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知道板藍根是什么,也知道青菜長什么樣子,但把兩者的名字合而為一,“板藍根青菜”是什么?就有點兒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今年的春季青菜市場中,殺出了一匹“黑馬”,價格比豬肉還要貴,但銷量卻異常火爆,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晉網紅蔬菜。
它就是最新培育的品種:板藍根青菜。
可能不少網友都還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也沒見過這種菜到底長什么樣子。目前,盒馬鮮生、叮咚買菜、小象超市等平臺都上新了這款蔬菜,日常售價為16.5元/斤左右,高原板藍根青菜更貴,可達23元/斤。
在武漢某盒馬鮮生店里,板藍根青菜被擺在春菜區的顯眼位置,來來往往的市民被它吸引,紛紛駐足挑選。店長王丹介紹,這菜自從上市后,銷量一路高漲,甚至把香椿都 “比了下去”,門店每天都在加大進貨量。
這板藍根青菜究竟啥來頭?原來,它是華中農業大學國家油菜工程技術中心花了十余年,精心培育出的新品種。
說起它的誕生,還有個意外小插曲。起初,研究人員本想通過油菜和板藍根(學名菘藍)進行遠緣雜交,提升油菜的抗病能力。沒想到,在通過體細胞雜交、多次回交等方法后,得到的蔬菜不僅口感清甜,還具備抗病毒、抗炎、免疫調節等功效。
經過17年的不斷研究和培育,最終成功推出 “菘油 1 號”,也就是如今大家看到的板藍根青菜。
從外表看,板藍根青菜和普通油菜挺像,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一些區別。它的葉片更寬大,菜梗也更粗壯,用手摸一摸,會感覺比油菜粗糙一點。
別以為它有板藍根的苦澀味,實際上,它吃起來帶著類似菜薹的脆甜。而且烹飪方法超簡單,不管是清炒,還是用來涮煮,都很美味,并且不容易煮老。哪怕廚藝不太好,也能輕松駕馭。
華中農業大學的葛賢宏教授介紹,板藍根青菜營養相當豐富,含有 17 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有 8 種微量元素,相比普通油菜,營養更加全面。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檢測報告,每 100 克板藍根青菜中,維生素 C 含量高達 98.4 毫克,是橙子的 2 到 3 倍,蘋果的 30 倍。
這樣來算的話,成年人每天吃上100 克左右板藍根青菜,基本就能滿足一天對維生素 C 的需求。另外,研究還發現,板藍根青菜對流感病毒 H5N6 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效果和常用抗流感藥奧斯達韋(達菲)差不多。
不過,葛教授特意提醒,板藍根青菜本質上還是蔬菜,屬于十字花科,可別把它當藥吃。大家不用擔心吃它等于吃藥,或者吃多了會對板藍根產生抗藥性。它只是帶有少量板藍根的成分,絕大部分遺傳物質還是油菜的。
板藍根青菜屬于低溫季節蔬菜,適合在長江流域的冬閑田種植,既不耽誤主糧生產,還能豐富冬季蔬菜市場。平均畝產在 800 到 1000 公斤,雖說不同地區產量有高有低,但回收價格比普通油菜薹高,經濟效益還不錯。
板藍根青菜剛研發出來時,先在個別地區小規模上市,憑借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再加上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逐漸受到更多消費者的喜愛。
對于未來市場,葛賢宏教授表示,“菘油 1 號” 不會對油用油菜品種格局產生太大影響,不過作為功能性蔬菜,可能會推動更多菜用油菜新品種的開發,后續說不定還能培育出板藍根大白菜、板藍根小白菜等新蔬菜呢。
新品種蔬菜的誕生,成功引發了吃貨們的好奇心。有不少已經嘗試過板藍根青菜的網友表示,吃起來清脆、爽口、甘甜,口感確實不錯。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表達了深切的擔憂。科技搞出來的東西,是不是轉基因產品?真的能吃嗎?會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另外,媒體上把它夸得那么好,有沒有可能是資本的炒作呢?因此,有人坦言:暫時不敢嘗試。
筆者以為,如果確如報道所言,板藍根青菜是板藍根和青菜雜交而來的新品種,那應該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雜交和轉基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技術。
簡而言之,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外源基因導入到生物體的基因組中,使生物體獲得新的性狀或功能。這種技術可以打破物種間的生殖隔離,將來自不同物種的基因進行組合。可以理解為是“人造產物”。
而雜交則是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重組,沒有引入外源基因,人類在此過程中只起到促進和輔助作用,仍可算作是“自然產物”。比如袁隆平爺爺研究的高產雜交水稻,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培育出來的,現在已經端上了千家萬戶的餐桌。
不知您對這種新型蔬菜持什么態度?敢嘗試嗎?另外,已經吃過的朋友,您對板藍根青菜的口味作何評價?評論區聊聊。
敬請點贊、轉發、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