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太關注自己的血脂水平,認為只要身體沒有明顯的不適,血脂就不會有問題。然而,血脂高是一個隱匿性很強的健康問題,它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最近,我的鄰居王大爺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王大爺今年58歲,平時身體還算硬朗,就是有點小肚子,典型的“將軍肚”。他平時喜歡吃肉,尤其是紅燒肉、炸雞腿這些油膩的食物,而且不愛運動,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坐在沙發上或者躺在椅子上看電視、玩手機。
最近,他總覺得雙腿有些不舒服,有時候會覺得腿沉,好像灌了鉛一樣,走不了幾步路就想坐下休息;有時候又會覺得腿麻,像有小蟲子在爬一樣,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這種感覺更明顯。起初,他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腿腳開始不聽使喚了,就沒太在意。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胸口悶得厲害,呼吸也變得困難,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檢查后才發現,他的血脂已經嚴重超標,血管里已經形成了斑塊,情況非常危險。
其實,王大爺的情況并不是個例。血脂高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它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導致腦卒中等嚴重后果。然而,很多人對血脂高存在一些誤解,這些誤解可能會讓我們在面對血脂問題時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
一、關于血脂高的三個坑別踩
1.瘦子不會血脂高:很多人認為,只有胖人才會血脂高,瘦子因為脂肪少,血脂肯定正常。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血脂水平不僅與脂肪攝入有關,還與遺傳因素、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相關。有些瘦子可能因為飲食中攝入了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或者身體代謝存在問題,導致血脂升高。因此,無論是胖人還是瘦子,都應該定期檢查血脂,不能掉以輕心。
2. 血脂正常就能停藥:有些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血脂水平恢復了正常,就自行停藥,認為血脂正常了就不需要再服藥了。然而,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血脂的正常只是藥物控制的結果,并不意味著病因已經消除。一旦停藥,血脂很可能再次升高,甚至比之前更高。因此,患者在血脂達標后,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服藥,并定期復查,以確保血脂的長期穩定。
3. 吃素就能降血脂:現在很多人為了降低血脂,開始嚴格吃素,認為只要不吃肉,就能把血脂降下來。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科學的。雖然素食中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但如果過量攝入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如米飯、面條、糕點等,也會導致血脂升高。此外,人體需要適量的脂肪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過度限制脂肪攝入可能會導致營養失衡。因此,降血脂應該采用均衡飲食的方式,而不是單純地吃素。
二、雙腿出現4種異常,血脂可能已經升高
1. 雙腿沉重:當血脂升高時,血液會變得黏稠,血液循環不暢,導致下肢供血不足。這種情況下,人們會感到雙腿沉重,好像灌了鉛一樣,走不動路,甚至在休息時也會有這種感覺。
2. 雙腿麻木:血脂高會影響神經系統的供血供氧,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當神經受到壓迫或缺血時,就會出現雙腿麻木、刺痛等癥狀,就像有小蟲子在爬一樣,尤其是在夜間或休息時更加明顯。
3. 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是指在行走或運動時,由于下肢供血不足,導致腿部肌肉疼痛、無力,甚至出現跛行的癥狀,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這是血脂高導致血管狹窄的一個重要信號。
4. 腿部皮膚溫度異常:血脂高時,血管可能會出現痙攣或狹窄,導致腿部皮膚溫度降低,摸起來冰涼;或者因為血液循環不暢,腿部皮膚溫度升高,出現發燙的感覺。
三、血脂高除了雙腿異常,還有哪些身體癥狀?
- 頭暈與頭痛:高血脂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從而影響腦部供血,導致頭暈、頭痛等癥狀。這種不適感可能表現為陣發性或持續性,有時在晨起或活動后加重。
- 視力模糊: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流速減緩,脂蛋白從毛細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黃斑,就會影響視力。早晨起床時,看某一樣物體,總是時不時模糊幾秒,之后又恢復。
- 手部黃色結節:手背、指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臀部等部位出現黃色、橘黃色或棕紅色的結節、斑塊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現黃色或橘黃色條紋。這些黃色瘤由脂肪堆積在皮下形成,往往是血脂升高的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