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貴曾經是個農民,也做過國務院副總理,在他彌留之際,他曾說過他的葬禮要一切從簡,當時也的確是這樣的。
然而,他的墓地經過重修之后,卻多出了228 級臺階,從而被質疑規格過高的問題,但是大寨人卻說這228級臺階是有寓意的,那么,228級臺階有什么寓意?象征著什么?
農民總理
1975年,大字不識幾個的陳永貴成為了國務院副總理,這個決定讓陳永貴感到十分惶恐,畢竟他只是個農民,現在卻要讓管理全國有關農業的事情。
但毛主席對他十分看好,認為他能夠擔任這個位置,因為陳永貴雖然是個農民,但卻是個非常有思想的農民,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講起來話來也是言之有物。
除此之外,陳永貴還懂一些辯證法,經常能夠總結出來一點新東西,或者是別人不敢說的話 他也敢直接說出來,但卻很少會得罪人,他用的語言都是比較幽默的,而且還很生動,總能夠逗得人忍俊不禁。
有一次,毛主席讓他上臺給大家講話,陳永貴雖然緊張,但還是能夠脫離稿子,將心中想講的話全部講出來,也是十分讓人感到驚喜,并獲得了毛主席的夸贊。
在成為副總理后,陳永貴就需要來到北京辦公,還需要住在釣魚臺,這可讓他覺得十分不方便,他在大寨就是風風火火的性子,但釣魚臺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整體氣氛更加嚴肅,還有士兵守護。
陳永貴只覺得十分難受,便向毛主席提了要搬離釣魚臺,并且將自己的時間分成為了三份,三分之一的時間去昔陽抓點,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國家跑跑,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北京辦公。
后來,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請求,并確讓他搬出了釣魚臺,在他一個胡同里給他找了一個房子,甚至還配備了保障他安全的人員,但他卻一直堅持廉政,因為他在北京時間不長,房子基本上空著,但他卻從未將妻兒接到北京享福,而是依舊讓他們留在老家,自己回去和他們團聚。
陳永貴也做到了他說的那樣,去全國各地指導,不過,他雖然是出于好心,到不同的地區會提出不同的建議,但是卻忽略了當地的民情,有時候太過于依賴自身的經驗,因此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是在為百姓著想,也是真的想讓農民們能夠過上好日子,因為他曾經就是這樣做的。
大寨奇跡
大寨村說是一個村,但是整體占據了虎頭山的一個坡面,中間還有一條溝,當時大寨村的耕地數量不算少,然而這里的土地條件不是很好,而且生產條件又很簡陋,糧食產量自然也就比較低。
在這種情況下,大寨村別說是富裕了,甚至連吃飽穿暖都是問題,十分貧困,然而這樣的村并不在少數,自然也就沒人在意。
不是沒有人想過要改變大寨的環境,但是能做的事情的確不多,他們即便是已經努力想辦法,可大寨村的情況還是如同之前一樣。
更別說在經歷過幾次災害后,大大寨村的情況更是到了慘不忍睹的程度,糧食產量變得更低,直到陳永貴成為了黨支部書記。
他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家庭里,但他有一把子力氣,也有比較聰明的頭腦,看著村民們過得這樣苦,陳永貴心中也升起了一定要讓大家過上吃飽的日子。
想吃飽的話,第一位當然就是改良糧食的收成,畢竟有了糧食,吃飽就變得簡單容易很多,然而,這聽著簡單,但是做起來可就并沒有那么容易了。
一來土地貧瘠的狀況不好改變,二來就是地理位置的問題,干旱和洪澇都有可能會發生,陳永貴每天都在思考應該怎么改,恰好此時國家下達了農業集體化建設的指令。
陳永貴一拍腦袋頓時有了想法,陳永貴將大家聚集在了一起,先是說了國家的政策,緊接著說出了想要改變大寨的想法,這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于是對大寨的改革之路也就轟轟烈烈開始了。
在陳永貴等人的帶領下,全體村民一起努力,利用地理位置將原來的田變成了梯田,并且還針對洪水做了水利修建,這樣一來就能夠保障土地不被沖毀,他們可以通過施肥將土地慢慢養得肥沃,并且對土地做了重新劃分,這讓大家干勁兒十足。
憑借著多年努力,大寨村改掉了糧食不夠吃,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歲月,反而還能夠在災年支援別人,而陳永貴的名字也開始被大家所熟知。
228級臺階
無論是在大寨村,還是在成為國務院副總理后,陳永貴都在為人民做貢獻,即便是在他退休后,國家交給他一份閑職,他也干得盡心盡力。
1986年,他的生命已經到了彌留之際,但他仍然不忘囑咐自己的孩子,他的葬禮一定要一切從簡,只需要將他送到大寨村安葬就好。
大寨村是他為之奮斗過的地方,也是他最在意的家鄉,即便他有資格葬在八寶山,可他還是想回家。
在他離世后,一切都按照他說的那樣來辦,就連追悼會也格外簡單,他的孩子將他送回了大寨村,當時地方財力有限,于是便按照他說的修建了簡單的墳墓。
但是在大寨村條件好了后,加上地方出錢,給他重新修建了墳墓,也就是這次修建多出來228級臺階,為此招惹了不少質疑和非議。
但當地人卻說這228級臺階是有寓意的,這228級臺階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8級臺階,代表他作為國務院副總理的8年;第二部分兩組38級臺階,象征他38年的黨齡和為國家為人民的付出;而最后部分則是兩組72歲的臺階,象征他72歲的輝煌人生和一生中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突出貢獻。
盡管這228級臺階引起不少爭議,可陳永貴曾經做出的付出是真的,這也是當地人民紀念的一種方式,從臺階寓意來看,當地人民對他充滿懷念和尊敬。
參考資料:
王乙入.農業學大寨運動中的陳永貴研究[D].山西省:山西大學,2016.
金文.從張志全的大寨到陳永貴的大寨:“革命-建設”時期農村典型的變遷[J].學海,2018,(06):179-1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