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即日起,本報開始連載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邱華棟的長篇小說《空城紀》。《空城紀》是作家邱華棟構思了30年、寫了6年的長篇小說。小說以龜茲雙闋、高昌三書、尼雅四錦、樓蘭五疊、于闐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結構成一個渾然的整體。《空城紀》以詩意語言和絢爛想象回到渺遠的西部世界,重尋龜茲、尼雅、樓蘭、敦煌等西域古城的歷史傳奇。在《空城紀》中,六座西域古城得以復活,一座座廢墟還原成宮殿城池,一個個人物從此有了鮮活的生命。
邱華棟, 著名作家,文學博士。1969年生于新疆,祖籍河南西峽。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團委員。著有非虛構作品《北京傳》,小說集《十俠》《哈瓦那波浪》,長篇小說《空城紀》《夜晚的諾言》《白晝的喘息》《正午的供詞》《花兒與黎明》《教授的黃昏》《單筒望遠鏡》《騎飛魚的人》《賈奈達之城》《時間的囚徒》《長生》等13部,中短篇小說200多篇。出版有小說、電影和建筑評論集、散文隨筆集、游記、詩集等各類單行本60多種。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日文、韓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
在維吾爾語里,塔哈其的意思是“織口袋的人”,顯然,這里是傳說中古老的軍事堡壘。沈毅說。
是的,從諧音來看,塔哈其,它乾城,發音也很接近。我說。站在高高的土墩上,可以看到從烏魯木齊通往喀什的國道就在北面向南蜿蜒而去。這里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要道,如今也在交通要道邊上。
它乾城,我找到你了!我十分激動,摸出手機,立即給王雪打了一個電話,大喊,我找到了,找到了!
你找到細君公主的漢琵琶了? 電話里,她驚呆了。
不不,是東漢西域都護班超和班勇父子生活過的它乾城遺址,我找到了!
啊,聽上去她有些失望,我還以為,是細君公主的漢琵琶被你找到了……
我才清醒過來,感覺到自己有些失態。 我說,你們那邊怎么樣?
我們也很好啊,我們在杏園里吃杏子,喝茶吃羊肉串,跳麥西來普呢。 你們快來吧。
我看了看表,已經是接近六點鐘了。 可這個時候還是天光大亮,新疆時間比內地時間要晚兩個小時。
沈毅說,他知道那個杏園,現在是庫車縣一個旅游民宿接待點。
走,我們現在就去會合。 我說。
他開車速度很快,四十分鐘后,我們就到達了庫車的杏園民宿。 原來這杏園是一家很大的院子,有點農家樂的樣子。 王雪帶著那群作曲家、演奏家都坐在一張拱形葡萄長廊下面擺著的長條桌子邊,吃水果和烤肉呢。 在那張長條桌子上,可以看到瓜果滿桌,大盤的油馕、馓子,長頸茶壺和方塊糖,還有大盤的葡萄、黃杏子、西瓜、哈密瓜、黃蛋子甜瓜、庫車小白杏,堆得像小山一樣。 葡萄長廊邊上的院子里,種著桃樹、杏樹、石榴樹和無花果樹。 新疆作為瓜果之鄉是名副其實的,特別是夏天來,正是水果收獲的季節,能吃到最多、最好、最甜的水果。
王雪對我說,今天下午是我們和當地的藝術家交流音樂的時間。 你看看那邊。
我順著她手指著的方向看去,在長廊邊還有一個土炕,土炕上鋪著圖案艷麗的地毯,七八個戴著花帽的維吾爾族男人,個個手里拿著樂器,他們馬上要表演了。
啊,我的眼睛閃閃發光,我認得出那些樂器,都塔爾、熱瓦普、彈撥爾,還有達甫鼓,也就是外面繃著牛皮、內里有一圈小鐵環的手鼓,這達甫鼓打起來,那個節奏沒說的! 然后,演出就開始了。 內地的作曲家和演奏家,現在也蠢蠢欲動,都拿著當地藝人的樂器,開始學習操練。
太有意思了,這才是真采風。 他們先是彈唱,接著是跳,跳什么呢? 麥西來普啊,當地的維吾爾族小伙和姑娘們,大爺大娘們,連小孩子算起來,個個都會跳麥西來普,他們一對對走上場。 王雪的眼睛發亮,她也在跟著節奏晃動身體。 我走過去,一把把她拉起來,來吧,姑娘,走吧,跳吧! 還猶豫什么? 在新疆,該跳就跳,該唱就唱,現在就來跳吧!
我拉著她,跳起了節奏明快的麥西來普舞。 麥西來普很好學,一般是對舞、獨舞,構成了群舞,這都是可以的,手勢千變萬化,節奏卻是始終如一的歡快。 跳吧,在杏園里,這一天我滿腦子都是拜訪漢代它乾城和唐代龜茲王城時的激動。 我看著王雪,王雪看著我,那些作曲家和演奏家,那些當地有著長胡子的戴花帽的維吾爾族藝人,個個都沉浸在此刻的歡樂中。 這歡樂是音樂和舞蹈的歡樂,也是人生相遇的永恒瞬間。
三
那幾天,沈毅開車帶我探查從阿克蘇到庫車方圓幾百公里存在的漢唐遺址。 沒有到這里實地看過,就不知道這里存在這么多的漢唐遺址。 比如,在庫車東北方七八公里處的一片戈壁灘高地上,就有一座夯土城墻遺址。 這里叫明田阿達古城,剛好在冰雪融水喧騰奔流的烏恰河與伊蘇巴什河之間。 這是一座有內城和外城的夯土城,殘存著土墩和夯土臺基。 我判斷,這里很可能是一座唐代駐兵守衛安西都護府的衛城。
在輪臺縣東南方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在克孜爾河西岸的鹽堿地荒漠上,有一座圓形城堡的廢墟,殘存的城墻周長有一千多米。 在遺址空城中到處可見地窯和墩臺,土臺和陶器的殘片很多。 沈毅說,這里就是漢代輪臺屯田的地方。 大漢屯田士兵曾經在這里冶煉銅和鐵,在河邊種植五谷。
我驚呆了,我能想象出大漢的士兵是如何在這鳥都不拉屎的地方屯田,種出糧食。
我們還去了新和縣的玉奇喀特古城,它位于渭干河灌溉的綠洲上,有三道夯土城墻遺跡,分為內城、中城和外城,保留下來的城墻周長六千米。
接著,我們探訪了漢侖頭國的古城遺址,這座古城在當地的現代名稱,叫作奎玉克協海爾古城。 此外,唐代的撥換城、大石城、據史德城、烏壘州城、通古孜巴什城、唐王城,這些在唐代史書中出現的城堡,我們一一探訪。 如今,它們是一個個的夯土廢墟,空城遺址。 從阿克蘇到庫車,有很多漢唐年間建造的烽火臺、烽燧、戍堡、關戍,特別是漢代修建的克孜爾尕哈烽燧,遠看像是漢代的兩個士兵,高高地站在那里,長達兩千年。 還有防突厥人的唐代有名的關戍柘厥關,訴說著千年間漢唐經營西域的巨大努力。
這些遺址,我都去了,我懷著一顆虔敬之心,一一拜訪。
我和沈毅還去了幾個古代龜茲有名的石窟。 古代龜茲國是一個佛國,伊斯蘭化是唐代之后的事情。 這里的佛教文化遺存雖然遭到了千年以上的連續破壞和覆蓋,但依舊放射著不滅的佛教光華,這體現在這里很多佛教洞窟以及相關的壁畫和雕塑上面。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姜 瓊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