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我是圖數,做地圖的知識提煉者。
中國職業足球聯賽2025賽季共有56支參賽球隊,中超16隊,中甲16隊,中乙24隊,來自22個省級行政區的40座城市。
上海是唯一擁有4隊的城市,廣州、深圳、青島和武漢等4座城市各有3隊,北京、成都、長春、大連和杭州等5座城市各有2隊,另外還有30座城市各有1隊。
三級職業聯賽中,唯一實現南北平衡的是中超,南方和北方各有8隊。
中甲則是北方6隊,南方10隊,南方球隊的數量開始多于北方。
到了中乙,北方球隊依然為6支,而南方球隊為18支,考慮到職業足球是一項耗資頗高的商業化競技性賽事,這倒是符合中國經濟的基本格局,目前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和德國在內的多個北半球主要國家都出現了經濟中心南移的情況。
由于南方球隊較多,因此中乙2025賽季的分區線甚至越過長江、南移到錢塘江一帶,使得南通海門珂締緣、無錫吳鉤、上海海港B隊、杭州臨平吳越、湖北青年星和江西廬山等6支地理上的南方球隊被劃入北區。
接下來,我們進行分省級行政區進行討論。
吉林省有中超、中甲和中乙球隊各1支,且同時擁有中國最北的職業球隊——長春亞泰,中國最東的職業球隊——延邊龍鼎。
長春亞泰曾獲得過1次中超冠軍,他們目前的主場是長春體育中心(容量為3萬余人)。
延邊龍鼎獲得了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冠名,將以“延邊龍鼎可喜安”的名稱參加中甲,他們的主場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的延吉市全民健身中心(容量約3萬人)。
長春喜都是中冠聯賽2024賽季總決賽的第5名,因滄州雄獅、廣州隊和湖南湘濤退出職業聯賽,因而遞補參加中乙2025賽季。喜都據說是肅慎先民在長春地區建立的城市,是長春的古稱之一。
長春喜都的主場是長春亞泰的凈月訓練基地,它地處始建于1930年代的凈月潭水庫的西南側。
遼寧省的職業球隊為2+1的格局,即大連的大連英博與大連鯤城,以及省城沈陽的遼寧鐵人。
大連英博獲得了大連獐子島海洋發展集團的冠名,將以“大連英博海發”的名稱參加中超,他們的主場是三面環海的梭魚灣球場(容量約6.3萬人)。
大連是2024賽季的“雙亞之城”,大連英博獲得了中甲亞軍,大連鯤城獲得了中乙亞軍,大連鯤城的主場是金州體育場(容量約3萬人)。
在承載大連球迷諸多記憶的大連市人民體育場拆除后,金州體育場在大連足球傳承史上的意義愈加凸顯:它曾先后作為大連實德、大連阿爾濱(大連一方/大連人)、大連英博等多支大連球隊的主場。
遼寧鐵人在2025賽季的前半段將使用沈陽奧體中心(容量約6萬人),后半段將使用正在進行專業足球場化改造的鐵西體育場(容量約3萬人)。
鐵西體育場位于沈陽市鐵西區,鐵西區的建制始于1930年代,當時它因地處所謂“南滿洲鐵道連京線”的西側而得名,此鐵路現為沈大鐵路和京哈鐵路沈哈段。
北京市的2支職業球隊是中超的北京國安和中乙的北京理工。
北京國安的主場是朝陽區的工人體育場(容量約6.8萬人),北京理工的主場是海淀區的北京理工大學東體育場。
天津市的職業球隊是中超的天津津門虎,他們的主場是泰達足球場(容量約3萬人),泰達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的英語縮寫(TEDA)的漢語音譯。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84年,率先建立和運用了以“泰達”為核心的符號識別系統,并延伸出“泰達精神”、“泰達制造”、“泰達速度”等周邊概念。
河北省有1支中甲球隊,即省城的石家莊功夫,他們的主場是長安區的裕彤國際體育中心(容量為3萬余人),“裕彤”之名來自已故富商鄭裕彤,他旗下的新世界集團參與了體育中心的投資建設。
山東省有3支中超球隊、1支中甲球隊和2支中乙球隊,分布在青島、濟南、鄒城和泰安。
山東是唯一擁有3支中超球隊的省級行政區,青島是唯一擁有2支中超球隊的北方城市。青島海牛的主場是城陽區的青春足球場(容量約5萬人),青島西海岸的主場是新海岸新區(黃島區)的西海岸大學城體育場(容量約2萬人);中甲球隊青島紅獅的主場是市南區的天泰體育場(容量約2萬人)。
青島的“海牛”并不是水生哺乳動物海牛,而是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聲控海事設施,根據1957年4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介紹(馮亦代《海牛》),海牛“是裝置在海里暗礁上的聲標,迎著一定的風向,發出嗚嗚的聲音來警告來往的船只”。
青島為什么會把暗礁警報器叫做海牛呢?它的聲音真得像牛叫嗎?通過知識考古,我認為這可能與德國人在青島的殖民活動有關。
德國人建立了青島最早的現代航海設備,而德語中海妖塞壬、動物海牛和技術設備警報器是同一個單詞(Sirene):塞壬利用迷人的歌聲引誘船只觸礁,海牛因其頗具人形的外表被認為是塞壬,而為了警示海員們銘記塞壬的故事,警報器便以“塞壬(Sirene)”為名。受德語的影響,青島話中的“海牛”也具有了和“Sirene”類似的多義性,既可指代作為動物的海牛,也能指代作為技術設備的警報器,并作為語言遺產流傳至今。
山東泰山的主場是濟南市歷下區的濟南奧體中心體育場(容量約6萬人),它和體育館、游泳館等一同構成“西柳東荷”的布局,柳樹和荷花分別是濟南市的市樹和市花。
山東泰山B隊的主場是濟寧市鄒城市唐王河之畔的鄒城體育中心(容量約3萬人)。根據“濟寧廣電”的說法,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征戰之時,曾在鄒縣(今鄒城市)城南駐扎過,后人緣此而命名了唐王河、唐王湖和唐王山。
泰安天貺(kuàng)得名于岱廟的核心建筑——天貺殿。天貺即天賜,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導演了六月初六“天書”降于泰山的鬧劇,為答謝“神恩”,他還在泰山山腳下的岱廟興建了規模宏大的天貺殿,并加封泰山神為“天齊仁圣帝”。
泰安天貺的主場是泰山體育場(容量約3萬人),它距離岱廟的天貺殿約5.5公里。
山西省時隔多年再次迎來職業球隊,陜西省的西安崇德榮海搬遷至延安后,又在今年東渡黃河來到太原,并把中乙主場設在太原學院足球運動場。
中超的河南隊是河南省唯一的職業球隊,他們的主場是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航海東路南側的航海體育場(容量約3萬人)。
陜西聯合遞補獲得中甲2025賽季的參賽資格,是陜西長安競技解散后,又一支陜西省的中甲球隊,他們目前的主場是渭南體育中心,也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移師西安國際足球中心。
甘肅省的蘭州隴原競技由山東省的日照宇啟搬遷而來,他們是唯一一支位于胡煥庸線以西的球隊,其主場是黃河之畔的蘭州奧體中心玫瑰場(容量約6萬人)。
四川省的2支球隊都在省城成都,分別是中超的成都蓉城和中乙的成都蓉城B隊。
成都蓉城的主場是金牛區的鳳凰山體育公園專業足球場(現容量約5萬人),成都蓉城B隊的主場是雙流區的雙流體育中心(容量約2萬余人),一個在城北,一個在城南,位置互補,能夠覆蓋更多的球迷群體。
鳳凰山體育公園由專業足球場、綜合體育館、多功能館和全民健身中心組成,其中前兩者獲得了宜賓五糧液的冠名,被稱為“五糧液文化體育中心”。
重慶市的職業球隊是銅梁區的重慶銅梁龍,他們的主場是銅梁龍體育場(容量約3萬人)。
我國許多地區都有獨特的龍文化習俗,銅梁龍即為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與龍燈彩扎,已形成集技藝傳承和文旅體驗于一體的特色龍文化產業鏈。銅梁龍體育場在承辦中甲2025賽季開幕式時,即舉行了銅梁龍舞演出,舞龍隊員們通過奔跑、跳躍和翻騰,讓龍身時而上下翻飛,時而左右騰躍,為觀眾呈現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民俗畫卷。
湖北省的3支球隊都位于省城武漢,中超球隊是武漢三鎮,中乙球隊是武漢三鎮B隊和湖北青年星。
武漢三鎮使用的武漢體育中心位于蔡甸區,它屬于廣義的漢陽;武漢三鎮B隊使用的漢口文體中心位于江漢區,湖北青年星使用的湖北省體育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姑嫂樹訓練基地位于東西湖區,它們都屬于廣義的漢口。武漢三鎮之中,唯獨武昌暫無職業球隊。
湖北的鄰省湖南和安徽均無職業球隊,而與它們相鄰的省份均有職業球隊,因此在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的版圖上形成了兩個不大不小的“結構洞”。
江蘇省的5支球隊位于5座城市。
雖然南通支云和南通海門珂締緣都在南通市,但因為南通支云所在的如皋市的建成區與南通海門珂締緣所在的南通市區的建成區并未相連,且如皋市是南通市代管的縣級市而非市轄區,故而被計作2座城市。
南通支云得名于南通狼山的支云塔,他們的主場是進行了半專業足球場化改造的如皋奧體中心(容量約2.6萬人)。
南通海門珂締緣的主場是海門區的海門體育中心(容量約1.5萬人),海門區因其作為“江海門戶”的地理位置而得名,海門體育中心距離長江口水道僅有3公里。
南京城市的主場是鼓樓區的五臺山體育場(容量約1.8萬人)。五臺山是一塊海拔約32米的臺地,頂部建有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還有江蘇體育陳列館和蔣中正手植松,且其北坡山下設有先鋒書店總店,看球之余值得探訪。
無錫吳鉤的主場是濱湖區的無錫市新體育中心,它建成于1994年,名稱中的“新”是相對于1950年代建設的“老體”,即梁溪區的無錫體育公園。
蘇州東吳的主場是姑蘇區的蘇州體育中心(容量約3萬人),它是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唯一一座三面臨河的賽場,西臨京杭大運河,東臨鳳凰涇,南臨里雙河。
上海市有4支球隊,數量在四大直轄市中排第一。
上海申花的主場是徐匯區的上海體育場(容量為7萬余人),它舉行了中超2025賽季的開幕式;上海海港的主場是浦東新區的浦東上汽足球場(容量為3萬余人),它舉行了中超2024賽季的開幕式;上海海港B隊的主場是奉賢區的樂動力臨港足球綜合運動中心(容量為2千余人);上海嘉定匯龍的主場是嘉定區的嘉定體育場(容量約1萬人)。
浙江省在2024年僅有1支職業球隊,即浙江隊;僅僅是一年之后,已有3支職業球隊。
杭州臨平吳越由河北省的廊坊榮耀之城搬遷而來,杭州是市名,臨平是區名,吳越既是地理區域名,又呼應了五代十國時期定都于杭州的吳越國國名。
杭州臨平吳越與女超球隊杭州銀行女足共用臨平體育中心(容量約1萬人)。
溫州隊由江西省的江西黑馬青年搬遷而來,他們的主場是鹿城區的溫州體育中心。鹿城是溫州的別稱,傳說它在東晉太寧元年(AD323)筑城之時,有白鹿銜花,視為瑞兆,故名“鹿城”、“白鹿城”。
浙江隊的主場是杭州市西湖區的黃龍體育場(容量約5萬余人),它舉辦了杭州亞運會的兩項足球決賽,冠軍分別是韓國男足和日本女足。
江西省擁有3支球隊,但這3隊都不在省城南昌。
江西廬山的主場是九江市瑞昌市的瑞昌體育場(容量為1萬余人)。瑞昌建制于南唐昇元三年(AD939),南唐開國皇帝李昪取“祥瑞榮昌”之意,升赤烏場為瑞昌縣(1989年12月20日,瑞昌撤縣設市)。
雖然贛州瑞獅和定南贛聯都在贛州市,但因二者的常設主場分別位于贛州市區和定南縣城,且兩地的建成區并未相連,故而贛州瑞獅和定南贛聯被認為來自2座不同的城市。
定南縣是人口最少的擁有職業球隊的城市(其2023年年末的常住人口為210518人),定南贛聯征戰于中甲,他們由黑龍江冰城搬遷而來,其主場是定南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容量約1萬人)。
贛州瑞獅征戰于中乙,他們的常設主場是章貢區的贛州全民健身中心(容量約4萬人),但因其剛剛竣工,尚在進行最后的測試,因此贛州瑞獅最初的幾個主場比賽將在定南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進行。
贛州瑞獅的命名和定南贛聯的標志凸顯地方風物,瑞獅俗稱“彩獅”,是贛州市定南縣的傳統民俗文化,根據《人民日報》的說法(2010年3月5日第14版),它“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福建省的職業球隊是泉州市晉江市的泉州亞新,他們的主場是靈源山山腳下的晉江足球訓練中心(容量約8千人)。
廣東省是擁有職業球隊最多的省份,共有8隊(中超2隊+中甲3隊+中乙3隊)。
梅州客家的主場是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的五華奧體中心惠堂體育場(容量約2.7萬人)。根據《2023年五華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五華縣城鎮居民2023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610元,在40個擁有職業球隊的城市中位列最后一名,他們在并不十分富裕的情況下,多年維持梅州客家在中超的日常運轉,相當不易。
深圳與上海一樣,是唯二完整擁有中國三級職業足球聯賽球隊的城市。
深圳新鵬城是中國職業足球聯賽位置最南的球隊,其主場是福田區的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場(容量約4.5萬人),它原為綜合性體育場,現已改造為專業足球場。
相較于近乎完全拆除重建的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專業足球場化不徹底的上海體育場,改造工程量處在二者之間的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場,為全國眾多綜合性體育場探索了另一種改造思路。
中乙球隊深圳2028的主場是光明區的深圳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中心場(容量約1萬人),此球場同時也是中甲球隊深圳青年人的兩個常設主場之一。
深圳青年人的另一個常設主場是寶安體育場(容量為4萬余人),由于它進行了額外的維護,故而深圳青年人的首個中甲主場比賽臨時移師至龍華文體中心(容量為數千人)。
廣東廣州豹的主場是廣州市越秀區的越秀山體育場(容量約2萬人),此地曾是廣州恒大和廣州富力的主場,飽含廣州市民的深情記憶。
廣東銘途的主場是廣州市花都區的花都體育場(容量為1萬余人)。花都區由花縣經花都市轉置而來,花縣得名于花山,清朝在康熙年間于此設縣時曾考慮將之命名為“花山縣”,后取“去除山賊”之意,刪“山”留“花”,定名為“花縣”;此后百年,到道光、咸豐朝,花縣出了一位影響力遠超山賊的人物——自稱是上帝次子的洪秀全。
廣州蒲公英秉承“蒲公英花開百千萬”的宏愿,兼取廣州恒大的紅色與廣州富力的藍色,其主場是廣州市增城區的增城康威體育場(容量為1萬余人)。
中國的舞獅分為北派和南派,北派的代表包括滄州舞獅,南派的代表則有佛山南獅。原中超球隊滄州雄獅未通過準入,而佛山南獅將繼續征戰于中甲聯賽,他們的主場是南海區的南海體育中心(容量約2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有3隊,即中甲的廣西平果以及中乙的廣西藍航和廣西恒宸。
廣西平果曾經使用過廣西寶韻、廣西平果哈嘹等名稱,如今采用了省級行政區名和縣級行政區名組合的名稱,其主場是平果國晶體育場(容量約),平果市是百色市代管的縣級市。
廣西藍航的工商注冊地在來賓市,得名于來賓市的廣西藍天航空職業學院,但他們目前的主場是百色市右江區的百色體育中心(容量約)。
廣西恒宸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南寧市,他們的主場是青秀區仙葫經濟開發區五合社區的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五合校區體育場。五合社區由那秀、那塔、子壘、定禁、那窩等五個村合并組建,故名五合。
貴州省的職業球隊是省城貴陽的貴州筑城競技,其隊名構造方式類似于黑龍江冰城:貴州與黑龍江均為省名,筑城與冰城分別為貴陽和哈爾濱的別稱,此處的筑城并非建筑城市之意,而是意為“筑之城”。據說“筑”是一種使用竹子制作、盛產于貴陽的樂器(司馬遷《史記》有載:“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故而貴陽別稱“筑城”,并在市中心建有筑城廣場。
貴州筑城競技的主場是貴陽奧體中心(容量約5萬余人),它將在3月22日舉辦中乙2025賽季的開幕式。
云南省的職業球隊是中超的云南玉昆和中乙的昆明城星。
云南玉昆的“玉”指的是“玉溪”,“昆”指的是昆明,他們的主場是玉溪市紅塔區的玉溪高原體育運動中心(容量約3萬人),其海拔約1700米,是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海拔最高的主場,且同時是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經度最西的主場。
昆明城星由海口名城搬遷而來,他們的主場是昆明市五華區的科化足球訓練基地,科化源自荷蘭足球教練維爾·科化(Wiel Coerver),他曾帶領費耶諾德獲得1973-74賽季的聯盟杯。
人類居住的區域分為城市和鄉村,城市更適合足球運動的發展,中國對于足球運動的政策扶持也以建設“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的形式進行。2025賽季,中國共有22個省級行政區的40座城市擁有職業球隊,而且全國經濟總量最大的10個市全部都有職業球隊,因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僅擁有足量的足球賽事消費群體,還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為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運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然,“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政策的推行,不僅著眼于重點城市的足球發展,也希望在重點城市的引領下,將足球文化滲透到更廣闊的地區,帶動中國足球整體水平的提升:在中國的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校園足球正在逐漸完善,為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上是圖述數說原創的第232期足球地理,歡迎您的評論、點贊與轉發,與您一起探索真知。
??圖述數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