,你沒辦法一下子找到這么多個個都是精兵強將的律師,而且還能團結這些人在你身邊一直一起干,人家分分鐘都可以獨立出去自立門戶。
對于追求追求極致的客戶數量這種模式,光堆人,也不是那么管用,你得有一套法律服務產品的獲客與交付流水線才行,不然,人一多,就亂套,你服務的品質根本做不好。
而且,不論是哪種模式,你想要實現每年都穩穩過億,更是難上加難。
要么,你做橫向擴張,擴充你的產品線,比如從應收賬款催收擴充到征地拆遷;要么,你擴充你的能力線,比如從只做國內建設工程爭議解決,擴充到還能做跨境。
無論是市場定位,還是前端獲客、后端交付、團隊管理,這都對想要每年穩穩做到創收體量過億的律師團隊的操盤者,有相當高的要求。
要知道,這種體量,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家可以在創業板/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程度了。
你說呢?
想要了解更多法律行業真相,關注我吧~
每周四,我也會直播講我這一周遇到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和搞錢相關的,你也可以掃碼預約起來。
想要1v1免費咨詢我的,可以直播連麥,我只在直播間接受白嫖(典型片段我會剪輯切片,不過會給你的聲音頭像打碼),哈哈:
文末掃碼加我微信,我送你我每日更新的《法律服務行業搞錢日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