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后,對歐盟究竟是何考慮?得知特朗普真實想法的馮德萊恩,如今心終于死了。但中國為何會被歐盟盯上,難道這是歐盟應對特朗普的關鍵?中方會答應歐盟嗎?中方的態度出人意料,又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特朗普背后智庫,可能在密謀“解體歐盟”)
最近有消息傳來,曾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制定政策計劃的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似乎又在醞釀一個“大動作”,其核心內容直指歐盟的“存亡”。該智庫討論的一份文件,表面上是讓歐盟更名為“歐洲國家共同體”,但實際上可能是想讓歐盟解體。
為什么要對歐盟虎視眈眈?這并非簡單的政策分歧。相關文件抨擊歐盟局限了成員國的決策權,還指責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這隱藏著一個明顯的目標:削弱歐盟,以便建立符合美國利益的新秩序。
(特朗普曾威脅對歐盟加稅)
這種解體論調并不是憑空出現。在過去,特朗普政府曾推出過一系列引發爭議的策略,如削減政府規模、取消氣候政策等。而這些舉措背后往往都有“傳統基金會”的影子。這些政策大多被特朗普所執行,無不在顯示著該智庫對特朗普執政的巨大影響力。
如今,歐洲自由派人士心中的擔憂并非沒有根據。他們不僅要面對特朗普可能對歐盟施加的關稅壓力,還不得不處理自身內部并不那么團結的問題。
此外,由于俄烏沖突,歐盟不僅要在烏克蘭問題上痛苦抉擇,還陷入了因制裁俄羅斯帶來的能源危機。此時此刻,特朗普政府還在一旁指責歐盟“什么都不買”,甚至威脅加征關稅,逼迫購買更多美國能源,無視歐盟長期以來所倡導的綠色轉型。
(歐盟曾對俄采取強硬制裁措施,導致能源危機)
在這個背景下,身為歐盟委員會主席的馮德萊恩,仍對美歐關系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她強調美歐之間的共同利益。這或許是對外展現團結的一種方式,但是否能夠奏效,仍然是個未知數。
(馮德萊恩原本對美歐關系持樂觀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如今在規避特朗普政策影響的同時,也尋找外部幫助,而中方則是歐盟的選擇之一。
如今的歐盟,特別希望與中國一道,在外交上展開新的合作。但是,從最近中方婉拒歐盟就舉辦中歐建交50周年峰會的邀請舉動來看,中歐關系似乎也不是那么順風順水。
其實歐盟心里很清楚,為何中方的態度會是這樣。
第一,近日G7外長會議在加拿大召開,聯合聲明中使用了針對中國的挑釁言論。這無疑是對我們的提醒,要對和歐洲國家的關系保持警覺。
(G7外長會)
第二,之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領域加征關稅的做法,也給中歐關系的發展增加了障礙。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第三,歐盟如今為何將重點放在中歐峰會上,本質上就是一種“避險”操作,如果美方真的要全面圍堵歐盟,后者似乎還能從中國這里尋找突破口。
總的來看,歐盟若想在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中保持自主性,除了應對外部挑戰,更需加強內部的團結與合作。此外,也應該收起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作風,尤其是在面對中國的時候,建立真正以尊重與合作為基礎的關系,才是歐盟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