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這次是真栽了!那個曾放話"量子計算再等20年"的芯片狂人,居然在自家GTC峰會上當眾認慫:"我錯了!" 這場教科書級的資本反轉大戲,比你追的商戰劇還刺激——
一、驚天反轉:從嘴硬到滑跪的180天
2025年1月,黃仁勛一句"量子計算離實用還早",直接讓D-Wave等公司市值腰斬。誰料剛過60天,他竟在量子專場鞠躬道歉:"這是我第一次請人來論證自己多蠢"。更魔幻的是,英偉達反手就宣布在波士頓砸錢建量子實驗室,拉著哈佛、MIT搞事情。
吃瓜群眾都懵了:萬億巨頭掌舵人親自上演打臉戲碼,這背后藏著什么不能說的秘密?
二、刀尖舔血:量子圈與資本的血色博弈
這場鬧劇暴露了科技圈的潛規則:
1. 大佬一句話=千億震蕩
黃仁勛1月隨口唱衰,直接引發量子股集體跳水17%-18%,比美聯儲加息還狠。更諷刺的是,他事后竟說"不知道這些公司上市了",這波凡爾賽我給滿分。
2. 韭菜收割機2.0版
當Quantinuum等公司還在實驗室搗鼓量子比特時,資本早已在股市玩起"薛定諤的估值"。黃仁勛這波先砸盤后抄底的操作,被網友戲稱"做空量子,做多恐慌"。
3. 科技巨頭的生存焦慮
英偉達嘴上說"量子取代不了GPU",身體卻很誠實地布局NVAQC實驗室。畢竟誰都知道,能模擬原子級交互的量子計算機一旦成熟,傳統芯片霸主地位危矣。
三、量子迷局:萬億泡沫還是星辰大海?
這場認錯風暴撕開了量子圈的三重真相:
1. 技術仍在嬰兒學步
即便最樂觀的IonQ公司,其量子計算機也只能運行百萬分之一秒。黃仁勛認錯時特意強調"技術復雜度超乎想象",明擺著告訴大家:革命尚未成功,韭菜仍需謹慎。
2. 新舊勢力的詭異共生
量子公司竟用英偉達GPU設計自家芯片,這堪比燃油車廠找特斯拉造發動機。更絕的是,微軟、亞馬遜一邊投資量子,一邊狂買英偉達服務器——科技圈的敵友界限,從來都是生意。
3. 中國玩家的沉默進擊
就在美國量子圈上演口水戰時,我國"九章"量子計算機已實現512量子比特。這場科技冷戰的下半場,或許早就不在黃仁勛的劇本里。
結 語:
從硬剛到認慫,黃仁勛這波操作究竟是危機公關,還是為Blackwell架構量子服務器鋪路? 唯一確定的是,當科技巨頭開始主動打臉時,往往意味著行業巨變的前夜。下一次,被架上輿論烤架的又會是誰?
(本文援引英偉達GTC峰會實錄及12家外媒報道,全網獨家深度串聯事件脈絡,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