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儀征,對原平臺表示感謝!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黃質夫鄉村學校教育管理思想的啟示
黃質夫是我國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立足中國國情和鄉村學校管理實際,在創辦和管理鄉村師范學校的教育實踐中,形成了系統科學的鄉村學校管理思想。深入研究黃質夫鄉村學校教育管理思想,對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新時代學校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京棲霞中學 (前身為棲霞鄉師)
創新理念,提高校長專業素養
黃質夫一生創辦和主持了多所學校并擔任校長,深刻認識到校長對于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因此,他提出“由一流的人做校長,聘任一流的人當老師,創一流的鄉村教育,培養出一流的鄉村教師和獻身國家民族的棟梁之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作為校長的黃質夫是兩者兼備,極具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他勇于探索,大膽試驗,積極推動鄉村師范學校改革,組織師范生進行勞動生產訓練,以棲霞鄉村為中心開展“棲霞新村”建設,深入開展關于鄉村教育本土化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將鄉村師范學校辦得有聲有色,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評。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其管理理念對一個學校的管理效能和科學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長需要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樹立科學正確的管理理念,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管理化水平,對學校的發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創新學校管理的思路和措施。要堅持公平公正、廉潔任職的原則,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做全校師生的榜樣。同時,要進一步提升科學決策的能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新時代背景下的校長要踐行教育家精神,勇于創新,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素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建設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持續貢獻力量。
榜樣引領,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黃質夫在鄉村師范辦學實踐中,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他對于選聘教師要求甚嚴,不僅要看其能否勝任教學,還要看其人品是否堪為“社會之楷模”。為此,他提出了第一流教師的具體標準:“有許身鄉教宏愿,改造鄉村決心;厲行儉樸,重視勞作,為學生倡;遵守學校紀律,努力為學生表率;努力進修,力求深造;師生共同生活,不自居于例外;精選教材,懇切指導,務使學生學有所用;有勞而不怨、誨人不倦精神;愛惜公物,共體時艱;見利思義,見危授命,示學生以楷模;愛學生如子弟,視學校如家庭,認鄉教為終身事業”。黃質夫非常注重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無論是在棲霞鄉村師范,還是在國立貴州師范,他都想方設法從本就不多的辦學經費中,興建教職工宿舍,讓教師能夠安心從教。
教師是學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參與者,要辦成優秀的學校,必須要有一個質量優秀、志同道合的教師團隊。黃質夫曾經說過:“創辦一流的學校,必須要聘任一流的人當老師,來培養一流的鄉村師范生。”師愛為魂,新時代的教師在教育管理中要熱愛并關心自己的學生,用愛心滋養學生,注重師生的協作。教師要在學習、思想、身體、實踐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將自身作為學生的榜樣,處處以身作則;在生活實踐中與學生同甘共苦,帶頭學習知識與技能,鍛煉身體,注重健康,熱愛勞動并積極參加實踐;在教育管理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936年,黃質夫與棲霞鄉師畢業生合影
以人為本,注重學生自我管理
黃質夫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倡導師生要情感融洽,精誠團結。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需求。同時,他還強調學生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要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促成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黃質夫認為,鄉村師范生要通過自學、自治、自立、自決來發展自我,養成群治的能力。具體而言,一年級開始有規律的生活,一切整齊嚴肅,秩序井然,養成刻苦耐勞的習慣,深明大義,一切能“勉而行之”;二年級注重自治習慣,積極的感化與指導要進一步,消極的干涉與制裁要退一步,能“安而行之”;三年級擴大自治范圍到群體自治,意志堅定,有相當操守,一切優良習慣已養成,并能“樂而行之”;四年級具有自治之充分能力、群治之相當能力,信心確立,操守堅強,具有犧牲、奮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為人師表的氣度和涵養。
學生管理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關鍵環節,對于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領導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彰顯學生管理的人文關懷,始終以學生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育,激發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動性,培養學生對自己言行負責的態度,提升學生的自我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努力進步,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教育,不斷豐富實踐育人的內容與形式,促進學生自我管理體系的建構與完善,全面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現代化、科學化、精準化與生活化,更好地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本文摘自東南大學出版社《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馬兵,揚州市職業大學師范學院綜合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儀征市黃質夫鄉村教育研究會理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