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美國向來都是野心勃勃,想著要當這個世界的大哥,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而美國如果想要達成這么一個目標,至少需要搞定三個地方。
首先是歐洲,這里是全球最為發達的地區,更是西方國家的聚集地。這樣的歐洲,對于身為西方燈塔的美國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夸張的講,歐洲就是美國的源頭,如果沒有歐洲,那就沒有美國。畢竟如果再往前數個三百年,美國都還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其次是中東,這里是全球貿易的核心節點,更有著全世界最為豐富的石油資源。正如咱們的老朋友基辛格所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在全球經濟依舊極度依賴石油的當下,中東無疑是美國掌控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后是亞太,這里是全球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同時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如果從長遠角度看,這里必將成為未來的地球核心區域。在美國看來,如若自己不能在亞太占得先機,那么在未來就很可能失去優勢。
總結來講,對于美國而言,歐洲是心臟,中東是血液,亞太則是軀干,缺一不可。但問題是以上這三個地區都不是省油的燈,隨隨便便都能扯出來一堆麻煩和難啃的骨頭。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盡管美國當前的實力很強,一枝獨秀的那種,那也難去做到全部兼顧。
所以美國一直以來對這三個地方都是有所取舍,他們會根據實時的局勢變化,去分出個輕重緩急來。比方說在重點照顧歐洲的時候,那么對于中東和亞太的注意力就會減弱。而當他們把心思放在亞太的時候,中東和歐洲的壓力或許就會要小一些。
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幾年,因為俄烏沖突的持續,美國的大部分精力其實都是放在了歐洲。另外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動作,也是牽扯了美國的一部分目光。這導致那段時間在亞太地區,美國似乎并沒有太多的動作。
不過這種情況,目前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一切都在朝著美國有利的方向轉變。
首先在歐洲,美國通過拱火俄烏沖突,狠狠的賺了一筆軍火費不說,還連帶著解決了歐盟和俄羅斯這兩個大麻煩。
其中俄羅斯因為深陷烏克蘭戰場無法自拔,每天都需要承受著戰爭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國力損耗巨大。而歐盟為了對抗俄羅斯的軍事壓力,不得不依附在美國構建的北約防御體系之下,老老實實給美國當小弟。
很明顯,俄烏沖突讓歐洲諸國陷入了嚴重的內耗之中,正好給到了美國趁虛而入的機會。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無疑可以趁機入主歐洲。再不濟,那也能大大穩固自己在歐洲的地位,怎么都不虧。
就像當年趁著歐洲在二戰中打成一片廢墟,美國用一手馬歇爾計劃,外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功取代英法,成為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扛把子。
其次在中東,原本新一輪巴以沖突的爆發,讓美國一度是焦頭爛額,每天都在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去給以色列擦屁股。尤其是以伊朗為首的抵抗之弧,各種的輸出挑釁,給到了美國極大的壓力。
然而中東的天終究還是沒有變,中東各國的外強中干和爾虞我詐,直接讓美國的壓力消弭于無形。
當然這還沒有完,在認清了中東各國始終還是一盤散沙,是扶不上墻的爛泥這一現實之后,美國選擇了重拳出擊。隨著敘利亞在短短12天時間就完成了政權的更替,伊朗經營多年的抵抗之弧徹底宣告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