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內訪華的言論似要落空。還剩最后一個月,特朗普有些坐不住了,一架美國專機抵京,中方高規格接待!
據人民日報消息,3月中旬的北京,一架美國專機的悄然降落,打破了中美“貿易戰”的沉寂。飛機上走下來的正是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這位在中美關系史上留下過深刻印記的政治家,此次訪華,肩負著特殊使命。
要知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曾立下豪言,要在100天內訪問中國,而當下距離特朗普所立的百日期限只剩一個月了,但中方的邀請函卻遲遲未到,眼瞅著只剩下一個月的交涉時間了,特朗普政府顯然有些坐不住了。
不得不說,保爾森的身份頗具象征意義。1972年,當時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踏上“改變世界的一周”之旅時,保爾森作為尼克松總統的助理,親歷了中美關系從堅冰初融到全面建交的歷史轉折。此后,他在小布什政府擔任財政部長,以務實的對華政策著稱,積極推動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并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促成重要國際合作。如今,這位79歲高齡的老人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顯然是有備而來的。
當然,有朋自遠方來,中方也沒駁了特朗普的面子,保爾森受到中方高規格的接待。中方高層親自與他會面,雙方就中美經貿關系、全球經濟等議題深入交換看法。
而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派出保爾森訪華,一方面是面對美國商界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執政根基的穩固需求。特朗普迫切的希望打破拜登執政時期,中美高層沒有互訪的尷尬局面。此前,他已多次釋放訪華意愿,甚至提名了兩位“知華派”人士擔任關鍵的外交崗位。
所以,保爾森的此次訪華,更像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前哨任務”,為即將到來的對華政策調整打前站。特朗普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存在分歧,保爾森此行則肩負著試探中國態度、為特朗普訪華鋪路的重要使命。
面對保爾森的試探,中方保持了冷靜與克制。中方在會談中強調,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勢頭,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國內需求潛力和內循環空間巨大。這番話既是對中國自身發展的信心表達,也是對美方釋放的一種明確信號:即無論美方有何計劃,中國都將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不會因外部干擾而改變方向。
中方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中美交往。這一原則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然而,中方也明確表示,如果美方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和霸權地位,忽視中方的誠意與合作意愿,執意推行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的話,那么必然會遭到現實的沖擊。
保爾森的北京之行,就像是太平洋上的一縷清風,為中美關系帶來了一絲緩和的曙光。然而,真正的破冰之旅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中美兩國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取決于美方能否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維定式,以更加理性、務實的態度處理雙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