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對特朗普提出的俄烏在30天內同時放棄襲擊對方能源基礎設施的提議表示支持,同時提出俄方一系列重要主張。此次“普特通話”也談及該倡議,對此,俄方強調停火需要若干關鍵條件:需對全線停火實施有效監督、必須停止烏克蘭境內的強制動員及武裝部隊重新武裝。俄方同時指出烏克蘭政權存在重大失信風險,該政權已多次破壞既有協議。特別提請關注烏克蘭武裝分子在庫爾斯克州針對平民實施的野蠻恐怖主義行徑。
特朗普(資料圖)
被問到為何普京沒有同意30天停火協議時,特朗普說:“現在的情況是,很多人愚蠢地用槍指著對方……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談判,停火的達成會非常艱難。”他繼而指出,俄羅斯方面在戰場上占據優勢,“他們包圍了2500名烏克蘭士兵,這可不是什么好事。”特朗普還說,他希望并正在盡快結束沖突,以避免美國人被卷入其中,“如果因此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就太荒唐了。但奇怪的事情總會發生。”
剛撂下電話,特朗普很快在白宮向福克斯新聞臺吹噓與普京的交談“富有成效”,話里話外還不忘挑撥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據美媒彭博社19日報道,特朗普在采訪中對中俄間日益緊密的關系表示謹慎,還宣稱要阻止這兩個國家“結盟反美”的可能,稱中俄關系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特朗普繼續補充稱,“作為一個學過歷史的學生——我本人就是,我看過所有的歷史,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讓俄羅斯和中國走到一起去。”
從美方近段時間的動作來看,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尋求與俄氣合作,不僅是為了加強與俄羅斯的關系,很可能還是想借著這一機會,來挖中國的“墻腳”,削弱中俄之間日益鞏固的能源合作,以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對于中俄關系的堅實程度,俄方也早已有言在先。不久前,中國副外長馬朝旭與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進行了會面。期間,里亞布科夫就再三強調,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俄雙方都始終會保持密切的戰略協作。
中伊俄“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開幕(資料圖)
日前舉行了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會晤由外交部副部長主持,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伊朗副外長加里布阿巴迪出席,會后發表聯合聲明。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北京會晤是中、俄、伊為推動伊朗核問題政治解決的有益嘗試。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動達成公正、平衡、可持續的伊朗核問題解決方案。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俄羅斯、伊朗三方會晤極為重要,因為它與許多國際和地區背景相關,某種程度上標志著地區和國際體系結構的重大轉變,特別是考慮到剛剛結束的中俄伊海軍“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其影響在中東和阿拉伯國家中尤為明顯。這不是中俄伊三方首次會晤,但這是在特朗普總統任內的首次會晤,特別是發生在伊核協議將于今年10月到期的背景下,局勢發展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因此備受矚目。
伊朗(資料圖)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表示,俄方支持與烏克蘭停火的提議,但許多問題需要商討和解決,前提是停火能夠帶來長久和平,并消除引發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普京說,在俄方掌控庫爾斯克州局勢的情況下,美國提出的30天臨時停火建議對烏方有利,烏克蘭可能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強制動員和組織武器供應,如何控制類似問題需要解決。此前特朗普就形容普京發表了非常有希望的聲明,但并不完整,他愿意與普京見面或交談,強調必須盡快達成停火協議。
而在美國不斷施壓的背景下,伊朗找上中國,并且和中俄共同發表聯合聲明,這就是要打破僵局,繞開美方推動伊核問題的和平解決。此次中俄伊聯合聲明向美方提出兩個要求,就是在向美方發出警告,不要再妄圖以冷戰思維和霸權心態對待他國,美國“說一不二”的時代早已過去。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在此背景下,各方的溝通和對話至關重要。美方想要切實解決伊核問題,就不能靠單邊施壓和威脅,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