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設施巧妙調度江河,潤澤著沿岸土地;綿延渠道穿梭田野山間,滋養出勃勃生機;巍峨水庫高效蓄存,筑牢用水安全防線。這些曾經艱巨的水利建設成果,在如今的甘孜大地已是隨處可見。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甘孜州水利事業重任在肩。值此世界水日的重要節點回望,甘孜州水利事業的多維度成效,既是過往努力的生動注腳,更是未來前行的有力基石。
擘畫藍圖夯筑水利根基
置身川西高原西南部,甘孜州憑借獨特地理風貌與多變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水資源。然而,如何合理利用這些資源,讓其精準適配各領域用水之需?這無疑成為甘孜州水利事業的核心要義。
“處在水利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守護甘孜這片土地的生態與民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州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四郎益西直言,水利項目規劃與水利工程建設承載著水利根基的發展藍圖。
基于此,甘孜州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嚴格遵循“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原則,精心編制水利規劃。目前,已順利完成《甘孜州防洪規劃修編報告》與《甘孜州現代水網建設規劃》,規劃儲備各類水利項目達464個,規劃總投資618億元。
為推動項目落地,甘孜州全面加快重點水利工程的前期論證工作。道孚八美協德水利工程、色達色柯水庫等項目穩步推進,為后續申報、爭取資金及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自2022年以來,全州成功落實水利建設資金26.5億元,為各類項目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加速了甘孜現代水網的建設進程。同時,甘孜州充分把握國、省水網建設契機,積極與相關編制單位溝通對接,向上級水利部門匯報爭取,力求將更多水利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實現州級水網與國省水網的有機銜接。
隨著前期各項工作的扎實推進,甘孜州水利工程建設順勢全面鋪開。
在水利建設方面, 甘孜州中型項目沿現代農業產業帶分布,服務產業發展;小型項目作為補充,錯落分布。截至目前,全州開工建設骨干水利工程29處,總投資40534萬元。已建成13個骨干引水工程,解決灌溉面積32萬畝;在建6個重要骨干引水水利工程,將新增灌溉面積18.5萬畝。同時,配套工程也在同步推進,已建成8個重要骨干引水渠系配套工程,在建2個。
在工程管理方面,甘孜州 嚴格把控驗收質量。自2022年以來,共計驗收水利項目46個,涵蓋骨干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工程及防洪治理工程,確保水利工程早日發揮效益。同時,狠抓安全生產監管,通過組織學習、制定方案、落實“六項機制”以及強化隱患排查等措施,全面提升水利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為水利工程的持續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甘孜水韻涵養生態屏障
882條重要河流納入河湖長制管理范圍、144個湖泊星羅棋布、1091.4萬畝天然濕地鱗次櫛比、20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均達Ⅱ類以上標準……豐富且優質的水資源分布,清晰展現出甘孜州境內江河縱橫、湖泊眾多的壯觀景象,彰顯著甘孜州作為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以及“中華水塔”關鍵構成部分的戰略價值。
面對如此珍貴的水生態資源,甘孜州瞄準水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大力推進河湖管理工作,于是,河道清淤疏浚、岸線生態修復、高壓態勢處置非法侵占河湖行為等舉措逐一落實。
在河道清淤疏浚方面,甘孜州 針對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主要河流的重點河段,開展大規模清淤作業,通過實施江河湖“清漂”專項行動,清理江河湖塑料垃圾、漂浮物2.545余萬噸。在岸線生態修復方面,甘孜州構建穩固生態防線,并召開川青藏三省七市州江河流域河湖長制聯席會議,簽訂區域聯防聯控合作協議,進一步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對于非法侵占河湖行為,甘孜州依托“大渡河、金沙江(甘孜段)河湖長制視頻監控系統平臺”,38個高清視頻點位24小時值守,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
在河湖管理取得成效同時,甘孜州緊抓水資源管理,全力推動科學調配,大步邁向節水新征程。在用水總量控制上,及時下達年度用水控制指標,將2025年用水總量嚴控在3.45億立方米以內,2030年控制在4.6億立方米以內。同時,深入開展取用水專項清理,累計辦理831宗取水許可證,杜絕無證取水。
為提升水效率,甘孜州嚴格落實《行業用水定額》標準,按照相應標準,完成108處取水監測計量設施安裝,實現取水計量在線監測。與之同步,節水型社會建設也在全方位、多層次深入推進,通過創新宣傳與實踐,8家“水利行業節水機關”、143家州本級節水型機關單位、33所節水型中小學校、5個縣域節水型社會創建等成績,讓節水理念持續深入人心。
節水成效為甘孜州生態建設的整體布局注入強勁動力,而水土保持作為生態建設的根基性工作,其重要性愈發凸顯。因此,甘孜州通過實施一系列水土保持項目,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其中,小流域綜合治理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群眾收入,坡耕地整治讓植被自然恢復。據統計,近年來,甘孜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3941.78平方公里,完成多個國家級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建設,土壤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法治賦能潤澤水利民生
從理念引領到實踐落地,從戰略布局到細節打磨。如今的甘孜高原,法治全方位賦能水利事業,潤澤著民生福祉。
緊扣“法治化、多元化、規范化、便利化”核心,甘孜州出臺《甘孜州水電站生態流量管理與考核辦法》等3件規范性文件,以普法宣傳營造濃厚氛圍,以審批制度規范審批流程,以一網通辦優化服務,實現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線上承諾件辦理提速97.70%。
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刻不容緩。甘孜州精準施策,強勢推行。
“三有三通道”工作法,全面筑牢防汛減災安全防線。按照“溝長+ 點長”責任制,2482名溝長與3609名點長堅守崗位,強化日常巡護,同時通過“平安甘孜系統集成平臺”,完成354處監測站點的維修養護,傳統預警方式同步發力,此外,重獎成功避險案例,出臺獎勵辦法激發群眾參與安全監督的熱情,多維度構建起防汛減災的嚴密防線。
為補齊農村供水領域短板,甘孜州以法治為保障,制定一系列行動計劃與管理意見,2025年成功落實55419.43萬元用于農村安全飲水保障。同時,12縣、24個鄉村水務建設項目的成功申報,讓全州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攀升至85.52%,新增的18處千人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讓38萬群眾從中受益。
切實提升工作質量的進程中,甘孜州深知良好水事秩序與優質水利資源對地區長遠發展的關鍵意義。因此,甘孜州水政監察執法隊伍始終將維護水事秩序、守護水利資源視為核心職責,全方位、高強度打擊涉水違法亂象。2021年以來,共立案查處247件水事違法案件,處罰金額1189余萬元,辦理多起“第一案”,制作警示片并曝光42起違法典型案件。
在規劃引領下,于生態守護與民生保障中,甘孜水利事業已搭建起穩固的發展架構。展望未來,在守護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重任下,讓水韻生態與民生福祉交相輝映,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書寫新篇章,甘孜水利正蓄力前行。
(本文圖片均由甘孜州水利局提供)
全媒體記者/ 蘭色拉姆 廖洋
編輯/ 黃星潔
校對/ 楊雪
責編/ 毛莉泓
審核/ 白馬
監制/ 譚榮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