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氣息,如潺潺流水,潤澤著大地;又似悠悠春風(fēng),輕拂著心田。在鳳凰山廟會,我開啟了一場獨(dú)特的“新”游記。
踏入現(xiàn)場,仿若置身于一幅五彩斑斕的民俗畫卷。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空氣中彌漫著各種美食的香氣,糖葫蘆的酸甜、烤串的煙火氣、豆腐腦的嫩滑、炸糕的酥脆……每一種味道都挑逗著味蕾,讓人仿佛回到童年的歡樂時光。
民俗表演精彩紛呈。中幡表演氣勢恢宏,表演者矯健的身姿、剛?cè)岵?jì)的動作,讓觀眾為之喝彩。
背桿表演中,孩子們靈動的造型,老藝人扎實(shí)的步伐,引得陣陣叫好。秧歌隊(duì)伍五彩斑斕,舞者們手中的扇子和彩綢翻飛,舞步輕盈,表達(dá)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
高蹺表演更是讓人驚嘆,表演者們動作矯健靈活,跳躍、旋轉(zhuǎn),充滿生命力。武會表演者們身姿雄健,刀光劍影間彰顯著中華武術(shù)的博大精深。
劃旱船的藝人們,搖著船槳,唱著小曲,船身輕輕搖晃,仿佛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跑毛驢的表演充滿趣味,騎手們歡快地奔跑嬉戲,引得觀眾笑聲連連。
然而,表演中也有令人擔(dān)憂的一面。中幡老者吃力的揮動,秧歌大媽臉上的皺紋,都讓人擔(dān)心這些傳統(tǒng)技藝是否會隨著他們的老去而消失。
但年輕一代的出現(xiàn),讓我的擔(dān)憂煙消云散。年輕舞者輕盈的舞步,青年武者矯健的身姿,還有“嗩吶女生”的驚艷亮相,讓我看到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用年輕、活力和激情,為傳統(tǒng)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鳳凰山廟會,為這場盛會蒙上一層金色的光輝。廟會不僅是一場歡樂的聚會,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它讓我們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讓我們看到它的未來充滿希望。
THE END
圖文:趙海濤
編輯:孫敬聰
編審:贠開芳
新聞熱線:0315-5611257
詩意山水
畫境栗鄉(xiā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