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民粹主義盛行的時代,特朗普又一次當選為美國總統,并且響亮地喊出了“美國優先”的口號。作為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戰略藍圖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要推動制造業回流。
要達成此目的,就必須減少美國的進口商品數量或者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從而提高美國本土制造業實體所制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比。
要實現上述目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征外國輸美商品關稅了。可以說,相較于2017年特朗普第一上臺時,重點是對中國的貿易戰,這一次,他開啟了無差別攻擊。
目前已知的,美國已對加拿大、墨西哥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了25%的關稅,此外還計劃對加拿大的能源產品、木材和乳制品,墨西哥和歐盟的汽車等等,都加征了關稅。
這其中當然不會少了中國。特朗普上臺以后,已經先后在2月1日、3月4日兩次對中國的所有輸美商品各加征了10%的關稅。
而原本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平均關稅已經到了21%,再加上今年的20%,則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已經高達40%,這一數字在2018年初才僅為3.1%。
對此,中國予以了堅決的反擊,并針對美國出口中國的液化天然氣等商品加征了10%~15%不等的關稅。成本高了,原有的生意自然也就做不成了。
據統計,中國有40多天沒有再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了,這也是從2023年6月之后,持續暫停購買時間最長的一次。
事實上,中國是目前液化天然氣最大的進口國,2023年的時候高達7321萬噸。而美國在2024年的時候的出口量則是8690萬噸,其中有415.84萬噸是出口到了中國。
然而,特朗普顯然不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道理,放著這么大一個生意不做。中國有著巨大的天然氣缺口,也必須想辦法補上。除了向俄羅斯、中亞等地區加大進口之外,中國還給了澳大利亞一個大單。
3月17日,中國和澳大利亞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的伍德賽德,簽訂了一筆長達15年的大單,約定伍德賽德每年向中國出口6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
可以說,中國這是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因為在2月初,澳大利亞公然在我國南海挑釁,一架巡邏機在未經我方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進入了西沙群島的領空。
對此挑釁行為,2月19日,我國海軍055型萬噸“遵義艦”驅逐艦遠赴南太平洋,不僅環澳大利亞航行,而且在悉尼以東約150海里的國際水域開展實彈射擊演習。
這顯然給了澳大利亞巨大的震撼。
所以,中國選擇將15年的一個大單給了澳大利亞,這既是給澳大利亞的一種安慰,畢竟澳軍在南海的挑釁中并不是主力,也無需徹底撕破兩家的面皮。
此外,也有故意做給美國看的意圖。澳大利亞作為美國在南太平洋的重要盟友,但既然美國不要,中國就給到美國其他盟友,也讓其他國家看看,誰才會給你們提供實打實的經濟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