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正在起草一項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的行政令,其中包含計劃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只征收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而這一舉措與近期香港李嘉誠的長江和記港口出讓事件有無關聯,也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
這項行政令的源頭,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去年4月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不公平經濟行為”發起的“301”調查。如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于3月24日 就征費問題舉行公開聽證會,目前,正處于收集公眾意見階段。
從行政令草案內容來看,征收港口費的對象范圍廣泛,涵蓋在中國建造或注冊的船只,以及包含這些船只的船隊,這意味著諸如地中海航運、馬士基等大型航運公司,若其船隊中有中國建造或注冊船只,都可能面臨美國“新港口費”。
隨著聽證會日期的日益臨近,美國產業界的反對聲浪愈發高漲。美國一個煤炭公司的CEO 斯拉舍在給美國商務部長的信中直言,由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擬議的收費,船東已拒絕提供未來美國煤炭運輸的報價,收取這些費用甚至可能在60天內導致美國煤炭無法出口,價值1300億美元的貨物面臨風險,同時會使美國煤炭交付成本增加高達35%,嚴重削弱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美國石油協會也指出,擬議的費用可能使美國在出口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精煉燃料等能源產品時更加困難。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則表示,已經受到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報復性關稅打擊的美國農民,再次被卷入 美國對中國船只征收高額費用的爭斗中。
海事行業同樣強烈反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提議。代表全球80%以上商船隊的國際航運公會ICS警告,擬議的費用可能嚴重擾亂美國貿易并推高消費者價格。數據顯示,中國建造了全球61%的新商船,擬議費用可能影響到停靠美國港口的98%的集裝箱船。
從專業角度分析,征收港口費雖難以確定能否振興美國造船業,但必然會推高物流和供應鏈運營成本,進而可能引發美國進口商品漲價,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此外,還會導致美國航運業務更多集中在核心港口,小港口難以為繼,大港口服務效率降低,中小型船東公司減少掛靠美國港口,削弱美國供應鏈的體量和抗風險能力。
與此同時,3月4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宣布,以228億美元出售其全球43個港口資產,其中涉及巴拿馬運河兩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這兩個港口承擔著全球6%的海運貿易量,中國商船貨運量占比高達21%。有觀點認為,美國此時提出對中國船征收高額港口費,或許與長江和記港口出讓事件存在一定關聯。
一方面,美國一直對巴拿馬運河相關權益極為關注,特朗普就職后就曾指中國在控制巴拿馬運河,此次長江和記港口資產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美國后續通過對中國船收費等手段,試圖進一步掌控運河相關航運主導權。另一方面,美國試圖借此打擊中國航運業與造船業,盡管征收港口費并不能從根本上重振美國造船業,但可以制造貿易摩擦,擾亂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節奏。
美國擬對中國船征收高額港口費這一舉措,其不僅對美國自身出口產業、消費者以及航運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與長江和記港口出讓事件可能存在的關聯也引發諸多猜測。未來,隨著3月24日聽證會的舉行以及后續政策走向,全球航運業都在密切關注,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航運博弈將如何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