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已經因為長江和記與貝萊德集團之間的港口交易向李嘉誠發出了5次喊話,面對各方的指責,李嘉誠終于不再沉默了。
處于李嘉誠控制下的長江和記公布了自家的一組數據試圖替李嘉誠與長江和記“叫屈”,然而李嘉誠的這些舉動終究是徒勞的,看來,李嘉誠和長江和記內部的某些人的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連日以來,各大官媒已經針對李嘉誠拋售港口的事情多次發聲喊話,甚至就連香港的特首李家超都直接出面回應了相關的輿論,可見,李嘉誠與貝萊德集團之間的港口交易已經鬧成了舉國關注的“大新聞”。
而在李家超對相關交易作出評論之前,國務院港澳辦就已經針對李嘉誠拋售港口的事情表明了態度。前前后后,官方一共就李嘉誠與貝萊德集團之間的港口交易發出了5次喊話,人們希望李嘉誠能夠就此懸崖勒馬,不要犯下大錯。
在官方幾度喊話之后,李嘉誠也終于不再沉默了,但他接下來的反應卻讓人們感到大跌眼鏡,看來李嘉誠家族和整個長江和記的確是打算在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了,他們的舉動堪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3月20日晚間,長江和記對外公布了自家2024年的財報,這也算是李嘉誠在掉入了輿論旋渦之后,首度就與“港口交易”的相關話題對外界發聲。
根據這份財報人們可以得知:2024年長江和記的凈利潤下降了27%,雖然公司的整體營收數據相較于2023年還是高出了不少,但由于凈利潤下降了近三成,整個公司也不得不對自身的經營體系作出調整。
而且,由于長江和記的經營凈利潤有所下降,公司將派息的數字也從每股2.53港元下調到了每股2.2港元,看來李嘉誠這是想要號召長江國際的所有股東跟著自家一起共渡難關。
而在長江和記2024年的財報當中,人們還發現了一組特別的數據:雖然港口業務為長江和記帶來的營業收益相較2023年的相關數據增長了11%,港口業務卻是對整個公司營收貢獻最小的板塊。
根據長江和記自己的說法:港口業務帶來的收益只占到了長江和記總體收益的9%,看來,李嘉誠是想告訴外界的所有人“這次長江和記與貝萊德集團之間的港口交易只是一次單純的商業行為”,甚至還有一些“委屈”的感覺。
不得不說,李嘉誠的這番表態著實令人們感到失望。雖然從總體的財務數據上來看,港口業務對長江和記整體營收的貢獻不及其他業務,但港口業務本身的貢獻其實并不小,就算長江和記要改變經營模式,也不必直接一次性掏掉幾十個港口。
對于商人而言“少賺就是賠”,但作為登頂過香港富豪榜的人物,李嘉誠應該能夠想到長江和記拋售港口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任何有可能給雙方帶來巨大經濟影響的事情都不可能是單純的商業行為。
而且,美國方面其實也早就做好了“利用港口通行權和停靠權掐中國脖子”的準備。據路透社公布的消息顯示:特朗普已經簽署命令,未來美國將對所有停靠在本國港口的中國籍船只征收高額費用,征收費用的對象甚至還包括了在中國注冊和制造的所有船只。
李嘉誠在這個敏感的時刻直接將巴拿馬運河周邊的兩個港口賣給了美國的貝萊德集團,無論李嘉誠本人究竟如何看待這筆交易,這些港口未來都必將成為特朗普政府反華的“利器”。
從長江和記發布的相關數據來看,李嘉誠似乎并沒有打算在輿論的面前低頭,他甚至還想借著這個機會向公眾好好地訴一訴苦,并期待公眾能夠理解長江和記當下調整經營體系的行為。
但此前梁振英“前特首”在評價港口交易時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所謂“商人無國籍”之說完全是站不住腳的,只有背靠祖國和民族的商人才能夠在時代的浪潮中為自己和國家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李嘉誠和長江和記擺出的辯解理由在中美博弈的時代浪潮面前是根本不值一提的,如果李嘉誠還要堅持“為了一家公司的利益拋售港口,置民族大義和國家利益于不顧”,那么其最終也一定會為自己現在的行為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