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牛,來自英國,在中國生活了25年,我癡迷于中華文化。”“我是魏無瑕,10歲在法國學習中文,現在在上海求學。”紀錄片《文運中國》通過兩位外籍友人的獨特視角,探尋中華文脈,踏訪文化地標,向世界闡釋推介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法國探訪者魏無瑕在陜西西安體驗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鼓樂
《文運中國》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4年“記錄新時代”精品紀錄片項目,上海文化基金會市重大文藝創作資助項目,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真實傳媒有限公司敖雪工作室承制。該片自3月4日起在東方衛視《新紀實》時段首播,看東方App、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嗶哩嗶哩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4月8日至11日,《文運中國》將通過CGTN英語新聞頻道《特別呈現》節目及鳳凰衛視《近觀中國》節目落地海外播出。同時,《文運中國》將積極開展海外多語種譯制工作,開拓海外線下展播展映活動。
四大篇章
解碼中華文化傳承密碼
《文運中國》共4集,每集約38分鐘。鏡頭跟隨兩位外籍友人的第一視角游歷中國,通過《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千年遺蘊》《和合共生》4個篇章,從不同維度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新時代背景下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以及中外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法國探訪者魏無瑕與潮州菜非遺傳承人陳育楷一起討論潮州美食
紀錄片籌備期間,總導演敖雪帶領團隊緊密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展開深入細致的文本解讀與研究。為確保紀錄片主題鮮明、主旨精準,主創團隊特邀學術專家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上海交通大學的專家共同參與創作。
攝制組與兩位外籍探訪者的足跡,遍布杭州良渚古城、揚州大運河、曲阜孔廟、景德鎮陶溪川、廣東潮州、福建泉州等16處文化地標(其中9處為世界文化遺產),總行程超過2萬公里。這些地標不僅涵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古建筑修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與鄉村振興、全球文明倡議等多個層面的文化現象,還融入中法建交6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等年度文化活動,全面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
敖雪
敖雪表示,《文運中國》主題宏大,內容富含深厚的文化與歷史底蘊,主創團隊力求以輕松活潑、引人入勝的展現風格,讓觀眾在品味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感受中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真實面貌。
外籍視角
打卡中國文化地標
《文運中國》邀請英國友人大牛與法國女生魏無瑕以時下流行的#China Travel#(中國旅行)形式,深度游歷中國大地。他們化身文化探訪者,游覽各個文化地標,近距離與中國的文化達人、網絡博主及百姓真誠交流。
敖雪介紹,作為鳳凰衛視的知名主持人,大牛在中國生活長達25年,堪稱“中國通”;節目組需要一個全新視角,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于是通過網絡,找到對中國文化充滿熱愛與好奇但了解尚淺的魏無瑕。
英國探訪者大牛在澳門歷史文化街區感受中西建筑的魅力
兩位探訪者的不同背景和視角,為《文運中國》增添色彩和深度。然而,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傳達中國深厚的歷史底蘊,精準捕捉每個文化地標的核心魅力,成為主創團隊面臨的一大挑戰。敖雪工作室多年來深耕外宣節目制作,針對海外觀眾的接受度及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差異,敖雪帶領團隊做了大量取舍工作,力求內容既符合海外觀眾審美,又能準確傳達中華文化精髓。“我多次與分集導演溝通,強調作品應避免成為編年體式的羅列,而應聚焦最具吸引力的1—2個亮點,提煉文化精髓,以便更好吸引海外觀眾。”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敖雪發現,這些地標往往同時涵蓋多個主題,“這要求我們確保提煉的文化精髓與每集的創作思路和主題緊密契合。”
文旅融合
展現中華文化勃勃生機
作為一部旨在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外宣紀錄片,全英文創制的《文運中國》,以生動鮮明的視覺影像,精心提煉并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與文化精髓。截至3月20日,借助上海文廣國際傳播中心海外平臺資源 ,《文運中國》拆條短視頻通過ShanghaiEye魔都眼和Doculife兩個YouTube賬號同時發布。二周來,共上線62條短視頻,對外展示瀏覽量(Impressions)達36.2萬,總播放量33673+,觀看時長938.7小時,獲贊量1032次,獲評104條。海外網友紛紛點贊,“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感謝向我們展示了千年古柏林。”“非常精美的紀錄片!揚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敖雪表示,中文紀錄片在講述本國歷史時,往往習慣于從源頭講起,逐步揭示發展脈絡及內在邏輯。《文運中國》的創作突破傳統模式,以簡潔、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復雜且信息量龐大的內容。在信息選擇、畫面呈現及剪輯風格上,主創團隊充分考慮海外受眾的認知習慣、理解角度,以及偏好的畫面風格和剪輯節奏,不斷優化和調整,力求內容貼近海外觀眾的審美需求。
西安鼓樂傳承人齊興峰向法國探訪者魏無瑕介紹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鼓樂
除了內容上的創新,紀錄片在文旅融合方面亦有廣闊發展空間。目前,《文運中國》正在積極探索與拍攝地文化和旅游部門的合作模式,以期在節目播出后產生更大的延展效應。敖雪透露,通過與近十個地標景點的相關部門對接,團隊計劃在未來采取多樣化方式整合傳播。包括與文旅局、文化達人及網絡博主等外部資源合作,共同創作、二次創作推廣視頻內容,拓展觸達范圍,進一步提升紀錄片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
在敖雪看來,紀錄片通過獨特視角和表現形式,能夠深入挖掘和呈現文化旅游融合所帶來的深刻變革與豐富內涵。它不僅能展現中國各地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還能揭示文化旅游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