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要取消?這事兒可不簡單!
朋友們,最近刷手機的時候,你們有沒有被“公攤面積取消”這事兒刷屏?我一看到這消息,眼睛都瞪大了,心想:這不是咱老百姓喊了好多年的心愿嘛?終于要成真了?啥叫公攤面積?簡單說,就是咱們買房時,除了自己家里的那點空間,還得跟整棟樓的鄰居們一塊兒分擔電梯井、樓梯間、過道這些公共地方的面積,加起來才是一套房的“建筑面積”。
可這玩意兒,早就讓大家伙兒心里不爽了!為啥?因為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到手可能就70平米,剩下的錢花哪兒去了?還不是被公攤“吃”了!這還不算,物業費、取暖費還得按公攤算,咱明明沒住那地方,憑啥掏錢啊?
這次兩會一提取消公攤,網上直接炸了鍋,大家都拍手叫好,說這是**大快人心**的事兒。可問題也來了:新買房的人爽了,那咱這些老業主咋辦?錢都花了,難道就這么認了?別急,今天我就跟你們好好嘮嘮這事兒,保準讓你們看完既樂呵又感動,還能順便腦補一下未來的日子會咋變!
第一部分:為啥大家都想取消公攤?心酸淚一把!
公攤有多坑爹?算筆賬你就懂了
先給你們畫個場景:小李攢了好幾年錢,終于在城里買了套100平米的房子,總價150萬,高興得不得了。可搬進去一量,套內面積才75平米,剩下的25平全是公攤。算下來,他為這25平多花了快40萬!這還不止,每個月物業費200塊,取暖費300塊,都得按100平算,等于他一年得多掏幾千塊給“空氣”交錢。小李跟我吐槽:“我這房子是買了個寂寞啊,住著都覺得虧!”
這還不算稀奇,我聽說有些高層樓盤,公攤能到30%甚至更高,100平的房子到手可能就剩60多平。這錢花得,真是讓人肉疼到想哭。
糊涂賬誰說了算?開發商笑哈哈
更氣人的是,這公攤面積多少,根本沒個準數。多層樓一般10%-15%,高層25%-30%,甚至還有40%的“神盤”。關鍵這比例咋定的?全看開發商一張嘴!業主壓根兒沒話語權,簽合同的時候啥也不知道,稀里糊涂就背了這筆賬。我有個朋友買房前問銷售:“公攤到底多少?”銷售笑瞇瞇地說:“具體得交房才知道,反正不會太多。”結果交房一看,公攤28%,朋友當場就傻眼了,感覺自己被套路得明明白白。
網友的心聲:取消公攤是大勢所趨
網上這話題一聊起來,那叫一個熱鬧。有人說:“公攤就是開發商的提款機,憑啥咱老百姓當冤大頭?”還有人調侃:“我家電梯井比我客廳還貴,這合理嗎?”大家伙兒的心聲就一個:取消公攤吧,咱要實實在在的房子!這呼聲喊了好幾年,終于等來了好消息,重慶、衡陽這些城市已經帶頭取消了,住建部也說了句硬核的話:住宅應按套內使用面積交易。這不就是咱的福音嘛?
第二部分:取消公攤后,老業主咋辦?賠償有戲嗎?
新政策落地,老業主心里五味雜陳
眼看著公攤要取消,新買房的人可樂開了花,按套內面積算,實打實省下幾十萬,物業費也少了。可我這種老業主一聽,心里有點不是滋味。畢竟咱當初可是真金白銀掏了錢的啊!我家那套房,120平,總價180萬,公攤占了30平,等于我花了40多萬買了“空氣”。現在政策一變,新鄰居買同樣的戶型,可能就按90平算,省了一大筆,咱這心里能平衡嗎?
網上也有不少人問:“取消公攤后,之前買房的人咋辦?得賠點啥吧?”這問題一提出來,大家都盯著看官方咋回應。結果呢,住建部目前沒啥明確的賠償說法,只是提了句:以后物業費、取暖費可能會按套內面積收。這聽著挺好,能省點錢,可總覺得差點意思,畢竟房價那幾十萬才是大頭啊!
賠償為啥難?開發商哭著喊賠不起
我琢磨了一下,這賠償的事兒,估計是沒啥戲。為啥呢?咱算筆賬就明白了。一套房150萬,公攤占20%,就是30萬。一個小區幾百戶,算下來開發商得賠幾千萬,上千戶的話就得上億。哪個開發商扛得住這壓力?再說,好多老小區都蓋了20、30年了,當年的開發商要么倒閉了,要么早就跑路了,你找誰要錢去?我有個鄰居,住的老房子20多年了,物業都換了三茬,原來的開發商早沒影了,他氣呼呼地說:“這錢估計是打水漂了!”
再說了,房子這東西,買的時候是市場價,大家都認了合同,法律上也站不住腳要賠償。開發商肯定會說:“當初你自愿簽的字,咋能怪我呢?”這話聽著刺耳,可還真有點道理。
小補償來了:物業費少掏點
不過呢,也不是完全沒盼頭。如果你們城市取消了公攤,以后物業費、取暖費這些按套內算,那一個月能省個百八十塊,一年下來也好幾百呢!我家120平,公攤30平,物業費每平2塊,原來一個月240塊,以后按90平算就180塊,一年省720塊。這錢雖不多,但也算個安慰獎吧,至少心里能好受點。
第三部分:取消公攤的未來,咱的生活會咋變?
買房更透明,錢花得明明白白
要是公攤真取消了,買房這事兒可就敞亮多了。以后合同上寫多少平,就是你實實在在能住的面積,再也不用猜公攤多少,被開發商忽悠。我已經開始幻想了,下次買房,銷售跟我說:“這套房80平,總價120萬。”我就知道這80平是我能踩的地板,能放家具的地方,掏錢也掏得心甘情愿。
而且啊,房價可能會更直觀。現在好多樓盤標著每平1萬,其實算上公攤,套內每平得1.3萬甚至更高。取消公攤后,標價就是實價,咱也能貨比三家,挑個劃算的。
小區生活更公平,鄰里也能樂呵呵
公攤沒了,小區里那些雞毛蒜皮的矛盾也能少點。現在電梯壞了,物業費還得照交,大家心里都不痛快。以后按套內收錢,誰用得多誰多掏,公平多了。我家樓下有個大姐,老抱怨公攤的過道臟兮兮還得她出錢,要是按新政策,她肯定得樂得合不攏嘴。鄰里關系好了,天天見面也能多笑兩聲。
開發商咋辦?得換個活法了
當然,公攤取消對開發商也不是啥好消息。以前靠公攤多賺點,現在這招不管用了,他們得想別的法子。比如多蓋點實用的小戶型,或者把小區綠化、配套搞好點,用品質吸引人。我看網上有人調侃:“開發商以后得靠實力吃飯了,再也不能靠公攤躺賺!”這話聽著解氣,哈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