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廣東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疾控局黨組書記、局長宋鐵率調研組一行赴我院花都院區,就航空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開展專項調研。廣東省衛健委醫療應急處處長黃靜、副處長王金龍等參與調研,我院黨委書記楊建林、副院長劉超、副院長姚和瑞及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陪同調研。
調研組先后參觀了花都院區綜合內科一區、乳腺一體化診療中心、急診科、發熱門診、放射科等重點區域,深入了解了花都院區在學科建設、醫療技術、應急響應機制等方面的情況。作為廣州北部唯一的國家級三甲醫院,花都院區依托“空港醫療中心”的區位優勢,構建“黃金一小時”急救圈,依托“一體兩翼五院區”布局,形成陸地、高鐵、航空立體化轉運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及粵東、粵北地區提供高效醫療應急保障。
調研現場
座談會上,楊建林書記代表我院對調研組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回顧了我院190年的發展歷史及應急醫療建設成果。從抗戰時期的戰地救護到非典、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我院始終沖鋒在前,積累了豐富的應急救援經驗。楊建林書記強調,航空緊急醫學救援是提升醫療應急效能的關鍵,我院將充分依托空港經濟區的區位與政策優勢,全力鑄就醫療高地,推動航空緊急醫學救援與低空經濟融合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楊建林書記講話
劉超副院長詳細介紹了花都院區的基本情況及未來發展規劃。他指出,目前,我院通過多院區協同機制,可在半小時內快速騰空百張應急床位,并實現重癥醫護團隊跨院區支援。依托毗鄰白云機場的地理優勢,花都院區計劃建設生命支持中心,探索器官移植航空轉運、無人機急救物資投送等創新場景,打造“三足鼎立”航空緊急醫學救援體系。
劉超副院長講話
在交流環節,姚和瑞副院長及急診科余濤主任做了補充介紹,他們表示,我院通過“患者不動醫護動”的平急轉化理念,可快速調配重癥設備與人員,將普通病房轉化為急救病區。目前,各院區儲備有30名急診醫生、100名護士及充足的重癥設備,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確保災害發生時“拉得出、頂得上”。此外,我院正探索無人機搭載AED急救設備、AI智慧急救平臺等創新模式,縮短院前救治時間。
廣東省衛健委宋鐵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我院在醫療應急領域的扎實成果,并對花都院區探索航空緊急醫學救援新體系的前景寄予厚望。他指出,航空緊急醫學救援是完善公共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需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協同政策引導與標準優化,構建多方聯動的長效發展機制。未來,省衛健委將持續支持我院發揮學科與資源優勢,深化低空經濟與航空緊急醫學救援的融合實踐,助力形成可推廣、可持續的“廣東模式”。
廣東省衛健委宋鐵副主任講話
此次調研為我院航空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錨定方向。下一步,我院將以科技創新賦能救護模式新升級,通過建強專業隊伍、打造航空醫療標桿、踐行使命擔當,爭當行業示范,為守護人民健康和大灣區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花都院區綜合辦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