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在電話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交流了2個多小時,隨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某種程度上歷史的研究者,他絕不希望看到俄羅斯和中國走得太近。
同時,他也說,華盛頓打算既與俄羅斯,也與中國發展友好關系,“美國將與兩國友好。”
特朗普
特朗普試圖通過與俄羅斯的接觸,來削弱中俄關系,這種做法被一些分析人士稱為“逆向尼克松”。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松通過與中國和解,拉開了中蘇之間的距離,而如今,特朗普想效仿尼克松當年的“破冰之舉”,重新打造一個中美俄三角關系。
但是,這種策略真的能奏效嗎?事實上,特朗普不僅與俄羅斯有接觸,還向中國釋放了改善關系的信號,并且曾多次提到,與北京達成新貿易協議的可能性。
加拿大商店下架美國酒
盡管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20%的關稅,并且要跟中國進行人工智能競賽,但他也曾表示,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并推動莫斯科、北京和華盛頓協調削減核儲備。
國際危機組織美中關系高級研究員阿里-懷恩(Ali Wyne)認為,所有這些都表明,特朗普在設想一個由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共同主導的“G3”集團,以在全球事務上展現更大的影響力,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與任何一方建立聯系的可能。
澤連斯基會見特朗普
雖然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承諾,將結束俄烏沖突,但他上任后與普京的接觸,“遠遠超出了”和談的范圍。半島電視臺報道稱,從某些方面來看,特朗普似乎已決心“更廣泛地恢復美俄關系”。
比如,特朗普在烏克蘭問題上,頻繁替俄羅斯說話,聲稱基輔應對挑起戰爭負責,以及他建議俄羅斯重返七國集團。
此外,特朗普曾公開討論過,如果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結束,美國公司將在俄羅斯建立“潛在的歷史性經濟伙伴關系”,并獲得“難以置信的機遇”。
不過,一些人認為,特朗普的“逆向尼克松”戰略有些說不通。特朗普曾試圖利用他與普京的私交來推動雙方關系,但“美國優先”政策,使得這一目標很難實現。畢竟,美俄之間的敵對情緒已持續多年,兩國之間的不信任根深蒂固,缺乏強有力的改善基礎。
美國戰略界早已意識到,所謂“聯俄抗中”的口號缺乏實際操作性,中俄之間的密切關系有著堅實的戰略基礎。所謂的“聯俄抗中”策略,其實更多是特朗普的一廂情愿。在美國政界,這種想法并未成為主流。
普京
而且,美國的政策似乎也不足以讓普京冒險破壞與中國的關系。對于普京來說,中俄合作的利益顯然更為重要。特朗普面對的挑戰在于,中俄近年來在多個領域加強了合作,兩國關系已非昔日可比。
美國共和黨內部可能有人認為,只要特朗普上臺,對俄羅斯稍微拉攏一下,俄羅斯就會轉身遠離中國。但事實上,中俄關系比這種簡單的算計要堅不可摧得多。
中俄加強彼此關系不是為了與美國對抗,而是基于各自的發展需要和在國際事務中的共同利益。中俄合作的背后,是兩國在應對共同挑戰時采取的實際策略。
對特朗普而言,他的策略難以打破中俄之間的堅固紐帶。過去的歷史經驗表明,即便是在冷戰后時期,俄羅斯曾經嘗試融入西方,但付出了高昂代價,最終意識到這條路不可行。普京如今更加警覺,對待西方也更為謹慎。
烏克蘭士兵向頓涅茨克前線的俄軍發射一枚120毫米迫擊炮彈
而且,特朗普總是以對抗性的視角看待中美、中俄、美俄之間的復雜關系。他沒意識到,中俄都沒有準備打一場“新冷戰”。
中俄都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不需要在美國的壓力下做出選擇。特朗普的算盤打得響,卻只是白費力氣。在中美俄大國關系中,美國若繼續抱持對抗性思維的話,只會陷入自己的死胡同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