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章內容均有可靠的信息來源,相關信源加在文章結尾
【前言】
1988年,臺灣的一位核武武器專家帶著家人潛逃至美國,為在此之前他還將臺灣的核武器機密告知美國,以至于臺灣多年努力功虧一簣。
這樣的行為這么看都是叛徒無疑了吧,但是最后他卻被人稱贊是幕后英雄,這人究竟是誰?當時又發生了什么事情?
【反間計中的反間計】
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是在1964年成功爆發的,這顆原子彈的蘑菇云使我國國民心潮澎湃,但是也讓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坐立不安了。
蔣介石就是其中一個,當時已經竄逃到臺灣的他怎么會眼睜睜看著中國有這么大的進步呢?要知道他雖說已經逃跑了,但是內心卻還想著“東山再起”呢。
眼看著中國的原子彈都成功研發出來了,他們還沒有進展呢,蔣介石可就睡不著了。
蔣介石
于是他們一不做二不休,也開始大力的投入研發資金,開始發展對他們來講還屬于是陌生領域的原子彈。
但是他們有沒有相關人才又怎么辦呢?沒關系,他們后面還有美國呢,這不就搜羅了一波人才打包送到美國進修去了。
今天的主角張憲義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臺灣重點培養的人才,從1967年就被發掘出來替臺灣研發核武器。
但是他本身的能力再強,臺灣能夠提供的資料以及物資畢竟還是有限的,所以一直都進展緩慢。
臺灣當局就算再想進步也還是只能干著急,這才有了后來的張憲義被送去美國學習深造的發展。
可是蔣介石卻萬萬沒想到,美國也并不像他們表現出來的那樣友善,本身他們幫助臺灣支持臺灣就是為了給大陸添堵。
臺灣只是他們手里的一個武器,現在這個比較趁手的武器想要得到進步和發展了,說不定還想擁有自我意識打算反抗。
這一點是美國絕對不想看到的,所以在張憲義這一眾人才被送到美國的時候,他們已經相當于是羊入虎口了。
但是美國當然不會做出危害他們生命安全的事情,這不就相當于撕破臉了么?美國想做的也就是不想讓臺灣發展太快而已。
特別是這么危險的原子彈,萬一臺灣真的研究成功了,那美國再想拿捏他們可就不好辦了。
在這一前提下,美國怎么可能會好好培養張憲義他們學習技術,但是他們的表面功夫確實沒落下。
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接觸到的人也都非常友善,這態度讓這些人才們迅速就放松下來了。
而這剛好就是美國的目的,他們在張憲義放松下來之后就開始給他灌輸一些其他的觀念,就比如說他們現在研究的這個原子彈其實沒什么用處。
將之前他們在臺灣了解到的那些情況全部推翻,原來大陸沒有那么破敗不堪,也并沒有一直壓迫臺灣不讓他們發展。
這些年來臺灣當局為了讓他們效忠,一直將大陸作為最大的假想敵,給他們灌輸與大陸作對的意識。
在了解到這些之后這些人瞬間開始產生了自我懷疑,這也讓他們覺得臺灣如果真的研制出了核武器會對他們有害無利。
后來張憲義還在美國遇見了“靈魂伴侶”,更是加深了他不為臺灣研制核武器的觀念,就這樣,一個天才科學家就被美國輕而易舉地策反了。
而美國意識到他們目的達成之后,就直截了當的對張憲義作了一番培養,自此,他正式成為了美國的“間諜”。
【歪打正著】
張憲義回國之后受到了臺當局的熱烈歡迎,他們理所應當的就把研制原子彈的重擔直接交給了張憲義,所有機密全部都有他先看一遍,完全成了核心人物。
就這樣,他一邊“幫”臺灣研制原子彈,一邊又給美國通風報信,真成了美國放在臺灣的監控攝像頭。
1987年,臺灣對于原子彈的研究還是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一步很是重要,再繼續下去臺灣就真的把原子彈研制出來了。
意識到這一點的張憲義心急如焚,萬一這件事真成了,沒完成美國交代的事情,那邊怎么可能會放過他們。
更不要說現在的張憲義還是拖家帶口的一身軟肋,想到這一點他思索再三,還是決定把這事兒攪黃。
剛好那段時間有一個校慶,他抓住機會將這個消息傳遞了出去,最終,在張憲義的參與和中情局的安排下,他與家人在1988年1月秘密離臺前往美國。
美國政府則是利用蔣經國去世后的變局,向李登輝施壓,迫使其終止了核計劃。
數月后,美方派員拆除了臺灣的钚分離廠,并移除了重水及使用后燃料,確保臺灣無法再繼續推動核武器研發
張憲義也追隨家人的腳步來到了美國,受邀到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繼續工作,一直到2013年才正式退休。
就在他離開美國的第二天,對他極為看重的蔣經國就逝世了,他怎么也沒想到這個被他一手培養出來的希望會背叛他。
2016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對他進行了專訪,張憲義在訪談中聲稱“我問心無愧”,他堅稱當年的抉擇并非背叛,因為他深信兩岸同屬中國人,使用任何致命武器都是不合理的。
張憲義還提到,他們當時前往美國田納西大學攻讀核工程碩博士,打的是發展核能僅限于民用的旗號,但赴美的臺灣學生們都心知肚明,他們的真正任務是學習開發武器。
后來在1969或1970年,張憲義接到了一個神秘來電,對方在那邊自稱有意投入核能產業,并邀請他共進午餐。
當時,張憲義還并未察覺到這與中情局有關,直到多年后才明白對方的真實身份。
他內心一直秉持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兩岸都是中國人,使用任何致命化學武器或核武都是不合理的。
后來1986年,俄羅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發生,數十萬人遭受輻射污染,這一事件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他認為“必須停止臺灣核武計劃”。
所以到后來,他才能在鏡頭面前說出“問心無愧”這幾個字。
【結語】
但是不管張憲義牽引如何,他也算是無意間做了好事,按照當時的局勢來看,臺灣成功研發原子彈確實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當時不加以干預,現在世界又是什么景象就真的不好說了。
信息來源:
海峽導報————親手毀掉臺灣核計劃,臺學者張憲義:都是中國人,不應使用核武器
上觀新聞————他親手毀掉臺灣核武!張憲義罕見受訪:我們都是中國人,當年絕非背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