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還有中國加征關稅后,三國將如何回應成為了外媒關注的焦點。其中,中方的回應不僅是外媒報道的重中之重,有外媒采訪的專家還認為,中國不會因為特朗普關稅就向美國屈膝。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專家尼爾·托馬斯指出,中方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多種多樣,包括對美國商品加關稅、將更多美國企業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或是加強對稀土資源的出口管控。
據國務院網站介紹,3月10日起,中方將依法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商務部網站消息顯示,將特科姆公司等10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美國因美納公司采取不可靠實體清單處理措施。將萊多斯公司等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中方最新頒布的這四項反制措施,都是對美方的“進一步”警告。中方希望美方明白,不論是上訴世貿組織,堅決維護我國國際形象,還是繼續針對美方痛點展開反制,都是在奉勸美方懸崖勒馬。
特朗普(資料圖)
不僅如此,為反制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中國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液化天然氣(LNG)加征15%關稅。彭博社3月18日報道稱,中國已經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LNG,而中國買家也正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購買LNG。據彭博社匯編的船舶跟蹤數據,此次中國暫停從美國進口LNG,是自2023年6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另據商品分析公司Kpler提供的船舶跟蹤數據,目前也沒有任何美國LNG運往中國。
而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和進口國,每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也不是小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415.84萬噸的液化天然氣,是中國第五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占中國進口LNG總量的5.4%。但如今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正讓全球最大的LNG買家和賣家面臨“脫鉤”的威脅。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暫停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獲利最大的反而是美國盟友澳大利亞,在舍棄了美國之后,中國買家正在轉向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LNG,澳大利亞企業就趁機拿下了大單。
LNG運輸船(資料圖)
彭博社在報道中指出,中國和澳大利亞公司簽署定期LNG供應協議,這是兩國貿易關系改善的結果。魯比奧此前想把LNG作為談判的籌碼,其實是完全錯判了形勢。中國雖然對LNG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國的LNG供應渠道非常多。數據顯示,美國其實只位居中國LNG供應國第5位,中國在2024年從美國進口的LNG只有415.84萬噸,占同期進口總量的5.4%。排在美國前面的,有澳大利亞、卡塔爾、俄羅斯和馬來西亞,他們對中國的供貨量都遠超美國。也就是說,中國即便是停止從美國進口,其實影響并不大。
我國此次和澳大利亞簽署合約的做法,除了商業方面之后,也是做給美國以及他的盟友看的。
要知道,之前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非常不好,但是自從他們的新總理上臺之后,開始著手改善中澳關系。如今中國也是不計前嫌,依然愿意和他們簽訂這些訂單。所以說,無論其他國家和美國的關系如何,只要愿意和中國交朋友,我們就不會虧待他們的。此次特朗普再次和中國打起了“貿易戰”,可以說是非常不理智的。
天然氣儲存設施(資料圖)
需要強調的是,由于我國液化天然氣進口多樣化的特征,美國LNG進口減少后,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有效補充,所以對我國未來LNG整體進口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2024年,我國LNG進口來源國達到20個。其中,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的LNG進口來源國,占到進口總量的34.17%,其次為卡塔爾、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美國位居第五。
就管道氣而言,2024年我國管道天然氣進口總量為767億立方米,增幅13.10%。其中,俄氣進口量為300億立方米,占到進口總量的39.10%,增量明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