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今天是“世界水日”。在節水護水的同時,還需注重飲水衛生。不喝生水特別是來自稻田、河溪、湖泊等未經消毒的水,洗菜、煮飯、漱口、洗碗筷等日常生活用水盡量使用消毒過的自來水。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胖,看體重可不準!體重一樣的兩個人,體形卻可能大不相同。那么,到底該用什么指標來判斷胖瘦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體質量指數(BMI)、腰圍和體脂率這三個常用指標。
01
體質量指數
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指標,計算起來較簡單,即用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到數值。
比如,一個人的體重為70千克,身高是1.75米,那么他的BMI=70÷(1.75×1.75)≈22.86。
對于成年人來說,BMI的正常范圍在18.5~23.9;如果數值在24~27.9,就屬于超重;要是達到28及以上,就可判定為肥胖。
不過BMI也有局限性,它沒辦法區分身體里的脂肪和肌肉。有些健身達人,肌肉發達,體重重,BMI可能顯示超重,但他體脂低,身材可一點都不胖;還有些人看著不胖,BMI正常,可實際上脂肪含量高,肌肉量少,這種就屬于隱藏的“胖”。
02
腰圍
腰圍能反映腹部脂肪堆積情況,腹部脂肪過多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
腰圍測量方法
受試者自然站立,兩肩放松,雙臂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平靜呼吸。測試人員立于受試者側前方,將帶尺的游離端環繞受試者腰部,使帶尺經臍上0.5~1厘米處(肥胖者可選擇腰部最粗處)水平環繞一周,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得的數據即為腰圍測量值。
在我國,一般認為成人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即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
比如有的人肚子大,看著像個“游泳圈”,就算體重不超標,可腰圍超標了,那也得警惕,這很可能是腹型肥胖,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03
體脂率
體脂率指的是人體內脂肪重量在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能夠更直接、精準地反映人體脂肪水平。因測量方法不同,目前國際和國內尚未制定統一的標準。
一般來說,正常成年男性體脂率一般在15%~25%,女性在20%~30%。若上限超過這個范圍,就可能提示肥胖。
測量體脂率的方法有好幾種,像生物電阻抗法,利用人體脂肪不導電、肌肉等組織導電的特性,通過儀器測量電阻來估算體脂率,很多家用體脂秤就是用的這個原理;還有雙能X線吸收法等,不過這種方法更復雜,一般在專業醫療機構才會用到。
三個指標各有各的用處
BMI能快速簡單地對胖瘦有個初步判斷;腰圍重點關注腹部脂肪堆積情況;體脂率則最能體現身體真正的脂肪含量。
若您想要全面了解自己胖不胖,最好把這三個指標綜合起來看,再結合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方式等因素。
如果發現自己某個指標不太正常,也別慌。從現在開始,調整飲食,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再適當搭配些力量訓練;每天保證合理的睡眠同樣重要。
來源:健康中國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