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蔚來(NIO)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數據呈現出顯著的矛盾性:一方面,銷量、營收與毛利率等核心指標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凈虧損持續擴大、股價應聲下跌,引發市場對其盈利能力的深切擔憂。
這份財報無疑將蔚來置于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如何在保持擴張速度的同時找到可持續的生存模式?
高增長光環:交付量、毛利率與研發投入的突破
2024財年,蔚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增長成績單:全年交付新車221,970臺,同比增長38.7%,其中第四季度單季交付72,689臺,創下季度新高。這一數據印證了蔚來在高端電動車市場(30萬元以上價格帶)的持續滲透力。
與此同時,其毛利率的提升更顯戰略價值:第四季度整車毛利率達13.1%,綜合毛利率12%,全年整車毛利率穩定在12.3%,遠超市場預期。這背后既有電池成本下降的行業紅利,也得益于蔚來對高端車型(如ET7、ES8改款)產品線的聚焦,以及換電模式帶來的用戶粘性溢價。
值得關注的是,蔚來全年研發投入高達130.37億元,占全年營收近20%,四季度研發投入36.4億元,這一比例在車企中堪稱激進。公司CEO李斌在財報電話會上強調,研發資金重點投向電池、芯片、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我們正在為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力埋下種子”。
陰影下的現實:虧損擴大與資本市場的疑慮
然而,蔚來的財務健康度仍被蒙上濃重陰影:2024年第四季度經調整凈虧損同比擴大37.9%至65.49億元,全年調整后凈虧損達203.82億元,虧損率(虧損額/營收)超過31%。盡管全年營收增長18.2%至657.3億元,但營收增速已低于2023年的32.1%,顯現增長動能放緩跡象。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劇烈:財報發布后,蔚來美股盤前股價一度跌超5%。投資者擔憂的核心邏輯在于——蔚來尚未證明其商業模式能夠將規模效應轉化為盈利。以2024年數據計算,蔚來每賣出一輛車,平均虧損約9.2萬元(按調整后凈虧損計算),這一數字較2023年的單車虧損8.5萬元進一步惡化。
生存壓力解碼:規模與盈利的悖論
蔚來的虧損擴大暴露了其戰略路線的深層矛盾:
高端定位的成本枷鎖:換電站、NIO House、用戶服務等“高端生態”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截至2024年底,蔚來在全球建成換電站2,300座,單座換電站年均成本約50萬元,僅此一項年支出即超10億元。
價格戰下的被動防守:盡管毛利率提升,但特斯拉、比亞迪等競爭對手在2024年發起的降價潮迫使蔚來加大促銷力度,銷售及管理費用同比上漲22%,侵蝕利潤空間。
技術投入的長期賭注:130億元的研發投入雖為未來鋪路,但短期內難以轉化為收入。例如,蔚來自研的150kWh半固態電池量產計劃已推遲至2025年下半年,而其智能駕駛系統NAD的訂閱率仍不足30%。
2025年生死局:突圍路徑與潛在風險
蔚來對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給出4.1萬-4.3萬臺的指引,同比增長約36.4%至43.1%,但這一目標被部分分析師視為“保守”。有證券分析師認為:“蔚來需要至少維持單季50%的交付增長,才能在未來兩年實現現金流平衡?!?/p>
公司的破局籌碼可能在于以下方向:
子品牌阿爾卑斯(Alps)的平民化嘗試:定價20萬-30萬元的第二品牌計劃于2025年三季度交付,其成本控制能力將決定蔚來能否打開主流市場。
換電聯盟的生態變現:與長安、吉利等車企合作的換電網絡若形成規模,有望通過服務費、電池租賃(BaaS)創造穩定現金流。
海外市場的增量空間:2024年蔚來海外10國銷量1800輛,總體同比下滑22%,歐洲市場出現停滯不前現象,最大市場挪威雖然同比增加了42%,但一年銷量一共只有不到1000輛。因此蔚來仍需要加強在海外的發展與布局。
但蔚來當前的風險不容忽視:截至2024年底,蔚來現金儲備為420億元(財報顯示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3.29億元,受限制的現金83.21元,短期投資為141.38億元),按當前虧損速度僅能維持約兩年運營。若2025年未能實現虧損收窄,新一輪融資或將面臨更苛刻的估值條件。
結語: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蔚來的故事折射出中國新勢力車企的集體困境:在資本密集型行業中,規模擴張與盈利能力的平衡始終是終極命題。盡管其技術儲備和品牌護城河仍被長期看好,但資本市場留給蔚來的耐心正在減少。2025年,蔚來必須向外界證明,其描繪的“高端生態”不僅是用戶的故事,更是一門能自負盈虧的生意。
因此,蔚來需要一場“精瘦轉型”——在保持創新的同時,學會像傳統車企一樣對每一分錢斤斤計較。這場轉型的成敗,或將決定中國高端電動車競爭的終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