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草藥是個寶,令人一生受用,隨手采來,卻能解決許多大問題,利人利己。
有些草藥本事小,有些草藥本事大。有些草藥是全能選手,有些草藥專精一門。草藥界專精一樣的草類,包括了這個生長在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等地山坡、地邊、田間的草藥:雞娃草。
雞娃草治癬是隔壁老人家推薦的,他一輩子治癬無數(shù),人家說治啥別治皮,治皮丟臉皮,因為皮膚病很難治。但是老人家不怕啊,他說我有治皮殺手锏,專治那些別人治不了的皮膚病。
雞娃草,又叫藍雪草、小藍雪草,刺磯松,為白花丹種植物小藍雪花的全草。于治癬方面頗有建樹。有各大醫(yī)典為證。
比如,《全國中草藥匯編》載,雞娃草解毒,殺蟲。 用于頭癬,體癬,手癬,足癬 。
《中藥大辭典》載,雞娃草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頭癬,手癬,足癬,疣痣 。
《中華本草》載,雞娃草殺蟲止癢; 腐蝕疣痣。主體癬;頭癬;手足癬;神經(jīng)性皮炎;疣痣。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載,雞娃草殺蟲止癢,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癬”特指醫(yī)學真菌中的皮膚癬菌侵犯人類皮膚、毛發(fā)、指甲導致的一類皮膚疾病。
通俗一點講就是真菌感染,如果感染了頭皮及頭發(fā)就稱為“頭癬”,感染手部稱為“手癬”,感染足部稱為“足癬”,感染股部稱為“股癬”,感染其他部位的皮膚稱為“體癬”,感染了趾(指)甲稱為“甲癬”。這么一解釋是不是覺得對“癬”似乎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
中醫(yī)認為,癬是皮膚病,但也是脾胃病,這是《難經(jīng)》上面講到的,損其脾者,飲食不為肌膚。
在古醫(yī)籍上面都會看到有這樣一句總結性的話,萬病不治,必尋到脾胃中去,方得治愈。
李東垣在《脾胃論》上也講,脾胃一傷,百病叢生。
當脾胃受損后,人體的肌膚就很難推陳出新。
其實蘚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難治。老話講,一副藥扒癬皮,老皮換新皮,意思是說,皮膚正常后,光亮如新,就像換了一層新皮,這種神奇的除癬療法被醫(yī)界譽為“換皮神方”。
過去,先輩們之所以把克癬配方當做秘密,是因為要依靠配方鞏固自己當時的地位?!睋Q皮神方“的原料采集極為考究,極其嚴苛,必須是純正的高山野生靈藥,因為只有出自嚴苛的自然環(huán)境考驗過的藥材,藥力才合乎要求。
雞娃草是一年生草本,高20-40cm,莖直立或斜上,通常有6-9節(jié),基節(jié)以上均可分枝,單葉互生。上部葉片披針形,邊緣整齊或接近整齊。下部葉橢圓形或狹長圓形,葉緣有不整齊小刺。
7-8月開花,花色是淡青藍色,是其他花卉中少見的色彩,因此感覺特別醒目耀眼,修成花樹籬笆,花盛開時如一道花墻,有令人震撼的美麗。
7-9月結果,蒴果暗紅褐色,種子紅褐色。入藥為莖葉,7~8月采,曬干后研末備用或鮮用。
雞娃草性味苦寒。具有殺蟲止癢,腐蝕疣痣的功效,主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頭癬,手癬,足癬,疣痣。
選方:
1、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鮮雞娃草,搗爛成糊狀,涂敷局部,每日二次,三至五日為一療程。(《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2、治疣痣、惡肉:雞娃草莖葉,曬干碾末,調(diào)制成油膏涂敷。(《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惡肉意為腐敗之肉。
3、治足癬、頭癬、體癬、手癬:雞娃草60g,加95%酒精適量,浸泡五天。外涂患處。(《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如果你碰到一些頑固的惡癬,以上方法,不妨一試。不過,前面說了,癬是皮膚病,但也是脾胃病,所以一定要把胃腸養(yǎng)好,否則一邊趕賊出門,一邊又引狼入室,皮膚病就很難好。
( 哲醫(yī)論壇 —— 讓門生受益,為患者解難!)
版權聲明:
文章內(nèi)容源于網(wǎng)絡或個人觀點,專業(yè)問題請咨詢醫(yī)生,若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問題,敬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bflzyb,謝謝!
往期經(jīng)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