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東芝發布了全新一代旗艦新品——Z600QF PRO。作為大爆款Z600NF PRO的迭代,這次的小芝士(Z600QF PRO)一經發布,立馬引來很多業內人士和消費者的關注,當然也包括我。
這次也很有幸,借助職務之便,提前體驗到了這臺東芝Z600QF PRO,這就給大家奉上詳細的體驗報告,看看它能否延續過往的榮光?「萬元滿血日系旗艦」這個稱號是否過譽?
硬件配置解讀
關于東芝Z600QF PRO的硬件配置(75吋版本),我提取了一些關鍵信息,整理了一張表格,大家可以看一下。
作為一臺MiniLED電視,背光分區和峰值亮度是非常核心的硬件指標,這里簡單解釋一下:
背光分區可以理解為把屏幕背光板劃分成N個區域,每個區域可以獨立調控,互不影響,分區數越高,屏幕的光影對比就會越細膩,畫面對比度也會相應提高。
峰值亮度則代表了屏幕在微小區域內能夠發出多亮的光,峰值亮度越高,對于畫面的明暗表現越有層次感。
東芝Z600QF PRO(75吋)是2340個背光分區,峰值亮度是3800nits,在同尺寸MiniLED電視中,這個成績屬于是中等偏上水平。當然了,背光分區和峰值亮度作為兜底的下限,那至于上限能有多高?還需要畫質芯片的調教。東芝Z600QF PRO搭載了一枚獨立的ZR視覺感知芯片,在2025年的今天,這項配置已經不足為奇了,但是它竟然還有一枚獨立的BR聽覺感知芯片,這絕對是行業首創!
至于其他的配置,比如帝瓦雷聯合調教的音響、4K 150Hz的高刷、黑瀑屏等等,這里就不贅述了,后續會一一進行介紹。
行業獨家專業獨立音頻芯片
近年來,各大廠商都在扎堆研究畫質增強技術,也推出了各種型號的畫質芯片,但是音質似乎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選項。其實也不能全部賴廠商,這里面存在一個悖論:任何的音響設備想要獲得更好的音效表現,都需要更大的腔體,而腔體越大,所需的空間也就越大,這就與現在電視「越薄越好看」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
不過東芝就很聰明,這次的Z600QF PRO搭載了一枚BR聽覺感知芯片,這也是行業內首款專業獨立音質芯片。這枚BR聽覺感知芯片出現以后,所有的音頻計算都由它來負責,沒有人干擾它,也沒有人和它分算力,處理音頻的能力和效率會有質的提升。通過內置的Eilex核心音效技術,對輸入的聲音進行更加深入的解析和處理,讓聲音更加符合人耳的聽覺特性,在低中高頻上的劃分更加清晰合理,同時對人聲、音效、音樂等不同類型的聲音也有更好的算法改善。
東芝Z600QF PRO還搭載了業內首發的火箭炮SOUND音質技術平臺,BR音質芯片也屬于這套系統的一個部分,此外還有4.1.2聲道音響、同價位超大功率的7單元Hi-Fi揚聲器、大沖程低音炮等多項硬件配置,并且經過了法國音響品牌帝瓦雷的精心調教,這里也簡單介紹一下:
4.1.2聲道音響:指主體音響系統由2個全頻+2個天空音,1個低音炮,2個側環繞
揚聲器共同組成,播放時能夠提供更具包圍感和立體感的音效,適合追求沉浸式家庭影院的用戶。
7單元Hi-Fi揚聲器:集成7個獨立揚聲器單元,每個單元負責不同頻段的聲音,包含了低頻、中頻、高頻、超高頻,能實現從低頻震撼到高頻空氣感的全面覆蓋,一般都是追求極致音質的發燒友會選擇。
大沖程低音炮:所謂的沖程,就是指低音炮振膜在磁路驅動下的最大前后位移距離,一般會把沖程在15mm以上的低音炮稱為大沖程低音炮,振膜位移的幅度更大,推動的空氣就更多,產生更強勁、更深沉的低頻。
帝瓦雷:法國音響品牌,很高端的那種~以顛覆性技術創新和極簡美學設計聞名,這么說吧,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的音響系統就是他們做的。
因為聲音過于玄學,這里就聊聊我的主觀感受:比如在看《拯救大兵瑞恩》的時候,有一處是登陸環節,能夠明顯的聽到不同音效的層次感,洶涌撲來的海水、呼嘯而過的槍彈,還有遠處士兵的喊聲,都能清晰且層次分明的感受到,尤其是炮彈從上空略過并爆炸,聲音分別由電視頂部音箱和底部大沖程低音炮推送,緊張感和刺激感直接拉滿。
再比如玩《地平線》的時候,封閉空間內的混響也能很好的體現出來,賽車引擎的轟鳴、檔位切換的頓挫都得到了很好地表達,仔細傾聽的話,還能聽到在高速轉彎時輪胎和地面的摩擦聲透過車窗傳入耳中,游戲體驗會更真實。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到東芝的線下賣場去實地感受一下。
文字的描述可能略顯蒼白,無法真正展示東芝Z600QF PRO聲學系統的表現,所以我用相機直錄兩段,大家可以聽一下。這里先疊個甲,二次錄取的聲音和現場聽到的聲音會有一定差別,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到東芝的線下賣場去實地感受一下。
組合出擊!畫面的新標準
前面說過,東芝Z600QF PRO(75吋)的背光分區是2340個,峰值亮度是3800nits。這一次,東芝還帶來了它們的壓箱底技術,源自日本70余年的原色調教技術,以及獨立的畫質芯片ZR。
舉個例子,背光分區和峰值亮度就像是食材本身,自然是很重要,但是能把食材變成美食,是需要畫質芯片和調教技術的。而且得益于有了獨立芯片BR,那么畫質芯片ZR的工作量也會相對減少,就只專注于畫質的改善,效率同樣會更高。
來看畫質測試,第一個測試畫面來自《地心引力》的太空漂浮片段,畫面的中部是自帶燈光的宇航員,背景幾乎是全黑,這對于MiniLED的顯示效果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背光分區數量偏低,很容易出現高亮邊緣外溢。不過東芝Z600QF PRO的表現很讓人滿意的,宇航服上的燈光只點亮該亮的地方,四周沒有任何的泛光,背景的星光點點也是一樣,很「干凈」的觀感,沒有任何暈開的跡象。
如果單看上圖感受不明顯的話,這里再加入一臺很熱銷的MiniLED電視作為對比,可以看到右側畫面有明顯的光亮外溢,尤其是高亮顯示的探照燈和文字,出現了明顯的邊緣泛光,藍幽幽的一層。
再放大一點,看看文字部分的表現,左邊是東芝Z600QF PRO,字幕是白底藍邊,沒有任何外溢,層次分明,字體清晰。而右邊競品的白底已經突破了藍色邊框的包圍,整個字顯得臃腫膨脹,影響觀影時的體驗。
再來看看另一張明暗對比強烈的照片,在相同場景下,東芝Z600QF PRO的畫面有著非常明顯的明暗分層,即便是高亮區域的邊緣,也只有正常的光照暈染,沒有影響到其他景致,而右邊的競品在依然是有明顯的泛光。
下圖是又是控光技術的展現,周邊是全黑底色,中間有著高亮且連續的輪狀顯示,不同部位又有著細微的光點散發。可以看到東芝Z600QF PRO的呈現是黑暗與光亮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對比,高亮處沒有額外的光暈溢出,而星星點點的亮光也能在純黑底色的襯托下得到很好的展示。
下一個測試片段是來自著名電視測試片《權力的游戲》,這是全劇高潮之一的夜間戰役部分,剛剛上映時引起了一片怒罵,因為過低的環境光,導致這個片段在很多屏幕上播放時根本無法展現戰斗細節。就比如在右邊的競品上播放時,只能看到近處人物的大致輪廓,細節近乎全無,而遠處更是一片漆黑,而在東芝Z600QF PRO上播放時,亮度足夠,就能清楚的看到左側列陣的士兵,人物盔甲的反光,以及近處動物的毛發,層次分明。
同樣的場景再來一張,東芝Z600QF PRO清晰的表現出了人物的衣著紋理,盔甲的細節,細微的面部表情。而競品那邊依然只能看到大致輪廓及部分反光的鉚釘,正面細節被黑暗遮擋。
色彩處理方面,東芝Z600QF PRO的表現依舊不俗,下圖中包含了多種色彩,且有著明確的明暗、遠近劃分,東芝Z600QF PRO呈現出來的畫面色彩很濃郁,很討好眼球,顏色過渡也很自然,也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風格。
這張圖我就不多說了,深邃的眼窩帶來了明顯的光影變化,同時眉毛、睫毛、輕微的皮膚褶皺都得到了很好的細節展現。尤其是綠色的瞳孔,更是讓人感受到了一種通透的心靈沖擊。
以上都來自于高碼率的本地片源,這里我還選擇了部分流媒體視頻,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流媒體在播放影片時會對碼率進行壓縮,導致清晰度和流暢度明顯降低,這時候就更考驗畫質芯片的處理能力了。一臺好的電視,應該能夠借助畫質芯片自動補完清晰度、利用算法增強碼率、并且對色彩進行細節增強。
這里播放的是《金剛大戰哥斯拉》的片段,在經過東芝Z600QF PRO的處理后,流暢度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金剛的毛發、哥斯拉的鱗片細節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雨林戰場和城市戰場的不同色調也得到了很好的調整。
接下來是東北文藝復興大劇《漫長的季節》,這部影片的色彩應用非常大膽,在秋天時,又以紅、黃、橙等暖色調為主,象征豐收與人性沉淪的矛盾。而冬天時則以深藍色與暗紅色結合,突出寂靜與冷峻。這些意境在東芝Z600QF PRO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現,觀影時能很好的感受到片內人物在不同環境中的心理變化。
接著來聊聊游戲黨的事兒~東芝Z600QF PRO支持原生4K 150Hz高刷,而且在HSR技術的加持下,甚至能夠實現最高300Hz的超高刷新率,直接超過一些電競顯示器。
咱就是說,有這300Hz高刷的巨屏,誰還在顯示器上打游戲啊?用這75吋的電視打黑猴,不僅沉浸感拉滿,而且還沒有卡頓和撕裂。
畫質部分的最后,我還是想再說一下黑瀑屏,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視的有效賣點。對于大多數人,不可能每次看電視時都剛好坐在電視的正對面,總有從側面看的時候,而且現在的室內燈光越來越繁雜,反光也很常見,因此屏幕的反射率就成了必考題。
下圖是東芝Z600QF PRO顯示純黑圖片的畫面,整個屏幕都是純黑且毫無亮點。它的反射率能做到<2.8,業內最低水準,還有AG抗眩光層,基本上能隔絕掉大部分的光線侵擾。而且因為它的霧度值達到了25%,所以近看會有一種磨砂般的質感。
再來做個對比,使用手電筒對東芝Z600QF PRO和競品進行照射時,可以看到左邊的東芝Z600QF PRO依舊是純黑,而右邊的競品就出現了明顯的燈光倒影,且底部更是出現了泛白現象,這種差異在夜晚觀影時尤為明顯,額外光源的出現會嚴重影響觀影體驗。
低反射率帶來的好處就是,無論在陽光側照的白天還是打開室內燈光的晚上,無論我們坐在電視的正對面還是近乎平行的側面,都能看到清晰、明亮且毫無倒影的影像,這就是黑瀑屏展現的魅力。
綜上所述,原生高畫質MiniLED+畫質芯片+黑瀑屏的組合,在畫質表現力方面確實出類拔萃,能夠滿足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多種觀影需求,并且細節展示度、色彩展現力都可圈可點。
屬于日系的實用美學
除了影音這兩大核心功能點得到全面加強之外,東芝Z600QF PRO的外觀也是「有點東西」。電視的邊框做的非常薄,尤其是距離稍遠一些,基本不會在意到邊框的存在,觀影的沉浸感進一步提升。
電視左下角是東芝的Logo,尺寸很小,非常克制,其他方面就沒有很突出的設計了。它給我的感覺就是,日系的實用理念加上極簡的設計,還有金屬材質的質感加成,以及前面提到的黑瀑屏,這臺小芝士擺在家里就自帶一種「高級感」。
借用我同事的話:看著就很有質感,但是又說不出它哪里不一樣。
背板材質方面,東芝Z600QF PRO使用的是阻燃材料,并且通過了歐盟RoHS指令,安全性方面會更有保障。
接口方面,3個滿血版HDMI 2.1接口,游戲黨狂喜!USB接口給了2個,也夠用了,至于WiFi 6無線端口之類的,這些都屬于標配,就不贅述了。
遙控器有濃濃的日系風格,剛剛上手的時候需要摸索一陣子,一旦熟悉了,其實操作效率還是挺高的。
系統方面就簡單提一下,用的是海信的聚好看,內容豐富度和系統流暢度都是一線水準,畢竟東芝現在背靠好大哥海信,各種軟件資源和生態隨便用,這個版本還接入了DeppSeek,實用性和可玩性都更高。
到底值不值得買?
最后來回答一下最核心的問題:「這款電視到底值不值得買」?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是要了解一下個人需求和使用場景:
如果只是把電視當作擺設,每個月開電視的次數屈指可數,對音質畫質也沒有太高的要求,那更建議去看看主打性價比的互聯網品牌。
東芝Z600QF PRO會更適合「有追求」的群體:追求更好的觀影體驗,它有行業首發的音畫雙芯,時刻幫你調整到更適合的音質和畫質表現;追求更棒的游戲體驗,它有原生的4K 150Hz高刷,通過HSR甚至能飆到300Hz,暢玩3A大作不撕裂不拖影;又或者是追求設計美學和品牌加持,它的日系設計語言和黑瀑屏也能為客廳增色,東芝坐擁百年歷史,又帶來了帝瓦雷的Buff加持,排面拉滿。
對于以上的群體,完全可以直接沖!這臺小芝士在3月20號已經開始預售/預約了,25號晚上8點開始正式銷售,而且還有最高20%的國補優惠,以及享受免費安裝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