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學大師曾仕強曾在《百家講壇》中說:
每一個低谷中的人,都應該讀讀千古奇文《寒窯賦》。
它能給時運不濟,身處低谷的人以希望;給富貴權重,飛黃騰達之人以警醒。
相傳此賦是北宋宰相呂蒙正為規諫太子所作。
當時太子年少輕狂,頑劣不堪,可當他讀后,深受觸動。
他一改往日狂傲,謙遜待人,認真讀書,最后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明君宋真宗。
01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蜈蚣有很多只腳,可它爬行的速度還不如蛇;公雞有兩只翅膀,卻飛不過烏鴉。
其實,蜈蚣百足的優點不在速度而在敏捷,公雞的翅膀更不是用來飛行的。
很多人就像蜈蚣和公雞一樣,會錯認自己的長處,屢屢受挫。
王陽明15歲時,有過一次離家出走的經歷。
那時,大多數文人都要學習“六藝”,這里面有一門射箭科目。
他在練習時就發現自己射術精湛,百發百中,便覺得自己是個當將軍的材料。
于是他就帶著兩個童仆,跑到北方體驗軍旅生活去了。
到了邊疆,他才發現打仗不僅箭要射得準,還要有一副好體格。
別說與真正的戰士相比,就是和邊關少年們比拼,他還沒來得及張弓搭箭,就已經被三兩下撂倒了。
在比拼中,他漸漸明白自己并不是當兵的料,于是他調整方向,靜下心來讀書,專注于心學的研究。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劣。
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在你的短板處死磕,只會事倍功半,消耗自己。
唯有找準你的長處,不斷深耕,才能讓自己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02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邵氏聞見錄》里記載:呂蒙正年輕的時候,在洛陽求學,走到大街上,看到賣西瓜的人。他摸了摸口袋,一分錢都沒有。
忽然,一棵西瓜從瓜蔞里掉出來。呂蒙正撿起西瓜,吃掉了。
當呂蒙正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再去撿西瓜的地方,感慨萬千。并建立了一座亭子,取名“噎瓜亭”,警示自己,不要忘了窮苦的日子。
不難發現,“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很痛苦,也很迷茫,其實是暫時的。假以時日,情況會發生改變,甚至會“故地重游”。
你可以常常回想過去的痛苦,告訴自己,不忘來時的路,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從此什么都不敢去做了。
你之所以沒有成績,是因為時機還沒有到,你學習的火候不夠。
如果是冬天,生命力極其頑強的野草,也不會冒尖;如果是雪落的日子,繁茂的松樹也不能展示綠油油的樣子。
天地都有“蟄伏”期,更何況是普通人呢?
只要你沒停止進步,慢慢等,終究會迎來人生的春天。
03
【孔明無縛雞之力,拜作蜀漢軍師。】
正所謂: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三國時的諸葛亮,手拿扇子,也能指揮蜀國的千軍萬馬,不是他力大無窮,而是他神機妙算。
劉備帶著力大無窮的張飛、威風凜凜的關羽,對諸葛亮俯首,這是因為“蠻力要屈服于智慧”。
很多人在抱怨“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命運垂青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
很多人羨慕諸葛亮的才華,也被他的“威風”所吸引。其實,這一切不是空穴來風的,而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
年輕的他,拜水鏡先生為師;當他成為軍師之后,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習。《三國演義》里多次提到,他挑燈夜讀,也留下了“出師表”等名篇。
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你是一朵幽蘭,就算是深谷,也會吸引蝴蝶,也能把香味傳播到山谷之外。
迷茫的人,都期待貴人來幫忙,但是真正的貴人,是你自己。如果你不站起來,一群人抬舉你,也無濟于事。
04
【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總有一些高山,你沒辦法逾越。比方說,珠穆朗瑪峰,很多人抵達了頂端,但是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抵達的。
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是全能的。因此,在某些方面,要學會認命。
呂蒙正在剛剛上任宰相的時候,有人在背后說:“這小子,也參加政事啊。”
面對別人的誹謗,大家都很生氣,要把說話的人揪出來。
呂蒙正說:“如果我知道他的名字,一輩子都忘不了,還是不知道為好。”
不難發現,就算是宰相,每天思考問題,分擔憂愁,也不能讓所有的人滿意,這就是“命”。
因此,我們要懂得“知難而退”。
在命運面前,要低頭。當命運給我們積極的暗示的時候,就順勢而起;當命運遇到阻礙的時候,就停下來,積蓄力量、等待機遇,或者繞過障礙。
與其以卵擊石,不如保全實力。畢竟,好運氣不會時時刻刻出現,我們還要接受壞的運氣。
在厄運來了的時候,你就回避、順勢而行,過一段時間,拐一個彎,就會迎來春天。
05
【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會有虎落平陽的落魄,也會有遇云化龍的高光。
富貴時不被金錢和權力迷惑,貧賤時不輕易改變自己的本心,就是一個人最難得的品格。
呂蒙正一生三度拜相,這讓當時的文人心中頗有不平。
但實際上他能夠深得皇帝信任,不只是因為他才氣過人,更關鍵的,是因為他的為人。
北宋先前的傳統,宰相的兒子只要剛入仕,就能做高官。
但呂蒙正卻一改慣例,偏偏按著朝廷制度,讓他的兒子從九品小官做起。
即便他身居高位,也仍能恪守法度,低調謙遜,從不越線。
其實,他不僅能夠在高處時堅守本心,哪怕在低谷,他也能矢志不渝。
有一次,就因為他妻子的一個族人犯了罪,他便遭人誣告與那人有瓜葛,最終被貶官削爵。
被冤枉的他,卻沒有去抱怨什么,反而兢兢業業做好手上的事。
沒過兩年,宰相的位置空了出來,皇帝立馬就再次任命他為相。
他的一生寵辱不驚,恪守本分,連宋太宗都說自己在這方面自愧不如。
其實,人就像一只氣球,不論怎樣,都要有個限度。
氣少了就癟了,撐得太大又會炸開。
做人也得在膨脹的時候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在泄氣的時候給自己打兩口氣。
正如孟子所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一個人只有先守好自己的底線,才能壘九層高臺而不倒。
唯有先記住自己的本心,才能在大風大浪前波瀾不驚。
《寒窯賦》又稱《命運賦》。
呂蒙正用他一生的命運起伏,寫出了這篇朗朗上口的千古奇文。
其文不為展現狀元的斐然文采,只在于說透命運真相。
人生如茶,苦是常態,可回甘也從不缺席。
你喝下的這口茶,是苦是甜全在于你。
點個【贊】與【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文章內容綜合來源于網絡,編輯: 拾一
更多詳情請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