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號,蔚來交出2024財報,是“蔚小理”中最晚的一家。同理想、小鵬一樣,蔚來的2024年成績單也可以稱作“史上最強”,營業收入與交付量均創歷史新高。
三家企業的財報中,既可以找出亮點與突破,也有遺憾與不足。2024年,當鴻蒙智行、零跑等品牌強勢上位。曾經的新勢力三強蔚小理,如今走到了分岔路口。
就像李斌在財報會上所說,“我相信我們的財務資源足以支撐未來12個月的正常運營”。未來12個月至關重要,因為市場格局不僅會重新洗牌,還有可能是蔚來重回新勢力三強最后的機會。
李想和何小鵬都曾表示,未來幾年將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李想曾表示,十年后主流車企將只剩下八家。何小鵬在前不久給出“最終存活下的車企在7家以內”的判斷。
不管是手握千億現金的理想,還是仍在虧損的蔚來與小鵬,2024年幾乎都面對的是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淘汰賽加劇不是危言聳聽,乃至“十年后只剩下8家”都是樂觀估計。
蔚小理的護城河不再堅固
對于2024年的增收不增利,理想給出的解釋是產品組合變化、金融貼息等帶來的平均售價降低。事實上,當全民皆增程,增程的紅利便不復存在。過去的一年,理想通過多次價格的調整來守住市場份額。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理想汽車單車均價為33.1萬元,到2024年Q4,這個數據降為26.87萬元,可以說是史上最低。
小鵬也在面對同樣的情況,單車均價從2024Q1的25.4萬元降至Q4的16.2萬元。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15萬級車型小鵬MONA M03的暢銷。銷量數據顯示,MONA M03占比高達41.6%。
去年8月,“首次將高階智駕帶入15萬內”的小鵬MONA M03憑借AI與低價兩大殺器,迅速搶占市場。
小鵬MONA M03與P7+的暢銷,讓小鵬今年連續2個月新勢力銷量第一。
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41.3%創歷史新高,毛利率從2023年的-3.9%提升至2024的15.3%。可見其成本控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不過,Q4凈虧損仍環比擴大至18.08億元。這說明,受制于單車均價,以及規模效應不夠,小鵬離盈利仍有距離。
進入2025,比亞迪掀起了全民智駕的浪潮,長安、吉利、奇瑞等車企也紛紛跟牌,把高階智駕做成標配,乃至白菜價。當人人都可以喊科技平權,智能駕駛不再是某一個品牌獨有的標簽,小鵬“AI+低價”的武器在2025年是否能帶來足夠的增量?“向上走”將是小鵬必須做的選擇。在前不久的財報會上,何小鵬稱,會布局10萬-50萬的價格區間。
這兩年,純電越來越難賣已經是公認的認識,如果再在前面加上“高端”兩個字,難度將上升一個指數級。
2024年,蔚來旗下NIO與樂道兩大品牌實現了超2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38.7%。隨著交付量的攀升和終端價格的相對穩定,蔚來在2024年整車毛利率提升至12%。與此同時,虧損也達到了歷史新高,凈虧損224億元,同比擴大8.1%。
道理很簡單,子品牌樂道在前期在銷售渠道、換電體系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但本應該承擔走量任務樂道,在銷量上卻沒有明顯起色。
過去在不同的場合,李斌都強調換電構建的“電池即服務”生態,是蔚來的優質資產,乃至護城河。讓蔚來在高端純電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然而,當消費降級遇上高端純電市場的萎縮,為了賣車超前布局的換電體系對成本和效率帶來巨大考驗。
不過,李斌也在財報會上透露,換電站的網絡建設上原則是協同合作伙伴的資源,“不會占用太多資本性支出。”
紅利正在消失,對于蔚小理每一家都是如此。接下來的競爭將是實打實的過招:銷量規模、自由現金流,只有這些才能讓大家相信一個品牌能活下去。
理想學習華為,蔚來小鵬最應該學習雷軍?
從財報的角度看新勢力車企的幾個關鍵節點,無外乎幾個關鍵階段。隨著銷量和毛利率的提升,經營現金流開始轉正,凈利潤上打平甚至微虧一點。然后開始實現季度盈利,自由現金流穩步上升。當年報上手握幾百億的在手現金,其中自由現金流占比高時,技術投入與產品競爭力之間將形成正向循環。到那時,外界才相信一個企業脫離了生死局,并且能很好地活下去。
率先盈利的理想,也經歷了這幾個階段。2023年7月,華為推出了問界M7(參數丨圖片),定位與理想理想ONE相同,但起售價格低了3萬元。李想坦言,直接被打殘。“HW(華為)的超強能力直接讓理想ONE的銷售崩盤、提前停產,一個季度就虧損了十幾億,大量奮斗在一線的產品專家離職。”
在銷量“跳水式”下跌的低谷期,理想選擇全面學習華為,組織架構向矩陣型組織升級。
隨后發生的一切,我們就很清楚了。理想迅速推出L8、L7車型。配置和定位上更加精準的同時,還在供應鏈、渠道管理上越發的高效。反饋在銷量上,理想率先突破月銷3萬大關,坐穩新勢力的第一的位置。
2022年,小鵬G9因定價、SKU等失誤引發大量差評,連帶著銷量大幅下滑,股價像過山車一樣跌入谷底。
雷軍一句“你只想做董事長,不想做 CEO。”點醒了何小鵬。他在大徹大悟后講出,“作為創始人,你必須要真的懂,供應鏈要親自管,而且要懂。不親自管跟不懂,都不行。”
何小鵬“親自”做CEO后,財報的體現也非常明顯。公司毛利率和汽車業務毛利率明顯提升,凈虧損進一步收窄。
在蔚來2024財報發布之后,有一個被大家詬病的點在于,蔚來的單車均價與理想旗鼓相當,但11.7%的毛利率低于小鵬,甚至比零跑還低。再對比隔壁剛造車沒多久的小米,Q4毛利率超20%,虧損僅7億元。
在雷軍過強的個人光環下,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事實是,在小米SU7之前,市場上好賣的純電轎車少之又少。而小米SU7 Ultra所在的高端純電轎車市場,那更是人跡罕至。但小米依然在冷啟動的情況下,打開了局面。
李斌之前曾說,一個品牌所能覆蓋的價格帶是有限的。在最近的財報會上,他再次指出,“不會在門店層面對蔚來、樂道進行合并原因是用戶群體有很大差別。”但小米一邊科技平權,一邊把車子賣到了50多萬。
甚至有蔚來車主在社交網絡上留言“情緒價值在小米這里得到了滿足”。
在2024年的雷軍年度演講上,他說“造車,怎么能不懂車?”,不僅自己下賽道還要求自己的高管團隊人人下賽道。這背后不光是“親自做CEO”的全力以赴,還有整個組織架構的敏捷執行。總之這里面,有太多新勢力可以學習的地方。去年年初,理想的市值短暫超越了小米,現在,小米的市值已經是蔚小理三家之和。
面對質疑與唱衰,理想選擇學習華為。蔚來小鵬或許可以選擇學習小米。李斌說,自年初開始,蔚來已經在推進研發、供應鏈、銷售服務方面的全面降本。同時大規模推行基本經營單元,提升全員經營意識,提高投資回報率。在一系列改革后,李斌說有信心實現Q4盈利的目標,這與何小鵬預期的小鵬汽車盈利節點一致。
護城河的邊界正在消失,沒有哪一家新勢力車企有底氣說自己真正上岸了。而2025年對于蔚來、小鵬來說會更加殘酷一些,“季度盈利”之戰將直接決定未來三年的座次與排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