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芯流智庫獨家獲悉,禾賽科技正在籌劃回到中國資本市場,或將在港股進行雙重上市。
長遠來看,本土市場既能規避特朗普上任以來的諸多地緣風險,又可借力國內新能源產業鏈資本熱度,進一步鞏固供應鏈優勢,且2025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將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
禾賽科技此時若成功回到中國資本市場,或將掀起新一輪中概硬科技企業回流潮,推動國內資本市場相應板塊的價值重估。
以下為正文:
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正在籌劃回到中國資本市場。
據悉,去年公司已經開始準備回歸中國資本市場,或將在港股進行雙重上市。
截至發文,本消息尚未得到禾賽官方確認。
值得一提的是,3月12日,此前美股上市的禾賽科技(HSAI)股價單日暴漲超50%,創下年內新高。
這一突破性增長有跡可循。
其一,2024年,禾賽科技全年營收20.8億元,同比增長10.7%,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1370萬元,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
其二,禾賽已與包括比亞迪、長城、長安等在內多家國內汽車廠商達成量產定點合作關系,且已與一家歐洲頂級主機廠達成了多年獨家定點合作,為其下一代汽車平臺提供高性能超遠距激光雷達,覆蓋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多款車型。
其三,機器人賽道正在迎來新風口,2024年12月,禾賽面向機器人市場單月交付激光雷達已突破2萬臺。2025年,公司目標交付20萬臺機器人激光雷達,這預示著毛利率高于車載市場的機器人激光雷達藍海正在開啟。
正值此時,禾賽籌劃回到國內資本市場,或有以下原因:
首先,盡管美股股價飆升,但相較之下A股科創板對硬科技企業估值更慷慨,而港股也能達到銜接國際資本的手段。回歸本土市場,既能規避特朗普上任以來的諸多地緣風險,又可借力國內新能源產業鏈資本熱度,進一步鞏固供應鏈優勢。
此外,政策東風已至。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納入國家戰略,北京等地加速推動機器人產業建設,激光雷達作為核心傳感器迎來了一輪政策紅利。
長遠來看,灼識咨詢預測,2024年及2030年,預計中國將占據全球用于ADAS應用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的最大份額,規模將分別達10億美元及11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0.1%。
基于以上利好,本土化資本平臺或將成為禾賽爭奪這一風口的關鍵跳板。
根據Yole Group發布的《2024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報告》,國產激光雷達占據全球84%市場份額,全球前三均為中國企業。
當前,國產激光雷達已占據全球84%市場份額,禾賽、速騰聚創、圖達通排名前三,而海外廠商如Luminar還在裁員重組后的調整期。
禾賽科技此時若成功回到中國資本市場,或將掀起新一輪中概硬科技企業回流潮,推動國內資本市場相應板塊的價值重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