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由詆儒變尊儒
新視角讀《漢書》之九
文/宋玉山
劉邦粗魯,不愛讀書,不喜儒學,討厭儒生。然而,他當皇帝之后,卻逐步變得尊儒起來。
《漢書》記載,劉邦詆毀儒生,是很出名的。他一見儒生,張口就罵“臭讀書的”,有時儒生求見,劉邦竟然扯下人家的帽子,往里面撒尿,以至于許多人不敢穿儒生衣服去見劉邦。
有個叫叔孫通的人,是個大儒。他在秦朝時期,因精通儒學被召入宮,做了博士,后來投靠項梁等人,最后歸順了劉邦。劉邦見他穿著儒生服裝,很不高興,叔孫通改穿了楚人的短衣服,劉邦的臉色才好看起來。
叔孫通投靠劉邦時,帶了一百多個弟子,但他一個也不向劉邦推薦,而是專門推薦一些孔武有力之人,其中有不少是土匪強盜。弟子們很不滿意,背后罵他。叔孫通對弟子們說:“漢王現在是靠武力打天下,你們能沖鋒陷陣嗎?你們別著急,以后會有用的。”
確實,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武士比儒生更管用,劉邦就是這樣認為的。在滅了項羽之后,劉邦大擺慶功宴,夸贊武將們的功績,又講“腐儒無用”,“為天下怎么能用儒生啊!”
有個叫隨何的儒生,實在聽不下去了,紅著臉問劉邦:“當年彭城之戰以后,黥布還是項羽的手下,假如陛下用五萬步兵、五千騎兵,能降服黥布嗎?”劉邦說不能。隨何接著說:“可是,我只帶了二十個人,到了黥布那里,就說服他歸降了陛下。這表明,我的功績勝過五萬步兵、五千騎兵,您怎么能說儒生沒用呢?”
事實的確如此,當年隨何憑三寸不爛之舌,成功策反了黥布,使劉邦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一員大將。聽到隨何這一番話,劉邦張口結舌,一句話也說不上來,只好仰臉看天。隨何問劉邦在看什么,劉邦嘿嘿一笑,說:“我正在想怎樣獎賞你呢”,隨即任命隨何為護軍中尉,提升了官職。
有些人不喜歡劉邦,認為劉邦不像皇帝,倒像個流氓無賴。誠然,劉邦的行事風格確實與眾不同,他為人粗魯,喜歡罵人,一口一個老子,有時還騎在大臣脖子上。其實,這都是他的表象,劉邦實際上是一個滿腹計謀、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對人不禮貌,別人對他不恭敬,甚至頂撞他,他也不計較,這很容易與手下人打成一片。所以,很多人愿意聚集在他身邊,跟隨他打天下。
劉邦稱帝以后,手下人仍然是這種習慣,與劉邦稱兄道弟,不懂得皇帝威嚴,有時在宴會上,狂呼亂叫,酗酒發瘋,甚至拔劍擊柱,一片混亂。這樣時間一長,劉邦感到不成體統,需要樹立自己的威嚴了。叔孫通看透了劉邦心思,對他說:“皇宮應該有規矩,儒生們雖然不能為您攻城奪地,但可以為您制定朝廷禮儀。”劉邦同意了,但囑咐道:“別太復雜了。”
這回,叔孫通和弟子們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在野外拉起繩子,立上草人,演習了一個多月。劉邦看后,十分滿意,下令讓群臣排練,準備朝會時正式使用。
長樂宮建成之后,舉行盛大朝會,諸侯和大臣全都參加。朝會開始,只見謁者引導百官,按照級別大小,依次進入殿門。入門后分作兩列,文官站東邊,武官站西邊。群臣站定之后,劉邦才緩緩而出。劉邦坐定,群臣施禮,高呼萬歲。所有人都誠惶誠恐,沒有一個喧嘩失禮,整個朝會井然有序,威武莊嚴。劉邦十分高興,感嘆道:“我今天才體會到做皇帝的尊貴。”于是,提升孫叔通為太常,賜黃金五百斤。
太常是九卿之一,屬于高官。孫叔通趁機對劉邦說:“我的那些弟子們跟我多年,制定禮儀出了大力。”劉邦在高興之機,把他們全都封為郎官,弟子們一致稱贊老師圣明。兩年之后,劉邦又讓叔孫通做了太子太傅,當了太子的老師,讓太子學習儒學。
劉邦體會到皇帝尊貴之后,也想斯文一點。儒生陸賈經常給他講解《詩》《書》等儒學古籍,劉邦聽得煩了,露出本性,開口罵道:“老子是靠馬上得天下,要這《書》《詩》何用?”陸賈毫不客氣地反駁說:“陛下能在馬上得天下,豈能在馬上治天下?”陸賈接著以商周和秦朝的興亡為例,向劉邦闡述治天下的道理。劉邦聽了,面露慚色,便讓陸賈寫成文章,論述如何治天下。
陸賈很有才華,是漢代第一位力倡儒學的思想家,他針對漢初的時代需要,以儒家思想為本,融匯其他學說,陸續寫了十二篇論著。每寫一篇,劉邦都認真閱讀,極力夸贊,稱其書為《新語》。《新語》的核心觀點,是“行仁義、法先圣”,這為西漢前期的統治思想奠定了一個基本模式。劉邦稱贊《新語》,說明他已經開始接受儒家思想了。
公元前195年,劉邦平定黥布叛亂以后,路過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禮儀祭祀孔子。劉邦是歷史上第一個親臨孔廟祭孔的皇帝,開創了帝王祭孔之先河。
曲阜市文物局檔案館,目前保存一幅《漢高祀魯圖》,描繪了劉邦祭孔的生動場景。劉邦率領眾臣,恭恭敬敬地向孔子像鞠躬行禮,奉上全牛、全豬和全羊,這是當時最高的祭祀規格。劉邦還特下詔令,諸侯和地方官員上任前,必須先去孔廟拜謁孔子。劉邦已經完成了由詆儒到尊儒的轉變。
劉邦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建立、鞏固西漢政權。劉邦無疑是成功的,他想做的事,幾乎沒有干不成的。
然而,劉邦也有辦不成的事,他想換太子,就因為阻力太大、風險太大,最終沒有成功。
【作者簡介】宋玉山,山東沂南人,1956年生,曲阜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歷任茌平縣委宣傳部新聞干事,農工部副部長,王老鄉鄉長,縣委辦公室副主任,聊城市委組織部科長,聊城市委辦公室科長,茌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聊城市統計局長,聊城市教育局長,甘肅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山東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省委新聞發言人,山東省人大常委等職。獲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高校特聘教授。2019年退休后,撰寫《新視角讀二十六史叢書》,共13冊、300萬字,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喜馬拉雅平臺將該書以“精讀中國歷史”為題播出,目前聽眾達2.1億人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