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達MD ZOOM 70-210mm F4鏡頭在二手市場是一款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鏡頭,同時也是可能被一些人捧上天的鏡頭。之所以會產生兩極分化的觀點,其核心根源與其出現的歷史和合作方有關。
一、歷史淵源與技術創新
美能達MD ZOOM 70-210mm F4應該說是美能達中焦距變焦鏡頭的一款代表性產品,其演變過程可能要追溯到美能達第一款中焦距變焦鏡頭80-160mm F3.5光圈恒定變焦鏡頭。
美能達80-160mm F3.5是一款體型巨大且十分沉重的鏡頭,它仍然代表了當時比較高的鏡頭生產工藝。鏡頭采用雙環設計,而且使用了自動光圈技術。無論從哪一點看,這款鏡頭都是非常豪華的,在當時的市場上也很少見,到今天只是一種傳說。
到了1972年,美能達新推出了一款變焦鏡頭,80-200mm F4.5恒定光圈鏡頭。鏡頭采用單環設計,擁有非常出眾的成像品質。進入MD時代以后,美能達80-200逐漸被后來的75-200mm F4.5恒定光圈鏡頭所取代,這款鏡頭大致生產了三代,很快又被70-210mm F4所取代了。
1984年,Minolta設計生產了70-210mm F4.0恒定光圈鏡頭,屬于美能達 MD Rokkor-X 系列末期產品。
有一種說法認為,70-210mm鏡頭是源自于最初的75-200mm F4.5鏡頭。但如果比較兩者之間的光學結構,就會發現兩款鏡頭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是兩款有著各自設計理念的鏡頭系列。
MD 70-210mm F4.0鏡頭有著非常出眾的成像品質,便捷性好,近距離成像質量高,暗部細節表現優秀,是美能達“實用主義光學”的集大成者。然而70-210mm F4的出現是手動鏡頭向自動對焦鏡頭過渡的歷史階段,在市場上存活的時間也并不長,1984年,美能達就推出了依據這一鏡頭光學設計的AF 70-210 F4鏡頭,開啟了新的一個歷史時期。
之所以在目前的二手市場,美能達80-200mm F4.5,75-200mm F4.5和70-210mm F4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用戶認知,核心原因不僅在于當年美能達當年在鏡頭設計優秀表現,更是由于當年正處于美能達與萊卡的深度合作期,徠卡也依據這三只變焦,生產了相同規格的鏡頭。這就是徠卡(Leica) Vario-Elmar R 80-200 F4.5、Vario-Elmar R75-200 F4.5和Vario-Elmar R 70-210 F4.0三款變焦鏡頭?,F在的人習慣說美能達70-210mm F4具有萊卡“血統”,但從實際的技術發展來看,應該說當年徠卡(Leica) Vario-Elmar R 70-210 F4.0具有日系美能達“血統”。
徠卡使用美能達鏡頭的光學設計,并非只是出于市場因素,更多的是技術方面的考量。就拿MD 70-210 F4來說,美能達通過該鏡頭證明,變焦鏡頭并非“畫質妥協的代名詞”。這一鏡頭采用的三組聯動變焦結構成為后續70-200mm F4鏡頭的參考模板,而UD鏡片的應用經驗為美能達后來APO望遠鏡頭奠定了基礎。
二、鏡組結構及畫面質感、色彩表現
相對于美能達MC 80-200 F4.5鏡頭,美能達MD 70-210mm F4采用了簡化結構,鏡組采用了9組12片結構(這一結構在現在的一些資料中有不同的表述,但從Lens-DB網站的信息看,9組12片應該是正確的),2010年《攝影之友》 retrospective曾對這一鏡頭的評價是,“這款鏡頭是美能達工程師‘減法哲學’的典范:用更少的鏡片、更簡單的結構,實現不遜于競品的性能?!?/p>
MD 70-210mm F4重約635g,推拉變焦設計,最近對焦距離1.1米,長度153mm,確實足夠輕足夠小。
分辨率和銳度方面,這支鏡頭即使在F4全開光圈下也能提供令人驚訝的良好中心銳度,收縮至F5.6光圈可提升對比度,而F8時中心分辨率已達到許多現代入門級變焦鏡頭的水平。然而,在210mm長焦端情況有所不同,全開光圈下的銳度偏軟,需至少收縮至F8才能獲得可用細節。這可能是由于長焦端的球面像差和場曲導致的。從實際使用的情況看,F8-F11是其最佳畫質的光圈區間(接近定焦鏡頭標準)。
邊緣銳度方面,受限于變焦設計,MD 70-210mm F4邊緣畫質在70mm廣角端下降約15%-20%(尤其是f/4全開時),但210mm長焦端邊緣衰減較輕(約10%),收縮光圈后改善明顯,但整體邊緣銳度仍偏弱。
對比度表現方面,中高反差場景下表現優秀,暗部細節保留較好;但在大光比逆光時,受鍍膜技術限制,對比度會輕微下降(需搭配遮光罩使用)。
MD 70-210mm F4色彩風格與用戶認知中的美能達鏡頭略有區別,這也是一些用戶認為這一鏡頭與徠卡Vario-Elmar R 70-210 F4.0同源的根據。從鏡組結構上看,Vario-Elmar R 70-210 F4.0確實與MD 70-210 F4一致,但在鍍膜上兩者有很大的差別。雖然MD 70-210mm F4具有典型的1980年代美能達風格,但色彩還原偏中性微冷(尤其在藍綠色調表現上),與徠卡的濃郁暖調或富士的鮮艷風格形成對比。
膚色呈現自然,略帶淡雅質感(適合人像攝影),飽和度中等,暗部色彩過渡平滑,高光區域不易過曝(膠片時代設計對動態范圍優化較好)。
當然,受當時鍍膜技術的影響,逆光下表現不佳,同時焦外紫邊明顯也在意料之中。MD 70-210mm F4的光圈葉片為弧形七片,在全開光圈下焦外呈近圓光斑,但在210端二線性仍比較明顯,在轉接到數碼相機后,背景會呈現雜亂散景狀態。
三、使用體驗與建議
目前美能達MD 70-210mm F4在二手市場的價格大致在300-500元之間,比較令人欣慰的是,受美能達高質量的影響,相對于佳能FD70-210 F4和尼康AI 80-200 F4.5,美能達MD 70-210mm F4的成色保存得更好,不像佳能同規格的鏡頭霉灰霧出現的情況普遍存在,一般成色都比較好。
在操控性上,雖然過去了四十多年,從刀客使用的這支MD 70-210mm F4鏡頭來看,變焦的阻尼和對焦的阻尼仍然很好,光圈的檔位清晰,質感很好。雖然是手動鏡頭,但由于對焦行程較長,仍然可以很方便地完成精確對焦。
雖然MD 70-210mm F4采用了全金屬機身,但從使用感受來看,其重量確實不會令人不適,出門攜帶也非常方便。
相對于現代數碼鏡頭,美能達MD 70-210mm F4確實在銳度上不占優勢(但基本上可以喂飽2500萬像素的相機),但其色彩和暗部細節,確實是現代鏡頭所不具備的,這種復古渲染風格,能給照片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
1984年,《日本相機雜志》認為,“美能達MD 70-210mm F4改寫了變焦鏡頭的游戲規則——它足夠輕,可以掛在脖子上一天;足夠銳,能應付大多數拍攝場景?!睅资赀^去了,這支鏡頭在數碼時代仍然有其獨特的魅力,“美能達70-210mm F4是手動變焦時代的杰作,雖然分辨率不及現代鏡頭,但其色彩和機械手感無可替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