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搜狐全年營收5.98億美元(約合43億人民幣),品牌廣告收入達7300萬美元,其中《張朝陽的物理課》這一知識IP功不可沒。
而就在前不久與俞敏洪的對話欄目中,張朝陽還當起了人生導師,勸年輕人別買房。
張朝陽建議年輕人租房住、少貸款,留出空間去探索更多可能,被房貸壓著就沒有心思心情去創業。
中國自古有“成家立業”一說,這種思想已扎根于國人心中,先成家后立業,沒有房如何成家,所以張朝陽的這番話引發了很多爭議,聽起來像是不務正業。
但這種看似“不務正業”的行為背后,卻隱藏著張朝陽獨特的“慢經營邏輯”,就像一種類似于瑞士鐘表匠的長期主義哲學。
張朝陽的創業歷程就充滿了戲劇性,從清華學霸到麻省理工博士,再到搜狐創始人,他一度被譽為“互聯網教父”。
然而在搜狐最為鼎盛的時期,張朝陽卻一度陷入精神困境,甚至閉關一年,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這段經歷也讓他意識到,財富和名譽并非人生的終極目標。
于是張朝陽開始重拾興趣,如今通過物理課分享知識,也找到了新的樂趣和價值,這種從“征服者”到“觀察者”的轉變,更為搜狐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張朝陽不追求短期爆發,而是注重企業的長期價值,《張朝陽的物理課》是搜狐“慢經營邏輯”的典型體現。
通過這一知識IP,張朝陽鞏固了自己的物理學知識,還為搜狐吸引了大量品牌廣告主,2024年品牌廣告收入高達7300萬美元,張朝陽成功地把興趣當成了職業來做。
而發生這一轉變的關鍵就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張朝陽敏銳地意識到門戶網站“大而全”的產品思路已經過時,所以他果斷調整戰略,聚焦搜狐新聞、搜狐視頻等核心業務,打造細分營收模型。
這種“小而美”的轉型,使得搜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競爭力,張朝陽的這種“慢經營邏輯”,讓搜狐活了下來,并且一年掙了43個小目標。
反觀與搜狐同時期的門戶網站,曾經與搜狐齊名的雅虎已破產重組,天涯論壇淪為回憶,而張朝陽的這種長期主義的經營理念,使得搜狐即使在圍觀者眼中“走得很慢”,卻每一步都走得扎實有效。
張朝陽曾說:“我們要做有質量的東西,不太急功近利,慢慢做,才能出高質量的東西。”
張朝陽的目標是將搜狐做到100歲,這種長期主義的愿景,或許正是搜狐得以在互聯網行業屹立不倒的關鍵。
張朝陽通過物理學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并通過長期主義的經營理念,帶領搜狐在互聯網行業的劇烈變革中持續盈利,這種“慢即是快”的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正如張朝陽所說:“年輕時總想改變世界,現在明白,能觀測清楚自己的波函數已是莫大成就。”這種從征服者到觀察者的轉變,或許正是他留給搜狐最珍貴的思想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