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楊萬里筆下清雅的荷塘風物,化作砂鍋里翻滾的蓮藕湯時,卻成了人間至味。老街坊們常說"好湯不在料多,全看手腳眼力",這話在蓮藕湯上尤其靈驗。我跟著粵西老廚師學了三年灶臺,才發現九成人在煲蓮藕湯時,在這三樣東西上栽跟頭。是哪三樣呢?接下來,菜衛衛給大家分享煲一鍋好喝又營養的蓮藕湯,建議3要放3不放,一起來看看吧!
選蓮藕小技巧:
選蓮藕講究“三節藕,七孔香”,湖北洪湖粉藕和廣東肇慶脆藕是兩大代表。粉藕表皮有褐色斑點,切開后拉絲長且密,淀粉含量高,適合燉湯。脆藕外形筆直,切開孔洞清晰,水分足,適合涼拌或清炒。廣東阿婆教我買蓮藕要聽聲,手指輕彈藕節,發出悶響聲的是粉糯,發出清脆聲的是爽口。切記莫選漂白水洗的"白富美",自然褐皮才是天然的。
煲蓮藕湯要3要放:
1,放花生
煲蓮藕湯時,得放花生,尤其是紅皮花生,這種花生油脂含量比普通花生低15%,蛋白質卻高出8%,既不會讓湯面浮著油花,又能把蓮藕的淀粉香激出來,使得蓮藕湯煲出來層次感豐富。
2,放墨魚干
煲蓮藕湯時,得放墨魚干,墨魚干下鍋后能釋放出天然的谷氨酸,比味精鮮上七倍,還能中和蓮藕的土腥氣,使得蓮藕湯鮮甜好喝。泡發時要先撕去表面那層白霜,用淘米水浸兩小時,剪成拇指寬的條。你要是去順德鄉下喝喜酒,準能在藕湯里撈到這種金褐色的墨魚條。
3,放陳皮
煲蓮藕湯時,得放陳皮,陳皮只需要指甲蓋大小即可,用前刮去內部白瓤,避免苦味。在關火前30分鐘放入,既能去油膩又增清香。新會陳皮商有句行話:"蟲蛀過才是真老皮"。五年以上的陳皮被蟲啃出小洞,反而更易釋放香氣。
煲蓮藕湯時3不放:
1,八角,濃烈藥香會蓋住藕香,廣東人煲湯講究"清補",加入了八角會讓湯味濃烈,藕湯鮮味評分直降62%,喝不出原本的香味。
2,雞精,筒骨和墨魚干本身含有豐富谷氨酸,足夠為蓮藕湯提鮮。市面測評顯示,添加味精的湯鮮味反而顯得單薄。
3,白蘿卜,廣東民間有“藕見蘿卜三分仇”的說法”。煲蓮藕湯時放入蘿卜,蘿卜中的芥子油會鉆進藕孔,產生奇怪的辛辣味。更嚴重的是,兩者相遇會產生絮狀沉淀。有實驗視頻顯示,加了蘿卜的藕湯渾濁度增加了47%。
煲蓮藕湯火候小技巧:
砂鍋建議選淺口寬肚的,受熱面積比深鍋大20%。
大火階段(前20分鐘):筒骨冷水下鍋,煮沸后保持劇烈翻滾,使骨髓乳化形成奶白色。
中火階段(40分鐘):加入藕塊后調至鍋內持續冒蝦眼泡,用筷子能輕松穿透藕塊時轉入小火。
小火收尾(30分鐘):放入陳皮后保持湯面微顫,此時藕塊開始釋放淀粉,湯質變稠。
時令搭配有講究:
秋冬加五顆板栗,能讓湯底多出焦糖香;春夏放把綠芯綠豆,解膩又不串味。要是招待北方朋友,切兩片臘鴨胗同煲,咸鮮味能提升三個層次。上周末給北京來的客人這么燉了一鍋,他連喝了六碗,最后把砂鍋底都刮干凈了。江蘇來的客人還教我一招:放幾粒去核話梅,酸味能讓湯更爽口。
食用細節:
1,先喝原湯,再吃肉,最后吃藕的順序能感受味道層次。
2,兒童建議將藕壓成泥拌飯,更易消化吸收。
3,筒骨肉蘸醬油+蒜末,比直接吃更解膩。
優質藕湯有三個標志:
1,湯涼后表面結出半透明膠質膜。
2,藕塊用筷子夾起時帶出細密銀絲。
3,筒骨關節處軟骨可輕松咬碎。
各地不同的煲湯用料:
湖南版:加5克干紫蘇葉,湯色轉淡紫色,去膩增香。
福建版:替換20%筒骨為蟶干,海鮮味更突出。
四川版:起鍋前撒花椒粉,麻香激活味蕾。
江浙版:添3顆蜜棗,甜味平衡咸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