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嗞啦,滋啦”是不是聽到那清脆的一聲響,你才有炒菜做飯的感覺?
過去大家都過著緊巴巴的日子,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多少油水。現在條件好了,油吃的越來越多,病也越來越多!
江南大學學者研究發現:中國居民人均油的日攝入量已達到127.1克,大大超過建議攝入量。而且膳食脂肪尤其植物油的攝入量與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間存在強線性關聯。
換句話說,如今過多的油脂攝入是導致心血管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油吃多了,吃出一身病!
01
心血管病
油脂攝入過多會導致血脂水平上升,包括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這些脂肪容易在體內沉積,特別是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如冠心病、腦中風、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等。
02
超重以及肥胖
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攝入過多都會導致體重增加。這是因為油脂含有高熱量脂肪,攝入超過身體需求時會導致脂肪堆積,從而引發超重和肥胖。肥胖不僅影響外觀,還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風險。
03
代謝相關疾病
過多脂肪增加胰島素需求,可能導致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此外,過量脂肪會侵襲肝細胞,進而發展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04
癌癥
長期攝入過多的油脂,尤其是飽和脂肪酸,與乳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癌癥的發病風險增加相關。
怎樣少吃?
01
使用控油壺,科學掌握油脂攝入
買一個帶有刻度的控油壺,更加方便掌握每日油脂攝入量,這是最簡單且實用的方法。
02
精選肉類,去皮去脂
不同部位的肉類脂肪含量差異較大,我們可以選擇去皮去脂的瘦肉部位,如雞胸肉、瘦牛肉等。此外,五花肉、肥肉等脂肪含量較高的部位應盡量避免或適量食用。
03
保留食物原汁原味
我們可以選擇蒸、煮、燉、燜等健康烹調方法,炸、煎等油脂含量較高的烹調方法應盡量減少使用。
04
遠離油炸食品,保持健康飲食
炸雞腿、炸薯條、油條等這些油炸食品不僅油脂含量高,還可能含有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添加劑。
05
不喝菜湯,避免油脂攝入過多
許多人在吃飯時習慣喝湯,然而脂肪會留在湯里。如果確實喜歡喝湯,可以選擇清湯或低脂湯品,以滿足口感需求的同時保持健康。
06
警惕預包裝食品中的不健康成分
在購買預包裝食品時,我們應仔細查看成分表,避免購買含有“部分氫化植物油”“起酥油”“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等成分的食品。
太少也不行!
食用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食用油攝入過少會可能會引起必需脂肪酸的欠缺,也容易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障礙。
保持適當的食用油攝入量對維護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
每一種油都有它的特點與營養價值,充分考慮食用結構的合理性也很重要。建議在控制食用油的總量的前提下,品種要經常換著吃,營養才會更加均衡。還要注意食用油的有效保質期。
你家最常吃什么油?一桶5L油能吃多久?評論區來聊一聊吧
參考文獻:
[1] Elevated Fat Intake Increases Body Weight and the Risk of Overweight and Obesty among Chinese Adults: 1991–2015 Trends
[2] https://progressreport.cancer.gov/prevention/fat_consumption
[3]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文章作者:小吳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每天動動腦,身體不易老
一個人在太陽下走路卻看不見自己的影子,為什么?
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下課)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來猜猜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