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莫迪對14億中國人做示好表態,美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據新浪財經報道,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公開表態稱,印度和中國保持健康且自然的競爭。這種競爭并非壞事,但絕不應演變為沖突。莫迪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印度和中國應在確保分歧不會升級為爭端的同時,保持“健康且自然”地競爭。
莫迪表示,中印兩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理應利用對話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紛爭。莫迪在回顧中印兩國發展史時表示,兩國在全球貿易和文化交流方面有著非常深入的交流,兩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相互學習”,并且曾經都是經濟強國,曾共同貢獻全球50%以上的GDP。最后莫迪透露,近期中印兩國正在加速解決邊境問題,以恢復正常狀態。
看到這一幕之后,不得不說畫風是真變了,從莫迪的表態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對中國的態度緩和了很多,甚至可以說是“大反轉”。一方面,莫迪強調了“溝通代替紛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莫迪又回顧起了“中印友好史”,這與當前緊繃的中印關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莫迪的對華態度之所以緊急“轉向”,跟印度當下的困境有關。
據彭博社數據顯示,2024年,印度外商直接投資暴跌82%,這不僅暴露出印度經濟的脆弱、營商環境的惡劣,同時暴露了“印度制造”計劃的致命缺陷:印度缺乏完整產業鏈支撐的工業化進程,在遭遇中方技術封鎖,與自身市場準入限制后迅速陷入困局。
冰冷的現實終于讓印度清醒過來。莫迪最新的對華表態,就代表了印度未來的轉向。當然,想要短時間內完全調整還需要時間,同時,還將面臨印度國內的阻力。近日,印度國內強硬派批評者警告,對華緩和可能弱化其“全球南方領袖”的號召力。
最后,印度還需面臨美國的新一輪施壓,美國務院匿名官員表示,將重新評估對印高科技出口許可。顯然,中印關系要想重回正軌,必須克服印度內外的這些阻力,這就需要考驗莫迪政府的決心。
說白了,印度當前走到這一步,完全是自己“作死”。莫迪政府此前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美西方產業的對印轉移,以為這樣可以坐享其成。然而幾年過去了,事實證明印度只能承接那些低端產業,這與印度一直渴望獲取的高端制造業技術轉讓的目標相差甚遠。
因此,迫于現實的無奈,印度不得不考慮緩和對華關系。現階段的印度,離不開中國的幫助。正如印度經濟學者所說:在半導體封裝與新能源電池領域,中國的技術仍是印度難以繞過的必經之路。
對于莫迪來說,他其實想要印度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這樣既可以獲得西方的寬松環境,又可以跟中國學習“修煉內功”。這種做法固然可以使印度實現“利益最大化”,但風險和收益總是成正比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