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追隨美國,加拿大在去年就開始對中國無理由地加征關稅。
為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國也在今年3月初,對加拿大進行了反制。
3月20日,這項反制就要生效。可是沒想到,就在最后時限到來的三天前,加拿大很多人開始坐不住了......
糊涂的特魯多
長期以來,加拿大在外交政策上一直緊跟美國,尤其在對華問題上,很少有自己的獨立立場。
無論是經貿、科技,還是國際事務,加拿大總是配合美國的步調,仿佛唯美馬首是瞻。這種依賴美國的做法,有著深層次的歷史和現實原因。
作為美國的近鄰和盟友,加拿大在經濟、安全、軍事等方面與美國高度綁定。
美加兩國共享世界上最長的未設防邊界,加拿大經濟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市場。
正因如此,美國的對外政策往往對加拿大具有決定性影響,尤其是在涉及中國這樣的大國時,加拿大政府更是不敢輕易違背美國的意志。
特魯多執政以來,加拿大對美依附的趨勢不降反升,不僅缺乏戰略自主性,甚至在某些重大問題上顯得有些盲目跟風。
2024年,特魯多在外交政策上再次選擇追隨美國,主動對華發起貿易制裁,成為美方遏制中國的一顆“棋子”。
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始終抱有戒心,將其視為全球霸權的最大挑戰者,為此采取了包括貿易戰、科技封鎖、外交施壓等多種手段,試圖限制中國的發展。
關稅戰是美國對華打壓的重要手段,而特魯多政府在未充分考慮本國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就輕率地加入了這場沒有勝算的對抗。
2024年8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鋼鋁產品大幅加征關稅,直接加劇了兩國的貿易摩擦。
其中,中國新能源車的關稅被提高至100%。
而中國鋼鋁產品則被征收25%的附加稅,大大增加了加拿大相關行業的成本。
這些政策不僅對中國企業造成了影響,對加拿大自身的經濟發展同樣是個沉重打擊。
新能源車關稅翻倍后,加拿大本土市場上的電動車選擇減少,價格飆升,直接影響普通消費者。
特魯多的這一決策,表面上是迎合美國,實際上卻是損人不利己,既沒有真正保護本國經濟,也沒能換來美國的實質性回報。
偷雞不成蝕把米
特魯多政府原本是想通過對華強硬表明對美國的忠誠,換取美方的支持,但萬萬沒想到,加拿大卻成了被美國“背刺”的對象。
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去年底。
隨著美國展開換屆選舉,特朗普的重新當選讓加拿大的處境變得更加尷尬。
特朗普一向對盟友缺乏耐心,在他的“美國優先”政策下,盟友的利益從來不是優先考慮的事項。
就在他還未正式履新之際,就已經毫不客氣地向加拿大“開火”。
他在公開場合揚言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甚至用諷刺的語氣稱特魯多為“加拿大州州長”。
這不僅讓加拿大政府顏面盡失,也讓特魯多的外交政策顯得極為失敗。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特朗普正式上任后,立刻將加拿大納入他的“關稅戰”之中,宣布對加拿大的商品加征關稅。
這一決定無疑給加拿大經濟雪上加霜。
原本,加拿大對中國實施高額關稅,是為了迎合美國,試圖在美加關系中占據有利位置。
然而,美國根本無意給予加拿大任何“特殊待遇”,反而第一時間揮起了關稅大棒,直接打擊加拿大的出口產業。
此舉不僅讓特魯多政府顏面盡失,也加劇了加拿大國內的政治變動。
面對特朗普的強勢打壓,加拿大政壇內部的不滿情緒開始升溫,許多反對派政客紛紛指責特魯多的對美政策“失敗透頂”。
一時間,特魯多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對華施壓換不來美國的回報,反而惹惱了中國;而對美示好卻換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國內輿論也因特朗普的態度而陷入動蕩。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今年年初開始,加拿大國內的政治發生了重大變化。
面對接連不斷的批評和國內民意的壓力,特魯多最終不得不選擇讓步。
1月6日,特魯多正式發表講話,宣布辭去自由黨領袖一職,盡管他仍將暫時擔任加拿大總理,但這意味著他的政治生涯已接近尾聲。
隨后,自由黨加緊尋找新的領導人,以期能夠挽回當前混亂的政治局面。
3月12日,加拿大總督辦公室宣布,馬克·卡尼正式當選自由黨黨首,并將在3月14日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
與特魯多相比,卡尼的政治風格更為強硬,尤其是在對美關系上。
在勝選演講中,卡尼明確表態:加拿大將對美國繼續實施報復性關稅措施,直到“美國人對我們表示尊重”。
而針對特朗普此前的“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卡尼更是直接回懟:“加拿大永遠不會以任何方式、形態或形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那么,在對華政策上,卡尼會如何選擇呢?
事實上,自特魯多政府決定對中國發起不公平的貿易戰以來,中方便多次通過外交渠道進行交涉,敦促加拿大調整政策,以避免雙邊貿易關系進一步惡化。
但面對中國的善意提醒,加拿大政府當時并未給予積極回應,反而一意孤行,繼續對中國新能源車、鋼鋁產品加征高額關稅。
最終,這種不理智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今年3月,中方正式宣布對加拿大實施反制措施,決定對部分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并于3月20日正式生效。
這一消息一出,加拿大國內立刻掀起軒然大波,商界更是率先感受到了危機的迫近。
許多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和商會紛紛站出來發聲,希望政府能盡快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
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愈發緊迫,尤其是在關稅措施正式生效前的最后三天,加拿大各地政府和商界代表聯合發表聲明,呼吁盡快結束中加之間的關稅戰。
更有大型聯合商會直接向新總理馬克·卡尼發出公開信,指出中加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希望新政府能夠盡快調整政策,以減少對加拿大經濟的損害。
加拿大商界說了12個字,那就是“強烈要求中加關系回到正軌”。
不僅是商界的心聲,也代表了加拿大社會的普遍訴求。
加拿大國內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盲目追隨美國,最終受損的還是自己。相比于美國的不信任和打壓,與中國合作無疑更符合加拿大的經濟利益。
如今,新總理馬克·卡尼的對華政策走向,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是繼續沿襲特魯多的錯誤路線,與中國對抗到底?還是認清現實,盡快調整政策,恢復中加經貿合作?
這不僅是加拿大政府需要作出的抉擇,更關乎加拿大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
畢竟,知錯能改,才是明智之舉。
希望卡尼能夠吸取前任的教訓,看清加拿大真正的利益所在,而不是再一次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