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玉門法院花海法庭以調解的方式,成功幫七旬老人拿回了屬于自己的血汗錢,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馬大爺是一位普通東鄉族農民,平日以養羊為生。兩年前,他將自家的幾只羊賣給同村的孫某,雙方約定款項在羊只交付后一周內結清。然而,孫某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遲遲未支付賣羊款。馬大爺多次上門討要未果。無奈之下,馬大爺向玉門法院花海法庭求助,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接到案件后,考慮到雙方當事人為同村村民,若僅依據法律條文刻板處理此事,難以從根本上消除雙方芥蒂,實現矛盾糾紛的根本性化解,且馬大爺年事已高,生活困難,而孫某欠債較多,確實面臨經濟困難,并非故意拖欠,法官決定優先采取調解方式。調解過程中,法官耐心傾聽了雙方陳述,一方面向孫某釋明法律義務,強調誠信履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向馬大爺說明孫某的實際情況,希望雙方能夠相互理解。
經過法官的多次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孫某分兩期支付賣羊款,首期款項在調解當天當庭現金支付,剩余款項在三個月內結清。調解協議簽訂后,孫某當場支付了首期款項,馬大爺激動地握住法官的手,連聲道謝:“謝謝你們幫我討回了血汗錢,我總算能安心了!”
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是人民法院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最密切、接觸最廣泛的部門,是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一線陣地,這起案件的成功調解,是花海人民法庭堅持和發揚“楓橋經驗”,打通司法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生動體現。未來,花海人民法庭將繼續繼續深耕基層司法沃土,不斷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為轄區的和諧穩定、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魏萬庭)
來源:玉門市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