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聞
去年12月首飛,2025年3月二次試飛,就算是這樣,部分美國媒體的嘴還是那么硬:中國殲-36只是5.5代機,根本就不是6代機。
01、殲-36確實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難道真的不是6代機?
毋庸置疑,中國官方并未正式提到過六代機,甚至連“殲-36”這個編號也是網友取得,但是就算這樣,依然無法阻擋軍迷和國際對于這款中國新新戰(zhàn)機的熱愛和好奇,尤其是三個問題至今都沒有答案。
首先,殲-36到底是不是六代機,其實這就涉及了第一個問題,六代機的特點到底是什么,或者說六代機到底用來做什么的?前幾代戰(zhàn)機的標準非常清楚,比如米格-25、F-4以及中國的殲-7屬于三代機,特點就是高空高速截擊機,接下來就是F-15、蘇-27以及中國的殲-16屬于四代機,特點就是多功能化。
然后就是F-22、蘇-57以及中國的殲-20屬于五代機,特點就是“4S”,這些戰(zhàn)機的特點都非常清楚,那六代機呢?誰能說出來,去年美國就已經把六代機項目停掉了,至于這幾天特朗普高調表態(tài)F-47,至少目前也只是“樣子貨”,具體細節(jié)一個沒有。
這也就是為什么部分美國媒體一直把殲-36當作殲轟機的重要原因,其實和5.5代機是一個意思,因為只有空優(yōu)戰(zhàn)機才會劃代,他們就是玩了個心眼,不想讓中國成為第一個研制六代機的國家,無非就是美國丟面子了。
其次,從外形來看,殲-36明顯比殲-20S大得多,粗略估算,殲-36的空重應該在20噸至25噸,內油應該有15噸至20噸,最大起飛重量超過45噸,如果這個估算沒有,那么殲-36就具備了一個全世界現役五代機都沒有的能力。
隨著雷達探測距離越來越遠,其實未來超視距空戰(zhàn)乃至超超視距空戰(zhàn)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這就對空空導彈的射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理很簡單,比如雷達能探測300公里,結果空空導彈只能打200公里,那雷達再先進也沒用,所以一是要看得遠,二就是也要看的遠。3月12日前后美國海軍披露了新型的AIM-260A空空導彈,有消息稱射程能超過200公里,而且很有可能也要掛載到美國空軍的F-22上面。
實際上,中國空軍在研制殲-20的時候,也配套研制了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應該也超過了200公里,重點殲-20的內置彈倉能塞下。可問題是未來空空導彈的射程肯定還會繼續(xù)提高,比如達到400公里,其實就是網傳的霹靂-17。
但是這里就涉及一個問題了,這款導彈尺寸太大了,殲-20的彈倉根本塞不下,而殲-36的尺寸有明顯大得多,那殲-36有沒有可能塞下呢?說實話,確實存在這個可能性,如果從這點來講,殲-36就是六代機,甚至還能無人化。
02、殲-36很有可能只是驗證型號,六代機到底要該怎么走?
其實對于2024年的那次首飛,到底是不是首飛,這本身就存疑,因為沒人看見就不代表沒有,就像這次特朗普定調美國新戰(zhàn)機叫F-47一樣,別說試飛了,連外形都是通過圖片才知道長什么樣子,豈不是更離譜?
還是那個問題,六代機到底該往什么方向發(fā)展,不僅美國不知道,其實中國也不知道,大家都是第一次搞這種戰(zhàn)機,誰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殲-36的出現確實證明中國已經先跨出去一步了,而美國還是停留在PPT層面。
比如六代機會不會就是超大號的無人機,2016年美軍就開發(fā)出了AI的近戰(zhàn)狗斗程序,雖然目前AI還無法完成復雜任務,但是這個趨勢確實存在,那有沒有可能六代機替代部分預警機的角色,一架六代機就能指揮10架乃至20架無人機,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空戰(zhàn)效率。
又或者六代機必須打破戰(zhàn)斗機的速度限制,目前戰(zhàn)斗機的飛行速度很少能超過3馬赫,速度越快就越安全,不過對人體承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個矛盾點。
說到底,是6代機也好,5.5代機也罷,其實到底怎么劃代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它能否改變空戰(zhàn)模式,或者能夠大幅提升己方的空戰(zhàn)能力,就像把殲-20當成控制者,附近再攜帶幾架無人僚機,之前就有消息稱這本應該是六代機具備的能力,結果中國直接在殲-20身上做到了。
從這點來講,那殲-20到底是5代機還是5.5代機?還真不好說,但至少目前美軍的F-22、F-35并不具備這個能力,那么特朗普高調宣稱,由波音負責生產新一代F-47戰(zhàn)機。這個表態(tài)真的重要嗎?研制,生產,服役一樣都不能缺,現在美國的工業(yè)能力是什么情況,大家都很清楚。
目前來看,6代機距離服役還有很遠一段路要求,全世界很多國家連五代機都沒有,或者五代機都是從美國買的,那么還有幾個國家能研制六代機?說實話的,滿打滿算也就是中美了,可能連俄羅斯都不行。
那又何必這么急呢?隨著科技程度越來越高,戰(zhàn)機也會越來越貴,不能犯錯,一犯錯就可能損失幾億乃至幾十億。
長遠來看,六代機是肯定要服役的,但至少是十年還是十五年之后,別忘了,2017年殲-20才服役,2023年渦扇-15發(fā)動機才開始量產,這個時候殲-20才真正達到了完整體狀態(tài)。
F-35也是一樣,垂直起降型的F-35B是2015年7月才服役,空軍型的F-35A是2016年8月才服役,艦載型的F-35C更是到了2019年2月才服役,那就更別說美國的盟友了,他們購買的F-35基本就是這幾年才剛剛到貨,所以六代機不會那么快就服役了。
對此,你怎么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關注、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