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用車是相對于乘用車而言的,它包括重卡、中卡、輕卡、客車、皮卡等車型。其中,單車價值高、市場規模大的重卡最受關注。江蘇省曾是我國重卡制造領域的明星省份,后來一度陷入低迷,如今又再次回到了舞臺中央。”
01—
江蘇重卡的起步
說到江蘇省的卡車制造的發展歷程,很多人都會提到南汽集團(已并入上汽集團)。事實上,南汽生產的躍進牌的卡車,從載重能力上來說,應該劃歸到中卡、輕卡范疇。而江蘇省在全國第一個較為知名的本土重卡企業,應該是春蘭重卡。
說起春蘭重卡,我們要從生產家用電器的春蘭集團開始。1990年,在家電市場如魚得水的春蘭集團,進軍摩托車制造領域。它推出的春蘭虎、春蘭豹等摩托車,很受市場認可。
不滿足于在摩托車主機廠的成功,春蘭開始籌劃進軍汽車制造行業。1997年,春蘭集團收購南京東風專用汽車制造總廠,正式步入重卡制造行業。
02—
春蘭重卡,一炮而紅
這里說到南京東風汽車,是東風汽車于1986年,在南京市組建的一個專用車制造基地。到了90年代初,由于經營不善,才將工廠以7.2億元轉讓給了春蘭集團。
拿到了造車資質之后的春蘭集團,組建成立的春蘭汽車公司,開始進軍重卡制造領域。事實上,春蘭集團造車是下了功夫的,在承繼了東風重卡的技術基礎上,又引入了日本UD重卡的技術。在2001年,正式推出了春蘭重卡。
春蘭重卡除了技術上扎實之外,還為全系車型配備了空調系統。在當時重卡配空調,絕對是高端車的標志。春蘭重卡靠著技術和舒適性的優勢,在江浙滬地區一炮而紅。在2002-2004期間,春蘭重卡是僅次于一汽解放和東風重卡的行業第三大品牌。
03—
日野合資未果,走向沒落
2005年之后,重卡市場對載重量更高的重卡需求更大,春蘭在這方面技術沒有實現突破,銷量開始萎縮。春蘭汽車本希望通過與日野重卡的合作重回巔峰,但由于最終合作未果,錯過了最重要的機遇。
屋漏偏逢連夜雨,隨著春蘭集團家電、汽車兩大主業,同時走上下坡路。到了2007年,春蘭汽車的年銷量只有1600多輛,年虧損超5500萬元。
至此,春蘭造車已經走到了終點。一家來自徐州的省屬國有企業,成為了白馬騎士,將接過春蘭重卡的接力棒,繼續江蘇重卡的復蘇之路。
04—
徐工重卡,換道超車
2008年,來自徐州的工程機械巨頭,完成了對南京春蘭汽車的收購。江蘇省的重卡制造,開始進入徐工時代。
事實上,徐工接受春蘭重卡之后,在傳統燃油重卡時代,一直以來的表現并不突出。但是,近三年來,隨著新能源重卡在重卡行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徐工重卡開始發力新能源重卡市場,正式實現了換到超車。
數據顯示,2024年度,徐工新能源重卡完成銷量1.44萬輛,在全國所有重卡制造廠商中,排名第一位。可以說,徐工讓江蘇重卡在全國重卡市場上,又一次回到了舞臺中央。
事實上,到了2024年12月我國新能源重卡銷量,已經占到行業的21.9%。徐工作為新能源重卡的第一品牌,有望在未來贏得更大的市場先機。
05—
江蘇重卡,不止有徐工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2024年度我國重卡市場銷量前10位的廠商,你會發現其中有2家廠商是來自江蘇。
其一,就是徐工集團所屬的徐工重卡,2024年銷量為2.11萬輛(含燃油重卡),位居行業第7位。
其二,是來自常州的北汽重卡,也以7173輛的銷量,進入了行業前10位。
這里所說的北汽重卡,全稱為北汽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常州市。這是一家由北汽集團,與常州市合資組建的一家重卡制造商,北汽集團占股約57%,常高新集團占股約43%,是北汽集團在南方設立的商用車生產基地,正在迅速崛起。
06—
最后
總的來看,江蘇省在我國重卡行業,新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曾經有過短暫的輝煌時期。原來南京春蘭制造的春蘭重卡、中卡,曾一度是市場高端重卡的代名詞。
不過,由于技術基礎薄弱,沒有跟上市場需求的變化,江蘇重卡一度在行業內陷入長期的低迷時期。時至近日,隨著新能源重卡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以徐工重卡為代表的江蘇重卡制造力量,又重新崛起。
在2024年度,江蘇一省就有2家重卡制造廠商,進入了行業銷量前10位,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達到這一成績的省份。可見,江蘇重卡在新能源的風口下,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